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白犀牛大种群成功繁育我国首只“子二代”
大洋网讯 动物界的犀牛让人羡慕——濒危物种犀牛在广州已形成30多只的大种群,而在广州诞生的首只白犀牛近日已经升级为爸爸,广州珍“犀”大家族再添“大壮丁”,国内首次突破性地成功繁育白犀牛“子二代”。
2009年3月3日,广州成功繁育第一只南方白犀牛“小王子”。而转眼间,“小王子”已升级为爸爸啦!据动物专家陈思明介绍,“小王子”的儿子“大壮”在2018年6月19日出生,是在广州出生的首只南方白犀牛“子二代”,也是我国首例。
据悉,母犀“南凤”是2015年1月从南非引进的,是一位“母爱爆棚”的新手妈妈,因第一胎缺乏经验,产子过程及带崽都很紧张。一开始初生幼崽站立找奶吃时,每次刚找到奶头准备吸,她就马上跑开,幼崽面临吃不上奶的困境。不过观察到“南凤”出于天性还是会舔仔,动物专家们没有立即介入,而是将产房周边隔离,禁止人员、动物靠近,通过监控实时远距离观察情况,所幸妈妈在安静环境逐渐放松,在产仔6小时后,幼崽终于成功吃上奶。
在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看到“南凤”护崽紧张程度可谓“草木皆兵”,“大壮”半岁前她都寸步不离的跟着,刚开始时甚至不让饲养员碰,随时做好冲过来想用犀牛角顶人的戒备,就算给小仔称重她也要一起挤进地磅,让人哭笑不得。后来饲养员一边给其喂食一边尝试接触小仔才慢慢的让她放松警惕,现在随着“大壮”长大,妈妈已经不会盯得那么紧了,只要小仔在视野内就放心。“大壮”也从刚出生48kg长到了445kg,9个月实现800斤的惊人涨重,是名副其实的大壮。“大壮”4个月大已经长出了短短的双犀角,天生少年老成的“皱褶”外皮,体肥笨拙,加上短短的小粗腿,分外萌。“大壮”性格活泼好动又鬼马,仗着妈妈撑腰胆子很大,在展区有时竟敢和自己叔叔(名叫“小帅哥”)顶牛,不过另一方面“大壮”跟饲养员亲近撒娇本领一流,喜欢让饲养员给自己挠痒。白犀牛是唯一的食草的犀牛物种,3个月左右可以尝试学吃草。目前“大壮”跟妈妈学习采食,滚泥浴,磨痒及如何跟其他犀牛相处等生活技能。在这里,设置了两大犀牛展区,设有泥池,树桩,悬木丰容展区等,总面积达1500平方米,既让这些庞然大物每天在这里尽情玩耍,又确保了“牛脾气”的它们有足够的活动空间,不至于经常打斗受伤。
另据透露,目前这里通过检查孕酮又确认有两只白犀牛怀孕,估计将于2019年11月、2020年上半年出生,广州珍“犀”大种群将进一步壮大。
全球“犀”缺:北方白犀牛雄性已灭绝,仅剩一对母女
据悉,白犀牛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去年3月20日世界上最后一只雄性北方白犀牛去世,标志着该物种正式进入灭绝倒计时,而其“南方亲戚”南方白犀牛同样珍稀,广州犀牛大种群繁育的重大突破,对于抢救这一珍稀物种将有重大科研价值。
据悉,全世界现仅存有犀牛科的4属5种,因犀牛角的装饰和药用价值而被大量捕捉,犀牛均被列入濒危物种。白犀是仅次于大象的第二大陆生脊椎动物,体重可达3.5吨重,根据分布在非洲南、北不同区域而分为北方白犀和南方白犀两个亚种。世界上最后一只雄性北方白犀“苏丹”已于去年去世,知名运动员姚明也发声惋惜,呼吁大家保护白犀牛。这一亚种只剩下一对无法自然生育的母女,目前科学家正研究如何通过科技“人工授精”延续该物种珍稀基因。
白犀牛大种群生存和繁衍保护成为全球关注的难题,为避免北方白犀牛的灭种悲剧重现,广州长隆早在1997年开始从南非引入犀牛饲养管理,至今繁育拥有南方白犀牛24只,黑犀牛13只,其中共繁育成功黑犀牛8只和4只南方白犀牛,而作为国内首例南方白犀牛繁育“子二代”,在珍稀物种繁育和异地保护上有着突破性意义,为世界濒危物种的基因保存贡献了重要的力量。
据动物专家陈思明介绍,特殊身体结构及低生育率使白犀种群数量上升陷入困境。白犀牛寿命为35-45年,怀孕期长达540天,每胎仅产1仔,哺乳期大约为一年,所以至少3年才可能生产一次,加上白犀牛本身发情期不固定、时间短,真正交配时间只有一天;此外,因体型庞大、四肢较短,也导致其交配困难。在饲养早期,观察到雄性白犀牛因肥胖爬跨费力而无法成功交配,动物专家团队及时采取扩大犀牛活动范围、夜间放展、控制采食量等措施,并通过丰容引导增加其运动量,降低雄性白犀牛体重,大大有助其成功爬跨交配。同时还对怀孕母犀在预产期前半年即进行单独照顾,防止其行动不便被其他犀牛骚扰误伤。
(文、视频/广报全媒体记者全杰 图/广报全媒体记者王维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