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绘广州的历史其实最终画的还是当下

07.12.2015  20:41
孙戈:广州有着辉煌的历史与厚重的文化,不管长卷创作选取的时间段千年也好、百年也好,都有太多故事、太多风土人情可以入画。曾嵘:我曾参与或单独完成多幅长卷的创作,但《南国商都》这幅长卷的难度无疑是最大的。

原标题: 描绘广州的历史其实最终画的还是当下

■南国商都-南粤王宫

■南国商都-黄埔古港

  ■收藏周刊记者 韩帮文

  掐指算来,孙戈迁到广州生活已过30个年头。在这里,他耳濡目染于岭南画风,在融合北方生活与文化的基础上,执着探索人物画表现的新路径。不管是以往的军旅题材,还是现在的人间情怀,总能显示出孙戈对艺术、对这座城市的赤子之心。这次参与《南国商都》长卷创作,让他对广州有了更深的理解与喜爱。

  孙戈 广州美协副主席

  《南国商都》第一创作组组长

  收藏周刊:这次参与《南国商都》长卷创作,您有何心得体会?

  孙戈:广州有着辉煌的历史与厚重的文化,不管长卷创作选取的时间段千年也好、百年也好,都有太多故事、太多风土人情可以入画。而这对人物画家来说,无疑有最大的优势。人物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或者先天优势就是记录史实,让艺术承载史料价值。早在《南国商都》之前,广州美协人物画艺委会也曾想画广州民俗与百年变革史,因为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自辛亥革命起,广州的历史画卷实在波澜壮阔,对整个中国近现代历史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最终,我参与了《南国商都》长卷创作,对广州的文史知识有了进一步的学习。

  收藏周刊:这张经历对您艺术技法的锤炼,是否也有帮助?

  孙戈:我和创作团队曾一起重新学习了长卷创作的策略与方法,比如对经典作品《清明上河图》、《姑苏繁华图卷》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竟然有那么多东西值得吸收。《清明上河图》中的小人物精彩极了,而一旦自己拿起笔画,还是遇到了不少困难。我也画过小人物,但尺寸如此小、数量如此多,还是第一次。画的时候,眼睛都有点斗鸡眼了。

  收藏周刊:由艺术家参与描绘自己所在的城市,以及这座城市的历史与生活,这种本土化创作思路对艺术界会有怎样的启发?

  孙戈:艺术家画我们身边的生活,表现身边的故事,是责任也是动力。这次我们集中描绘广州的历史,其实最终画的还是当下,因为一方面某些历史的遗迹还存在着,一方面城市的文化血脉延续到了现在、城市的精神品格还在影响着现在的社会与文化生态。我们并没有去画风花雪月,而是画我们的城市与生活,这是艺术家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这种本土化创作的潮流值得肯定与赞赏。

  收藏周刊:相比于前几年,现在的艺术市场更趋理性,这对艺术家的创作心态会有什么影响?

  孙戈:现在市场没有前几年火爆,这对艺术家来说,我认为是一个反思与调整的机会。艺术家不再追着市场去创作,是从事艺术的真正状态。这就像二三十年前书画不卖钱的状态,如果大家都还在坚持画画,说明是真的热爱艺术,真的回到了艺术本身。艺术家少卖画或者不卖画,就无事可做了吗,就由此消沉了吗?并非如此。这个时候,我以为,学术研究与文化公益是艺术家值得用功的方向。我们可以多做点研究,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准;也可以像参与创作《南国商都》一样,为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后代贡献一点文化功德。

  “长卷融合广州2000多年历史变迁。”曾嵘:

  《南国商都》长卷

  是一个文化创举

  早在2007年,曾嵘便凭一己之力完成了长26米、高0.68米的《广州新貌》长卷。画面北起云山,南出珠水,路桥阡陌,纵横交错,上有玉宇琼楼愈万幢,下架霓虹大桥过十座,车水马龙,人欢鸟跃,更兼繁茂绿树、点缀红花,尽显一派生机勃勃,一片欣欣向荣。而这次他参与《南国商都》创作,虽为集体协同“作战”,但仍叹后者难度要比前者大许多。

  曾嵘 广州岭南国画研究院副院长

  《南国商都》第二创作组组长

  收藏周刊:相比于《广州新貌》长卷,《南国商都》在创作上有何难度?

  曾嵘:我曾参与或单独完成多幅长卷的创作,但《南国商都》这幅长卷的难度无疑是最大的。难度之一是风格的协调,各位艺术家各有自己的画法,但最终还是融洽地完成了一条风格统一的长卷。难度之一是历史跨度的衔接,如果让不同时空的物景与人物恰如其分集中到一张画面上,这让我们费了很多心思。画这张画还是一个高强度的工作,有一段时间甚至不分昼夜地创作。说句实话,我以前从来没有这样如此辛劳地画画,用心用功最多。

  收藏周刊:您所负责的画面主体是2000多年前的南越王宫,但早已不复存在,甚至连图片资料都难以找到。相比于其他建筑物,描绘南越王宫就困难许多,而您是怎样解决这个困难的?

  曾嵘:在整体长卷中,南越王宫是历史的起点,在画面中的意义特别大。既然没有可靠的图片资料来做参考,那就只能依凭大量的文字资料。在创作之前,我搜集并阅读了大量历史材料,接着在画面中恢复当年南越王宫的恢宏气势与社会繁盛景象。如何相对准确地再现历史,经过这次创作我有了更深的体会。

  收藏周刊:作为土生土长的广州人,这次和同道一起画自幼生活的城市,您作何感想?

  曾嵘:对于广州的历史,我此前零零碎碎地知道一些,但认知不完整、不深刻。但参与画了这幅长卷之后,我发现原来广州有这么辉煌丰富的故事,我的生活周边竟然容纳了这么多浓重精彩的人文风物,我想都想不到。用一张画来承载广州的2000多年的历史变迁与文化内涵,《南国商都》做到了,是一个文化创举。

  收藏周刊:在您看来,广州的文化形象应该怎样概括?在新的时期,应该怎样推广广州的文化形象?

  曾嵘:广州的精神是兼容并包、敢为天下先,这是其他城市所不具备的。我想,广州文化形象的推广,应紧扣这两点。放眼全国,各个城市都在积极推广自己的文化品牌与文化形象,而很多时候城市的定位并不清晰明确,甚至不知道自己城市的性格。现在,广州文化现象的推广,应该集合文化界、艺术界、商界各种力量,主动出击。

  ■总策划:甘新

  ■艺术指导:陈金章 刘济荣 梁世雄 刘斯奋 陈永锵 卢延光

  周国城 许钦松 李劲堃 陈伟安(按年龄大小排列)

  ■文史顾问:陈忠烈 林子雄

  ■创作组主任:周国城

  ■创作组执行副主任:李晓白

  ●绘画创作组成员:

  第一组:李晓白(组长) 卢彦汛 莫晓旭 李海强 叶家斌

  第二组:朱颂民(组长) 林霖 林金明

  第三组:张弘(组长) 杨峻 侯俞伊

  第四组:曾嵘(组长) 范明 刘思东 姚涯屏 钟永翔

  第五组:孙戈(组长) 郑炽权 梁天铭

  ●书法:周国城 陈秋明

  ●篆刻创作成员:周国城 周遐 程二军

  获骞 王跃庆 褚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