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营商环境改革4.0有啥关键词,一起逐个数
大洋网讯 5月10日,广州发布《广州市用绣花功夫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营商环境若干措施》,启动营商环境4.0改革。
4.0改革全方位贯彻“人人都是营商环境、处处优化营商环境”理念,围绕“国家试点、湾区示范、指标攻坚、涉企服务、数字赋能、智慧监管”六大方面总体布局,研究提出了35条改革举措、共260项年度任务。
在这份6000多字的政策文件中,广州日报记者梳理出当中的高频“关键词”,一起读懂营商环境改革4.0。
关键词1:绣花功夫
4.0改革与前序改革前后衔接、纵深推进
绣花功夫,无疑是4.0改革中最核心的“关键词”,没有之一。
回顾2018年以来开启的广州营商环境改革之路:1.0改革强调“简政放权”,2.0改革聚焦“指标突破”,3.0改革实施“流程再造”。
随着广州营商环境改革总体框架已基本形成。4.0改革将着力点放在与前序改革前后衔接、纵深推进,重在以“绣花功夫”推动各项政策举措落实落地,因此比起3.0而言,出现的“新词”并不算多,但“绣花功夫”,正是最有力度的一个。
为何强调“绣花功夫”?专家指出,在3.0改革的基础上再提升并不容易,尤其是一些数据指标无法呈现、但企业、市民办事过程中可能会触及的问题,必须从实际出发,使出“绣花功夫”。从广州营商环境改革4.0举措看,措施非常务实,体现出用“绣花功夫”精雕细琢的精神。
正是这样的精雕细琢,也推动了“人人都是营商环境、处处优化营商环境”理念的落到实处,真正让营商环境“无处不在”。
关键词2: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
争取一批综合授权改革在广州落地
建设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已经在广州多个重要文件出现过。在4.0改革中,广州进一步明确了建设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意味着什么。
4.0改革提出,广州将围绕行政审批制度、商事登记制度、事中事后监管机制、政务服务效能等重点领域先行先试,争取一批含金量大、企业和群众呼声高、示范带动效应强的综合授权改革在广州落地,打造全国营商环境改革的重要“策源地”和“试验田”,展现出广州为全国营商环境改革做出广州示范的决心与信心。
关键词3:湾区示范
争取放宽赴港澳签注管理,试行往返港澳便利政策
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营商环境,就要对标国际商贸规则。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的广州,还要深度对接港澳经济运行规则。
率先构建粤港澳大湾区高标准市场体系,首先要促进资源要素跨境流动高效便捷。4.0改革提出,要争取放宽赴港澳签注管理,试行往返港澳便利政策。推进大湾区职称评价和职业资格认可,深化粤港“跨境一锁”应用,扩大“一锁到底、全程监管”模式应用,服务范围由货运转关扩展至粤港澳三地进出境邮件转关运输。同时,争取放宽港澳企业商事登记投资者主体资格证明文件要求限制,开展穗港澳投资跨境商事登记全程电子化,探索开展公证文书信息共享。探索国际商事网上调解方式,引导商事主体选择网络仲裁。开展大湾区知识产权互认试点。推动扩大港澳居民代理见证开立个人银行结算账户业务试点银行机构范围,探索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试点,推动建立跨境理财通机制。
关键词4:跨城通办
广深联动,率先实现政务服务事项两地跨城通办
在4.0改革中,专门设置了一项关于政务服务事项“跨城通办”的任务。除法律法规规定必须到现场办理的事项外,其余事项全面纳入“跨域通办”事项清单,分批次对外公布。与深圳共建政务服务“广深通办”机制,统一业务标准和办理流程,率先实现两地跨城通办。与省内其他城市共建政务服务“省内通办”机制,实现多地联办。围绕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群企业和群众异地办事需求,建立“湾区通办”机制,涉港澳服务事项在“穗好办”APP、“广东政务服务网”平台同步预约、跨境办理。
其中,在不动产登记方面,广州提出将深化“全城通办”“跨城通办”“跨省通办”“跨境抵押”服务。
关键词5:政策兑现集成服务
惠企政策试行“免申即享”、一次不跑
数据赋能营商环境改革。在这一领域,4.0改革提出要推动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电子签名等“应用尽用”,探索推广电子凭证应用,加快实现政务服务“四免”(免材料、免表单、免实物章、免手写签名)。研究制定数据资源确权、开放、流通、交易相关制度,完善数据产权保护制度。安全有序推进政企数据共享对接与开发利用,构建政企数据共享机制。
数字政务服务除了让企业、市民办事更加方便,随着政府部门收集了大量基础数据,在政策兑现方面也能释放出能量。4.0改革提出,全面梳理使用财政资金支付的行政奖励、资助、补贴等惠企政策,编制和公布政策兑现事项清单和办事指南。完善惠民惠企政策兑现“一站式”服务模式,试点开展惠企政策分类和标签化管理,加快实现一次申报、全程网办、快速兑现。强化政策精准推送,试行符合条件的企业免予申报、直接享受政策(惠企政策“免申即享”),一次不跑。
关键词6:智慧监管
建立“吹哨人”、内部人员依法举报机制
随着政务服务、生活服务的数字化,数字生活逐渐深入人心,如何从数字化迈向智慧化,让数据学会自己思考,让城市变得更聪明?
在4.0改革前,破产审判智能化、首创“刷脸签约、零证办理”等举措已经体现出数据的“思考力”。
而在4.0改革中,“智慧监管”更是成为谋篇布局的六大方面之一。开办企业不断便利,也意味着事中事后的监管要更加精细。4.0改革提出,构建信用全周期闭环监管。建立健全贯穿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衔接事前事中事后的信用监管机制。聚焦数字经济等新经济领域,探索建立行业综合监管制度,全面推行跨部门联合监管,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为了鼓励创新,4.0改革也强调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审慎行使自由裁量权,将市场轻微违法经营行为免处罚免强制清单范围扩展至各执法领域。建立“吹哨人”、内部人员依法举报机制,对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和重大风险隐患的内部举报人予以奖励和严格保护。在食品药品、税务、海关、城管等监管领域推广应用“云监管”,减少实地监管次数。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申卉、徐雯雯 通讯员穗发宣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黄庆、卢梦谦、高鹤涛、罗知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