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科技企业孵化器如雨后春笋 到底哪家强?
广州国际企业孵化器。广州开发区供图
2014年,广东最大的孵化器集群——广州开发区新增80万平方米孵化器。与以往以政府为主体投资建设创新企业孵化器不同,民营孵化器占新增孵化器面积的九成。民营资本正在成为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的主力军。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点燃了全社会的创新创业热情,民营资本大量涌入,VC、PE规模不断扩张,民营科技孵化器的迅速发展,预示着新经济时代的到 来。政府扶持和民间力量应各自发挥什么作用?“公办”孵化器和民营孵化器如何优势互补?近日笔者走进广州孵化器集群,试图为这些问题寻找答案。
撰文 曾妮
孵化模式
民营:孵化创新集群公办:做孵化器的孵化器
冠昊生物是我国目前再生医学领域的龙头企业,2013年投资建设冠昊生命健康科技园,注册资本1.21亿元,完成二期建设后总建筑面积将达到7.8万平方米,累计引进入园企业达到27家,在园企业注册资本超过3亿元。
“我们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和大量的资金,打造了一条再生医学产业化转化的高速公路,如果只有我们一家在上面跑,无疑是资源浪费。”通过对入孵优质企业入股,冠昊已逐渐扩展为再生医学领域集生物材料、细胞治疗及专业产业化孵化一体的企业集团。
都说要寻找“台风口”,而一个人难每次站在“台风口”上——但如果是一群人呢?
“很多科技企业刚拿出一个新产品,竞争对手3个月后就能生产出同样的产品,导致产品利润下降。同时,原始创新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研发周期较长,如果科 技企业不利用已有的资本、产业资源积累,构建创新集群或企业集团,拓展自己的领域和产品线,这个企业可能三五年后就会销声匿迹。”广州火炬中心主任汤恩 说,最好的反面教材就是当年红遍全国的DVD产业。
企业通过建设孵化器,孵化相关领域的上下游企业,或促进企业内部孵化,有助于打造创新集群,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广州开发区目前共有40家科技企 业孵化器,其中9家是财政投入建设的‘公办孵化器’,其余全部是民营孵化器。”汤恩表示,民营资本已成为孵化器建设的主力军,其中大部分又是从孵化器毕业 后发展壮大的科技企业自建的孵化器。
近年来,广州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不断壮大,与孵化器建设有直接关系。在生物医药行业,如果一个企业达到5亿元—10亿元的销售额,其销售终端可 覆盖3000家以上医院(医疗机构)。中小企业基本上没有资金实力和时间成本去完成这样的覆盖,所以很多中小企业愿意拿出一定比例的股份给大企业,以换取 共享他们的销售网络、技术平台、管理经验等产业资源。一般企业创业成功率不到10%,而由有大企业背景的专业孵化器孵化的创业企业,成功率可成倍增加。
广州火炬中心(广州留创园)是广州开发区第一家科技创新企业孵化器,由区政府投资建设。作为广州火炬中心的“掌门人”,汤恩一直在思考孵化器自身的转 型升级。“我们要做孵化器的孵化器。”汤恩说,目前广州火炬中心不仅是一家孵化器,还肩负着培育、发展广州开发区孵化器集群的任务,帮助区内骨干企业建设 专业孵化器。
“通过建立孵化器联盟,搭建孵化器协同发展的金融、技术、培训等平台,促进各孵化园区之间的交流,共同把孵化器体系做大做强。”汤恩相信,孵化器将在“创新时代”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公共服务
民营:设备先进后起之秀公办:投巨资完善公共服务
位于广州科学城彩频路的广东软件科学园是广东省最早的软件专业孵化器。2014年,广东软件科学园在园企业达270家,年产值50多亿元,年纳税4亿多元,知识产权量逐年增多,形成科技创新、人才集聚、成果转化和企业创业的示范基地,已培育4家企业上市。
“我们园区现在是供不应求,还有很多软件企业排队等待入孵。”广东软件科学园相关工作人员说,作为一家财政投资的孵化器,软件园“租金朴实”,办公室规模设计符合中小企业的需求。此外,软件园最大的优势在于软件共性技术服务特色突出、公共配套完善。
广东软件科学园拥有的广东软件测评中心是通过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的软件产品第三方评测服务机构,可提供软件确认测试、系统性能 测试及调优等多种服务,达到领先水平。软件园建设的数据中心耗费巨资,据了解,广东软件科学园建设资金3.5亿元,其中用于建设测评中心和数据中心的投资 达6000多万元。
广东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研究员、广东软件科学园总经理梁茹说,财政投入建设的孵化器,优势在于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比较强,许多民营孵化器在建设之初,公共设施的建设往往舍不得投入重金。
作为后起之秀的民营孵化器,近来在公共设施方面开始砸入重金,冠昊生物便是其中一家。作为孵化政策的受益者,冠昊生物建立了自己的孵化器——冠昊科技 园。走进冠昊科技园公共服务平台,里面有符合GMP标准的洁净实验室和生产车间、标准化大动物实验中心,同时配备700多套精良的仪器设备,可进行实验、 中试和规模生产。
目前,依托华南最大的孵化器、加速器集群,广州开发区已经形成了生物医药、智能装备、新材料产业集群。由于企业产业领域相对集中,不少中小企业对公共设施设备的需求是相似的,如果重复建设,无疑会造成投入上的浪费。
广州开发区科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该区逐步整合各方科技研发资源,建设了“广州开发区仪器设备资源库”“科技资源共享服务站”和“广州开发区 创新驿站”等平台的建设,实现创新资源的共享。“我们还准备学习天津开发区为科技小微企业提供科技中介服务的经验,以发放服务券的方式,为企业提供法律、 知识产权保护、财务等各类公益服务。”该负责人说。
据了解,广州市政府近日出台了《关于加快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意见》,其中提出了“科技创新服务券”的主要做法:由市科创委编制并发布创新服务机构及创 新服务目录,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可以购买目录中的科技创新服务,包括研究开发、产品设计、知识产权、科技咨询、技术检测、认证、高性能计算等。按照目录购买 服务的企业,可以凭服务合同向有关机构申请获得科技创新券,创新券可以抵销合同金额,最高可支付合同金额的30%,每家企业每年最高申请获取创新券总额不 超过300万元。市、区两级财政每年一次性按1∶1分摊,向服务机构兑换创新券。
金融支持
民营:机制灵活基金云集公办:员工未来或可持股
如果把科技创新中小企业比喻成小鱼,金融环境就像水。
广州开发区现有30家上市企业,约占全市的1/3,其中超过七成是科技创新型企业。上市企业做孵化器,对资本运作当然驾轻就熟。与公办孵化器相比,民营孵化器机制灵活、与风险投资结合紧密的特点十分突出。
据冠昊生命健康科技园董事、总经理张倩介绍,在投融资服务上,冠昊科技园为入孵企业提供三种形式:一是股权直投,二是天使基金,三是创业基金。在冠昊 科技园,有以自有资金设立的“冠昊天使基金”,用于投资核心技术科技含量高、有潜质的早期研发项目。同时,科技园母公司冠昊生物发起的“冠昊生物医疗创业 基金”,主要投资处于小试、中试及近产业化的中期创业项目。
广州另外一家生物医药企业达安基因是我国基因医药的龙头上市企业。在自身发展壮大后,达安基因成立了一个生物医药产业专业孵化器,依靠自身的品牌、销 售渠道、技术支持、融资渠道等优势,向生物医药产业链的上下游延伸,孵化了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生物医药企业106家,形成了新的生物产业集群。
达安基因董事长何蕴韶说,达安多年产业投资形成了丰富的项目资本运作经验,达安近一年内牵头发起或参与4只基金,募集资金9.2亿元,包括1只医疗健康早期投资基金、1只医疗健康VC投资基金、1只医疗健康Pre-IPO投资基金、1只医疗健康债权投资基金。
与民营孵化器灵活的机制相比,公办孵化器在机制上还有改革空间。主要在项目评估、投融资、持有孵化企业的股份方面,公办孵化器审批繁琐、政策壁垒很多,成长受到限制。
近日,广州市出台了《关于促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明确鼓励国有孵化器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和转制改革,国有孵化器从业人员可以持股在孵企业。这无疑是孵化器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
公办和民营孵化器携手搭台唱戏,营造科技创新的活跃氛围,共同为创业企业提供完善的科技创新服务。
■孵化器大家谈
广州火炬中心主任汤恩:
大孵化器体系
推动区域转型
广州火炬中心(广州留创园)是广州开发区第一家科技创新企业孵化器,由区政府投资建设。广州火炬中心主任汤恩说,广州开发区已建成华南最大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集群,全区一共有40个孵化器,其中31个是民营的。可以看出,今后民营资本投入孵化器建设是大势所趋。
汤恩说,广州开发区的孵化器大部分是开发区自身孵化出来企业建设的,它们通过产业自我孵化实现转型。在新技术革命、新产业革命时代,一家企业一枝独秀是很危险的,企业通过孵化器形成创新集群,抗风险和持续发展能力大大增强。
汤恩说,通过推进大孵化器体系建设,广州开发区科技创新集群不断做强。汤恩算了一笔账:每个孵化器有100个招商终端,目前广州开发区有40个孵化 器,就是4000个招商终端。2016年,广州开发区孵化器有望达50家,预计招商终端达5000个。近年来,广州开发区科技企业数量增长迅速,2012 年前,该区孵化器每年引进科技型企业项目为120—150个;产业集群式的孵化体系初步建立后,2014年区孵化器集群引进科技型企业450家,较 2013年的350家增加约30%,2015年区孵化器集群新增科技型企业有望突破500家。预计到2018年,孵化器集群在园企业将达5000家。
视源电子董事孙永辉:
不进不熟悉领域
视源电子从做液晶电视驱动板起步,在一段时间的高速成长后碰到了“天花板”。随后,视源电子相继进入电视电源和电视周边产品领域,并取得成功。几年 前,视源电子孵化了视睿电子,主要做交互智能平板,成功打进教育市场。视睿电子赶上了交互智能平板替换传统黑板的机遇,目前处于爆发式增长期。
视源电子董事孙永辉说,视源电子坚持不进入不熟悉的领域。每个企业都有不足,需要沿着相对熟悉的领域横向和纵向发展。视源电子的孵化模式主要是内部孵 化:员工提出想法,公司管理层对创业团队提出方向,并在资源、技术、市场、管理方面全面输出,从一开始就让新企业规范化。孙永辉透露,视源电子位于广州开 发区的新园区即将建成,其中绝大部分办公场所将留给准备内部孵化的企业。
如何激发内部创新动力?孙永辉有两点体会:一是充分授权,给创业员工足够的股权;二是独立运作。孵化的成与败,关键还在于人员。孙永辉说:“现在创业很热,社会有些浮躁,我们公司看起来会相对保守一点,我们对项目的思考期比较长。年轻人创业,可以to B(面向商户),也可以to C(面向消费者),但是千万别to VC(面向风险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