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自行车道存在不少"死角" 希望能早日改善!

17.03.2016  10:28

    有些路段不见踪影,有些路段缺乏连贯性,有些路段和机动车混行……

    广州自行车道存在不少“死角

    海珠区十八甫路没有自行车道。 魏方 摄

    前不久,国务院在《关于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中指出,要“积极推进步行、自行车等慢行交通系统建设。”广州自行车道的现状如何呢?南方日报记者在天河、海珠、番禺、越秀、荔湾等地随机调查了若干道路,发现广州的自行车道存在不少“死角”:除中山大道BRT沿线和广州大道、临江大道等处的自行车道建设比较完善外——有些路段根本没有自行车道;有些路段自行车道缺乏连贯性;很多路段自行车和机动车混行,占用自行车道的情况时有发生。 ●南方日报记者 魏方 实习生 黄妍喆 侯燕婷

    1.不少路段没有自行车道

    记者观察发现,在老城区,骑车出行的人更多。但是,老城区很多地方根本没有自行车道。

    从越秀区的建设大马路一路走到建设六马路,记者没有发现自行车道的踪影,骑行者只能骑到砖块路面的人行道上,或者干脆在马路上和机动车混行,险象环生。

    在荔湾区的恩宁路、大同路的部分路段,在十八甫北路部分路段以及上下九步行街,记者也没有看到自行车道。

    恩宁路及其周围的街道,道路宽度大约只相当于3辆并排的小汽车,但这几条道路上,机动车占道现象却非常严重:本来不宽的道路划了三分之一做停车位,汽车通行十分困难,骑行者更是举步维艰。更有甚者,恩宁路附近的大同路,机动车停车位占据了道路两旁,机动车行驶缓慢,自行车和行人只能从车缝中“穿行”。

    老城区因为道路狭窄,设置自行车道存在困难尚可理解,但在新城区,有些路段也不设自行车道,就颇为骑行者诟病。在天河区宽阔的花城广场,竟然没有一条自行车道。为了解情况,记者专门借了一辆自行车骑行前往,快到广场时,就被保安喝止,他说,“这里不能骑车,也不能推车进入。”在花城广场与海心沙公园交界处,有一条宽敞的沥青道路,很像广州大道上设置的那种自行车道。谁知,记者骑行到那里,却发现这条道路设置了很多路障,也有保安在一旁看着,劝告骑车经过的人“下车推行”。推车经过的陈先生抱怨说,“这段路很宽敞,沥青路面又不同于旁边的人行道,一般人都会以为是自行车道,但却设置障碍不让骑行,真是匪夷所思。

    记者走访发现,在广州,没有设置自行车道的道路还有很多。有专家称,广州市中心城区约有35%的主次干路及重要的支路是没有自行车道的。

    2.现有自行车道问题不少

    沿大学城中环观察,记者发现,大学城的每个路段都在人行道、行道树右侧设置了自行车道,但部分路段的行道树根部凸起,拱坏了自行车道;中山大学附近的自行车道,行道树的根部已经撑破地面横亘在自行车道上,行人要奋力才能跨过,更别说是骑着自行车了。

    宝岗大道的自行车道则“时断时续”:一会儿和人行道并排设在砖块地面上,一会儿又设在马路上的机动车道旁,导致骑行者原本骑在砖块地面上,继续骑下去就得调转车头骑到下面的马路上;而马路上又没有护栏将自行车道与机动车道隔开,只画了白色车道线做区分,给骑行者带来很大风险。在这个路段,记者还发现,刚刚还是自行车道,延伸下去却莫名其妙变成了公交车道。在公交站牌前,骑车经过的人只能下车推行,或者用脚蹬地缓慢经过公交车和马路牙子的夹缝。在另外一些路段,也出现了自行车道和人行道混合的现象,而自行车道指示牌下方会出现一块白色的指示牌,写着“下车推行”。

    花城广场周围的花城大道、华穗路、华就路、华夏路这几个路段的自行车道,也会出现“断头”现象,走着走着,就看不到自行车道的标志了。而在有自行车道标志的地方,人行道和自行车道并道,没有划线分隔。像华就路,只有一个蓝色的自行车道标志伫立在路边,而地面上却没有车道线或者用其他颜色将自行车道和人行道区分开来,骑行的人骑到中途就要“寻寻觅觅”了。

    环市中路自行车道的设置,则存在另一个问题:天桥下面的路段,设置有许多路桩,自行车很难顺畅通过,骑行者骑到这里,必须下车推行或者用脚蹬地缓慢滑行。从环市中路到建设大马路的路段上,原本很清晰的白色车道线突然就消失了,让人搞不清楚接下去的路是不是自行车道。大同路的部分路段有自行车道,但地面上白色的自行车标志却早已模糊不清,和旁边清晰的白色机动车道线形成鲜明的对比,以致背光的时候很难看清这个标志,记者要迎着光才能稍微看清楚。

    在大学城“高高新天地”附近,竖立着的蓝色自行车道标志被肆意涂抹,牌子上的指引箭头被涂抹得看不清楚。通常,自行车道会设置在砖块路面上,但这个路段砖块路面却破损了,有学生骑到这里就发傻了,“虽然看不清楚,但我估计车道应该是在这边吧(砖块路面上),可是这边又骑不了。”说完,这位学生就调转车头骑到下面的马路上去了。

    在骑行爱好者看来,安全性和连贯性是并重的,但广州现有的一些自行车道无疑会对他们的骑行体验大打折扣。在十八甫路和环市中路,自行车道很窄,一次只能通过一辆自行车。在大学城中环,过窄的自行车道形同虚设,这些车道往往设置在行道树的右边,其宽度比行道树左边的人行道窄上许多;车道的右边又是绿化带,绿化带枝叶横生,过窄的车道使骑行者一不小心就有被枝叶划伤的危险。记者看到,骑行者全都骑在了外面的人行道上,窄窄的自行车道连行人都不愿问津。根据记者的调查,在广州设有自行车道的道路中,有45%的自行车道的宽度是不足一米的,这样的自行车道,拿不少骑行者的话来说,就是“形同虚设。

    3.占道现象时有发生

    调查中,记者发现,不少市民缺乏自行车道观念,占用自行车道的现象也不少。

    在大学城的中山大学附近,快递点、快递车和一些不知名堂的“棚屋”蛮横地霸占了自行车道,骑行者到了这里,必须要下车绕道推行。讽刺的是,在广东药学院附近,一个“自行车停车点”也堂而皇之地占用了一大段自行车道。

    在岗顶地铁站D出口附近,沥青路面的自行车道也被当成了自行车停放点。这条路上,来来往往的行人非常多,骑行者也很多。行人走到这里要绕路,骑行者离老远就要放慢速度,到了跟前还要下车绕行。

    在康王南路,记者看到,公交车站“腰斩”了自行车道,人们闯到自行车道上等车、上落车;而设在砖块路面上的自行车道,不少路段被书报亭、垃圾桶、公交站牌等“截断”去路。

    十八甫北路只有两条单向车道,一条自行车道和一条机动车道,人行道则设在店铺前的砖块路面上。这里通过的机动车很多,经常会出现机动车驶上或者停在自行车道上的现象,自行车只能“见缝插针”在机动车中前行。由于这条路是单向车道,反方向的骑行者经过时没有车道可行,只能逆行,他们在机动车中穿梭更是危险,稍不留神就有可能被擦伤。

    华穗路上的自行车道设在砖块路面上,用黄色砖块和白色线与人行道区分。在这里,记者看到,有3个小孩子跑到自行车道上玩耍,而一旁的家长却“熟视无睹”,不加制止;也有不少人走在自行车道上,逼得骑行者只能骑上人行道。

    在大同路某段,尽管白色的自行车道线很清晰,但行人却“置若罔闻”,三三两两依旧踩在自行车道上漫步。

    在花城大道和临江大道,在环市中路和建设大马路,在宝岗大道及附近道路,在恩宁路及附近街道,不管有无自行车道,车道宽或窄,或完好或受损,记者都能看到许多行人“坦然”走在自行车道上、而骑行者只好骑在人行道上的情况;连有些大学生也“占用”了自行车道,大学城的一些同学说,“我没注意到这是自行车道啊,没人给我说过。

    据了解,广州现有超过2000公里的绿道,也构筑了慢行交通、尤其是自行车骑行的骨架,但自行车出行率却一直在下降。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不少骑行者表示,这不能不说是跟上述情况有关。他们表示,既然政府提倡绿色出行,而广州的自行车道建设存在良好基础,那么,相关部门就要高度重视,在多建自行车道的同时,完善现有的自行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