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年广州累计开展志愿活动13.82万场

06.12.2019  10:30

大洋网讯 12月5日是第34个国际志愿者日。昨日,第八届志愿服务广州交流会(以下简称“志交会”)暨“环境治理志愿有我”第二届穗港澳台青年志愿服务主题论坛在广州市城市规划展览中心举行。500多名穗港澳台青年志愿者齐聚羊城,分享交流志愿服务成果,全方位展现了广州志愿服务事业的勃勃生机。

团市委书记徐柳提出,志愿服务不仅仅是精神文明的一种体现,也是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方式。一直以来,团广州市委组织广大青年志愿者在志愿实践中锻炼成长,推动青年志愿者工作取得新发展。截至2019年12月4日,广州市实名注册志愿者人数达到291万人,其中35岁以下青年志愿者237万人,占81.4%,志愿服务组织及团体数12471个,累计开展志愿活动13.82万场,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过5500万小时。

志愿活动今年增加2.87万场

覆盖民生细分领域

广州市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主任魏晓丽在现场发布了2019年度广州青年志愿服务工作情况报告。报告指出,2019年广州的志愿服务工作呈现5个方面的进一步深化,即队伍更专业化、项目更多元化、阵地更规范化、经验更体系化、水平更国际化。

截至今年12月4日,广州累计发布138241个志愿活动。与2018年相比,增加数量为28740个,每天约增长79个。开展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十项青年志愿服务专项行动,覆盖“乡村振兴”“民间河长(湖长)”“平安联防”“文明旅游”“邻里守望”“金雁关爱”“阳光助残”“义务劳动”“垃圾分类”“文明交通”等服务领域,自启动该项工作以来共发动158个各级志愿服务组织,共拓展216个志愿服务项目。其中,组织开展送医送药送健康入乡村活动100余场,“垃圾分类”活动1350余场、“平安联防”活动1900余场,“妈妈私房菜”长者服务760余场,民间巡河319次等,覆盖近25万市民。获得10个省级示范项目、5个重点培育项目、5个培育成长项目、4个公益创业项目、1个持续项目的佳绩,全省排名第一。

今年广州青年志愿者们还参与了“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职业发展5A行动”启动大会、广州亚洲美食节、读懂中国、亚太青年领导力论坛等21场大型活动青年志愿服务工作,上岗志愿者15140人次,累计服务31679小时。

环境治理无小事

从身边的一河一涌开始

志交会”当天下午,第二届穗港澳台青年志愿服务主题论坛中分设青年志愿者如何参与水环境治理、绿色出行、垃圾分类、乡村美化等4个平行论坛。在水环境治理论坛上,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新生活环保服务总队队长郭露丝、广州市荔湾区汇龙小学校长梁丽珠、中国志愿者河长学院(深圳)执行院长关媛苑、中山市青少年社会工作指导中心副主任符智钢等嘉宾分享了他们的看法。

在环境治理志愿服务领域,青年志愿者扮演着越发重要的角色。郭露丝是广州市新生活环保促进会实施的“社区民间河长计划”志愿服务项目主要负责人,这一项目在广州荔湾、海珠、越秀、天河等8个主要区域,面向河流周边的社区、学校、企业公开招募、组建民间河长队伍,开展日常走巡活动,撰写河流笔记,收集问题形成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促进多方参与治理。让更多的市民从关注身边的河流开始,以更科学的态度看待治水,并亲身参与环境保护和治理。

一直居住在荔湾区驷马涌附近的李阿姨2013年加入了“民间河长”计划,她回忆起驷马涌水质最不好的时期,又黑又臭,大家都是掩鼻而过。她退休以后,在社区社工的介绍下成为一名志愿者,每周三巡河,坚持详细记录河涌水质的状况。“很多街坊搬到了金沙洲、搬去了河南(海珠)都一直回来参加志愿活动,就是觉得对驷马涌有感情也有责任。”李阿姨说。志愿者们骄傲地向记者展示驷马涌本周三巡河时拍摄的最新照片,笑着说:“几年过去了,水质越来越好,巡河的心情也越来越好。

志愿服务形式创新

受到更多志愿者和市民欢迎

在2019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有45个精品项目获奖,海珠区君诺未成年人保护公益服务中心“法治童行进校园平安广州护成长”项目、越秀区青创力社会发展中心“花城有爱志愿同行”文明交通志愿服务专项行动、机关党员志愿者红棉暖心服务队红棉关爱暖心行动等获得了广州志愿服务精品项目一等奖。

市民时常在路口看到志愿者举着一个大大的大拇指手势牌,这个道具既可以指引方向,也可以为文明出行的市民们点赞。在过去的一年,越秀区青创力社会发展中心在开展“花城有爱·志愿同行”文明交通志愿服务专项行动的过程中,为了吸引市民参与志愿服务,提高市民对日常文明出行的重视度想了不少办法。他们针对参与服务的对象不同,设计不同形式的体验式志愿服务,缓解单调的传统路口上岗服务模式,比如“我有一颗糖,送给不闯红灯的你”亲子体验活动、“文明出行,为我点赞”的青年体验活动等体验式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活动形式的创新和改变,促使更多志愿者愿意参加服务了,也让市民对文明交通劝导和安全出行知识的态度有了积极转变。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杨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