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老旧社区改造显新成效

22.05.2021  08:40

仁厚社区微改造项目是广州首个以海棠花元素塑造鲜明特色主题的城市更新项目。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苏韵桦 摄

大洋网讯 老旧社区迎更新,城居环境换新貌。最新发布的《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为广州探索超大型城市高质量发展和有机更新模式,带来了全新思路和成效。有的社区坚持党建引领,打造特色主题街区;有的社区老街避免大拆大建,通过空间和活化等灵活手段,环境变美了,更好地延续了历史文化;还有的社区以帮助居民群众解决难题为导向,以“我的社区我做主”为原则,汇集民智,从实从细推进改造。通过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广州不少老旧社区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更美了,街坊们也更开心了。

仁厚直社区:通过“绣花”功夫,实现人居环境升级

在海珠区仁厚直社区内,建筑多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所建,建筑年代已久,房屋建筑、配套设施损坏严重,而且该处为市区繁华路段的商业街,改善秩序和环境,一直是居民的期盼。

终于,历经了一年多的老旧社区改造工程,海珠区仁厚直社区迎来了全新的面貌。整治遮阳棚和防盗网,清疏、维修化粪池,清理“三线”乱拉乱搭接,改造工程将社区常年的老问题彻底解决,居民生活环境和条件得到了彻底扭转。

记者了解到,仁厚直社区微改造项目是广州首个以海棠花元素塑造鲜明特色主题的城市更新项目,通过现代的“绣花”功夫,使旧小区告别脏乱差,面貌焕然一新,小区的人居环境提档升级。打造海棠花特色主题街区是仁厚直社区的最大特色,以海棠花作为设计元素进行提炼,贯穿整个项目。

仁厚直街两旁的护栏改造前破损残缺,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后将海棠花元素结合“海棠花开”四字传统名家书法雕琢融入护栏。既消除安全隐患,又使得护栏别具特色,紧扣主题。此次微改造利用有限的空间打造了口袋公园,设置了休闲廊架、座凳等配套设施,完善小区居住功能,提升了居民幸福感,实现人居环境改善。

泮塘五约:老街焕然一新,散发浓浓西关气息

荔湾区泮塘五约是一处有900多年历史的传统村落,所在区域为广州历史城区,其内部保留有完整清代格局、肌理和典型朴素风貌特征的上岸疍家与多姓宗族共居的乡土聚落,是广州历史城区内独特的历史文化片区。

泮塘五约微改造项目,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打造有活力、有温度的品质社区为目标。在维持现状建设格局基本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建筑局部拆建、建筑物功能置换、结构加固、保留修缮、活化等方式进行更新改造,优化提升园林绿化景观,室外三线除强电外全部下地,增加照明设施和监控系统。

记者看到,在高密度的泮塘五约村中,连片民居房屋进行适度地抽疏,形成若干相对独立的内部庭院,原来封闭而独立的民居之间获得了一种内向的公共连通。同时,通过水电扩容、三线下地来解决落后的基础设施问题。

如今,泮塘五约老街焕然一新,散发出浓浓的西关老街的气息,依然保留着清代格局、肌理和典型朴素的岭南风貌特征,借助周边荔湾湖公园、荔枝湾涌、西关大屋、永庆坊、仁威庙、骑楼街等强大的资源,让人感受到浓郁的古老西关文化,形成“荔湾湖、青砖屋、黑瓦顶、麻石道、古树木、泮塘人”的田园式风光。

老旧社区改造新方向:

评估体系更亲民,推动实现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

在广州老旧社区改造中有一个明显特点是,其改造主体是群众,项目推进过程中需要紧靠群众,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仁厚直社区微改造项目实施过程中积极发动居民参与,通过上门入户调查,把居民积极性调动起来,发挥居民主体作用,实施方案进行公示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对居民提出的意见仔细研究,施工过程中也积极吸收居民有益的建议,使老旧小区微改造民生工程深入人心,提升社会认同感。

例如广重社区微改造项目以“我的社区我做主”为原则,实施前多次征求居民、业委会意见,街道多次召集居民群众对实施方案进行研讨,对居民提出的意见仔细研究,从而使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得到居民的大力支持。施工过程中,居民群众自发组织对工程进行监督,并对被工程噪音困扰的居民群众进行解释。泮塘五约也采取“公共治理”的理念,构建起“政府主导、市民参与、专家参谋、媒体引导”的全社会参与平台,促进居民与政府以及设计方的沟通和理解,强化地方认同与文化凝聚,有效整合各种资源,共谋泮塘文化活态传承与未来旅游发展相结合的共赢发展。

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市环境建设管理处处长赖永娴表示,一直以来,广州市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中都倡导共同缔造,“改不改”“改什么”“怎么改”均听取居民意见。荔湾区泮塘五约、越秀区三眼井等社区,成立“共同缔造”工作坊,开展“社区事大师做”“社区事街坊做”活动,组织社区设计师、工程师、志愿者和居民共同参与老旧小区改造,以政策规定为尺度,以居民需求为目标,为社区改造集思广益、出谋划策,实现美好家园“共同缔造”。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全杰 通讯员陈炫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