广州电信骗子最爱怎么骗? 以恋爱交友为名

21.10.2016  14:06
广州电信骗子最爱怎么骗? 以恋爱交友为名 - News.Ycwb.Com
来源: img.ycwb.com

 

  ■廖木兴/制图

近两年来广州两级法院审理电信诈骗情况显示,80后90后成电信诈骗主力军

■新快报记者 周聪

通讯员 彭勇 尹文龙

昨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电信诈骗案件审理情况发布会,通报近两年来广州两级法院审理电信诈骗的情况。据了解,2014年至2016年8月,广州两级法院共收电信诈骗一审案件254件,二审案件37件。其中,广州电信诈骗案以恋爱交友进行诈骗最为常见。同时,犯罪分子呈低龄化趋势,80后、90后成为电信诈骗犯罪的主力军。

天河区收案数居首

广州中院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6年8月,广州市两级法院共收电信网络诈骗一审案件254件共有被告544人,二审案件37件,分别占一、二审诈骗案件总数的14.89%和13.65%。从各区法院受理案件情况看,收案数排名前列的分别为天河、海珠、越秀这三个中心城区法院。

广州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廖荣辉介绍:“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的形式层出不穷,常见的多达30余种,诈骗领域涉及金融、电信、社保、物流等各行各业。许多犯罪分子还会根据社会热点、潮流、政策等信息,针对不同职业和年龄段的人员,精心编造虚假信息设计骗局,令人防不胜防。

恋爱交友诈骗最常见

从审理案件情况看,以恋爱交友为名的诈骗最为常见,犯罪分子先在线上使用虚假身份在婚恋交友网站注册虚假信息,以恋爱交友名义取得被害人信任,继而在线下通过编造各种理由骗取被害人财物或引诱被害人进行高额消费。此类案件共66件,占结案总数的27.96%。

网上购物诈骗案、“猜猜我是谁”等冒充熟人诈骗案数量则位居第二、第三,发送虚假信息引诱汇款诈骗案、冒充银行、电信、移动客服诈骗案紧随其后。

其中,廖荣辉特别提到,冒充专家推销假药诈骗案,在增城和天河二区最为常见,均为团伙犯罪,诈骗团伙具有严密的层级组织和周密复杂的分工配合机制,以极低价大量购进“三无”伪劣保健产品,在非法获取被害人信息后,通过网络虚假宣传、冒充客服回访、假扮专家教授诈骗推销的形式层层设骗,高价出售假冒伪劣药品,骗取被害人钱财。

80后90后占比超九成

行骗对象不特定、范围广,作案次数多、涉案金额大。”广州中院刑事审判庭第二庭庭长赵俊表示,“犯罪组织化、专业化、产业化特点突出。

赵俊表示:“在审理当中,我们发现,大多犯罪团伙有较严密的组织结构与运作方式,主要由组织领导者、骗局设计者、话务员、转账取款员等组成,呈现出领导阶层幕后化、参谋阶层智囊化及执行阶层雇佣化的特点,各个环节、岗位均由专人或专业团队负责,各环节之间既有联系又相互独立。

除了组织越来越严密,犯罪主体的年轻化、低龄化也成为主要特点。”赵俊告诉记者,由于电信网络诈骗操作简单、风险低、获利丰厚,近年来吸引了越来越多辍学的无业年轻人加入,80后、90后已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的主力军。从审结的一审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看,80后被告人241人、90后被告人252人,二者共占被告人总数的90.63%,犯罪主体年轻化、低龄化特征明显。

跨国犯罪频发 金额难以追回

近年来公检法一直在加大力度打击电信诈骗犯罪,为何仍屡屡发生?记者从广州中院办案法官处了解到,目前跨国犯罪比较突出。该法官告诉记者:“我们从公安机关了解到,近来侦破的案件,犯罪分子内外勾结作案,将服务器、伪基站、地下钱庄等藏匿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从境外发布信息诈骗国内群众。

廖荣辉表示:“诈骗团伙成员散居世界各地,且经常变换地点,各层级互不认识,相互间仅靠互联网、手机等方式进行联系、合作,无疑加大了打击难度。

同时,随着电信诈骗黑色产业链运作成熟,一旦有钱到账后会有专人立即从多个渠道全部取出或消费,导致很多电信诈骗案即使告破,赃款也很难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