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这个“专利大户”不一般,一年申请专利达753项!

06.03.2019  17:50

大洋网讯 去年提交专利申请753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506件!这是记者日前从华南理工大学广州现代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广州产研院”)获得的消息。据悉,这家坐落于南沙科技创新中心的科研院所也已成为全区名副其实的“专利大户”。据悉,广州产研院目前在孵的科技型企业达到了26家,累计引入各类投资逾2.5亿元,营业收入超过7000万元。

智能协调系统覆盖2000多个交通路口

交通拥堵是现代城市管理面临的一大难题。由广州产研院现代交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团队自主研发的交通信号协调控制优化系统,正在广州市内500多个交叉路口“大展身手”。

这套技术与交警部门的控制系统相互协作,通过监测、收集车流量等数据,由后台智能分析生成相应的交通信号方案。”该研发中心博士首艳芳介绍道,每个路口的交通信号指令周期,都将综合周边道路车流量、历史运行数据等进行优化协调,从而减少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停车次数。“以在南沙区环市大道西至环市大道中路段为例,车辆在该路段行驶需要经过21个交叉路口,协调前平均要停9次,协调后停车次数降低至2-3次。

自2011年至今,广州产研院现代交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与广州、佛山、中山、嘉兴、南昌、贵阳、重庆等10多个城市的交警部门陆续开展交通智能协调控制产学研合作与应用,技术覆盖国内2000多个交叉口,将这些路口的平均行程时间缩短25%,延误时间缩短30%,停车次数减少60%。

让中央空调实现“按需供冷

孵化自广州产研院空调节能与控制技术研发中心的广州远正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凭借“中央空调末端环境温度与冷源负荷远程调控方法及系统”等核心专利,成功敲开了市场的大门。

在装有传统中央空调系统的大型建筑里,一间办公室觉得热要调低温度,所有房间的温度都得跟着往下调。”远正智能营销总监何敏表示,该企业针对大型建筑原有空调系统的技术改造,让中央空调实现了“按需供冷”。

中央空调系统各个末端的温度数据,通过传感器实时传送到该系统。经过算法模型分析后,空调主控机柜将针对不同末端的室温,自动下达指令,通过冷源控制柜等自主研发设备将各个房间精确调节至适宜温度,告别传统的人工调节。

据介绍,该企业已与教育部、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南沙区政务服务中心、华南理工大学、复旦大学、广百集团、友谊集团等政府机构、高校及企业开展长期合作,空调技术改造覆盖建筑超1200万平方米,空调总体节能比例达25%以上,累计节约空调运行费用超4.1亿元。

此外,远正智能同时针对大型建筑设计了一套多层次的用电计量系统,精细化监控总体建筑、各楼宇、各房间的用电量,避免能耗浪费。过硬的创新技术和显著的节能效益,让它在资本市场崭露头角。2016年,远正智能成功挂牌新三板,去年营业收入达到4000万元。

在孵企业去年营收逾7000万

2010年3月,广州产研院正式落地南沙,由教育部与广州市政府共建,依托华南理工大学的科技资源,打造集技术研发、企业孵化、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合作和人才培养等功能于一体的协同创新平台。

在过去九年间,该科研院所先后组建了精密电子制造技术、食品绿色化加工与营养调控技术、空调节能与控制工程技术、现代交通工程技术、燃料电池技术等9个研发中心,并于近年组建了3个国家级平台、5个省级平台,拥有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场地面积1.53万平方米,涉及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健康、智能交通、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广州产研院是华工首批建立的地方研发及产业化平台,在成立之初就集聚了学校的优势学科资源。”广州产研院综合管理办公室主任吴志辉介绍,目前该科研院所拥有研发及成果转化队伍超过400人,其中包括华工的学科带头人、专职教授、孵化企业团队成员等。

凭借多年的研发技术积累,近年来广州产研院也迎来了成果产出的爆发期。据不完全统计,广州产研院近三年申请专利1426项,其中发明专利1001项;授权专利831项,其中发明授权专利504项,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已经连续几年名列南沙第一。

在推动成果转化方面,广州产研院已与晶科电子、安捷利、东方电气等国内90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推广知识产权成果70多项,累计创造经济效益超过60多亿元;在孵科技企业26家,引入各类投资逾2.5亿元,2018年孵化企业营业收入超过7000万元。

(广报全媒体记者耿旭静 通讯员余丽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