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福彩及时雨关爱基金 惠及更多困难群体

17.04.2015  17:11

        广州福彩及时雨关爱基金出新规啦!资助对象更广,申请更规范,惠及更多困难群体。为规范和完善广州福彩及时雨关爱基金的管理和使用,进一步推进基金救助工作的健康发展,近日,广州市福彩中心联合广州市慈善会对实行了一年多的《广州福彩及时雨关爱基金管理办法》重新修订,主要在资助对象、申请资格和申请材料等方面作了进一步的修改和规范。新修订的办法自2015年4月1日起施行。

        降低资助门槛资助对象范围更广

        新修订办法在“基金资助对象”方面有了明确规定:基金资助对象为在广州市辖区内突遭意外或患重病无力支付医疗费、并符合基金资助用途的人员。原管理办法只规定符合基金三大用途的群体即可提出申请,未明文界定资助对象。

        通过解读可知,此项新增内容意义在于,通过明文规定,确定福彩及时雨资助对象不限户籍,彻底扫清了户籍限制障碍,资助对象范围进一步拓宽。今后,无论是广州市户籍人口还是外来劳务工甚至是外地游客,只要在广州市辖区内遭遇急困情况,都将有望得到“福彩及时雨”的救助。

        回顾一年多的实践和摸索,广州福彩及时雨关爱基金共资助46名困难人士,送去资助金68.8万元,其中逾七成的受助者为外地户籍。长期以来,一纸户籍成为外地人口无法平等享受社会医疗、福利保障的巨大门槛。“福彩及时雨”突破户籍壁垒,把外来人员纳入救助的对象范围,不仅体现了平等意识和关爱情怀、符合基金捐赠者的意愿,还拓宽了资助对象范围,让更多困难群体受惠。

        调动社区资源可直接到家综申请

        新办法在申请资格方面作了变动,具有申请资格的机构由原来的“在广州市注册成立1年以上的志愿服务团体或在社区提供服务的专业社工服务机构”修改为“在广州市注册成立1年以上的在社区提供服务的专业社工服务机构或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

        广州福彩及时雨关爱基金不接受个人申请,个人需通过第三方社会组织提交申请,考虑到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已经覆盖了广州市大部分街道,是广大民众最便捷的申请途径,而且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拥有众多的专业社工,他们在协助案主申请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为充分调动社区资源和专业力量,新办法将申请资格从“志愿服务团体”转移到“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困难群体只要去到就近的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向社工提交申请需求即可。

        规范审核流程申请材料要求更高

        新修订的办法对“申请需提供材料”要求更高、更严格。全部材料包括:(1)申请表;(2)申请人书面申请函;(3)申请人(监护人)户口本、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非本市户籍人员还需提供居住证原件及复印件和工作证明;(4)申请人户籍所在地或居住地所在地街道或居委会开具的家庭困难证明。重点优抚对象、城乡低保对象提供由民政部门核发的有效证件原件及复印件,困难残疾人提供由残联核发的有效证件原件及复印件;(5)如因病申请医疗资助,需提供医院开具的疾病诊断证明书原件及医疗费用结算单据复印件;(6)申请人(监护人)银行存折或银行卡复印件;(7)由专业社工出具的《个案评估报告》。为方便申请者,所有相关原件由专业社工服务机构或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验证后即刻退还申请人,“这样申请人就不用来回奔波了”。

        真情及时雨,大爱化甘霖。“福彩及时雨”降临羊城一年多时间里,给困难群体带去关爱和希望,打造了福彩公益新名片。全新修订的“福彩及时雨”将一如既往地专注于“雪中送炭”,帮助身陷困境的人们。想了解申请流程可登录广州福彩网(www.gzflcp.org.cn)、广州市慈善会官方网站(http://www.gzcf.org)或致电广州市慈善会(020-86004343)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