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绿心”要构建慢行交通系统

26.08.2017  16:26

徒步、趣味自行车道、游船线路、电瓶车道样样有

海珠湖、海珠湿地、瀛洲生态园等周边地区被称为广州中心城区的“绿心”、“南肺”,不仅是重要的生态区域,也是市民周末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这一区域的慢行交通系统将进行改善,未来不仅有连贯的徒步道、观光道、趣味自行车道、游船线路、电瓶车道等,还将有沿途景观设计,以及在重要节点便捷的各类交通方式换乘。

今日(26日),海珠湿地地区慢行交通系统改善规划开始招标,预算金额为220万元。

构建品质化慢行系统形成湿地公园经济圈

海珠湿地公园地区是广州中心城区的“绿心”,有广州“南肺”与“南肾”之称,在该地区发展“零排放”的高品质慢行交通系统,强调生态保护理念,进海绵城市建设,凸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显得尤为重要。实际上,早在2014年的市规委会上就要求,加强海珠湿地绿心中的慢行系统规划,与轨道交通、快速路等系统相衔接,突出海珠生态城的亮点和特点。

招标公告中提出,为了充分发挥海珠湿地公园地区的生态优势,打造具有休闲、旅游、健身等功能的高品质的城市“绿心”,特立项开展海珠湿地公园地区慢行交通系统改善规划项目,系统疏理及改善地区的慢行系统,为地区的旅游、交通、生态环境建设奠定基础,并为全区以及全市慢行交通推广建设提供示范性参考。

本次规划的总体目标是充分利用海珠湿地公园地区的绿色生态优势,通过构建内部品质化、精细化的绿色休闲慢行交通系统,增强各个活动节点互动,完善外部地铁、小汽车、水巴等衔接交通体系,改善地区与绿道网的连接,发挥地区“海绵体”和景观的资源,释放地区区位优势和绿色生态的价值,突出景观亮点,带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形成湿地公园经济圈,彰显经济动力和社会效益。

小洲村将设换乘节点湿地公园有交通集散中心

本次规划的研究范围为由新滘路、科韵路、黄埔涌、珠江、华南快速、南洲路、南洲北路、瑞宝涌围合的范围,研究范围面积约2138公顷。实际上,本次慢行系统构建的范围远大于海珠湿地,涵盖了海珠区东南部的大片生态用地,2000多公顷的面积比万亩果园还要大,包括了海珠湿地、海珠湖、上涌果树公园、瀛洲生态园,土华公园、以及海珠区的多个果园。

规划的工作内容由交通与景观设计两个专题组成,其中交通专题要提出慢行交通系统改善规划方案、交通衔接改善规划方案,明确近期实施计划;景观专项要对景观绿化、铺装、艺术元素、氛围营造、配套设施、灯光等提出设计方案。

招标公告中要求,根据地区未来的发展目标,借鉴国内外相关湿地公园经验,结合公园发展特征,确定公园外部交通和内部交通的发展目标;结合周边道路、河涌、公园景点布局等,合理布设慢行交通通道,构建多层次、多种类——包括徒步、观光道、趣味自行车道、游船线路、电瓶车道在内的慢行交通,提出地区的慢行交通改善规划方案。

此外,还要提出海珠湿地公园地区的外部交通衔接改善规划方案,包括道路设施、公共交通、静态交通和水上交通衔接,设置截流换乘节点,完善外部衔接条件。并根据旅游交通的特征,结合公园管理模式,提出旅游高峰期和平峰时段的交通组织方案。

从休闲、交往、观光和文化等角度出发,对重要的停留空间或开敞空间——主要驿站、集散广场、公园出入口广场、交通换乘中心,如小洲村换乘中心节点、湿地公园二期南门节点、湿地交通集散中心节点、仑头驿站等,进行主题功能和景观设计,确定各个节点的主题功能和景观要求,提出设计指引,明确植物配置、铺装、雕塑、街道家具、休息座椅、环境小品、指示系统的设计要求。   (广报记者 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