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广州这组数据 你就知道全球高端要素为何纷至沓来
一组数据折射出广州对全球高端要素的吸引力:
今年1—9月,广州全市新注册企业14.8万家,同比增长48.6%;注册资本合计11534.3亿元,增长1.1倍。其中注册资本10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101家,增长83.6%;1亿—10亿元的中型企业994家,增长57%。
国际巨头在全球布局的过程中把焦点放在广州。今年以来,包括思科智慧城、GE生物产业园、富士康10.5代8K显示器全生态产业园先后在广州启动建设,力图改变世界产业的创新版图。
连续五次获得《福布斯》杂志中文网评选的“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第一名,在普华永道和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联合发布的“机遇之城”排行榜上连续两年名列榜首……开放发展、连接世界,广州作为千年商都、国家重要中心城市、中国经济第三城,正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当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排头兵,在中国全面开放新格局中率先探路、再立新功。
作为国家重要中心城市、中国经济第三城,千年商都广州正全力当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排头兵。 董天健 摄连接全球“知本”
世界创新要素加速汇聚
一周前,为期两天的2017小蛮腰科技大会——全球移动开发者大会暨人工智能高峰论坛在广州闭幕。大会期间,上千人“围观”众多全球顶尖的实验室科学家、企业领袖、投资人进行对话的热闹场景在主论坛和分论坛不断上演。
来自全球的新思想、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与广州本土的创新力量产生了精彩的碰撞。大会主办方代表、IDG资本全球董事长熊晓鸽说:“去年的小蛮腰科技大会在广州播下了希望的种子,希望这届会议以后,我们能够在未来看到广州有更多的新企业生根发芽。”
一系列的国际大会构建了庞大的国际创新资源互动平台,进一步扩大广州城市的影响力,提升国际竞争力。
利用国际高端平台,广州拓展国际“朋友圈”,在世界舞台上不断提升“显示度”。据统计,去年至今促成G20峰会第二次协调人会议、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自贸区第七轮谈判会议、世界经济论坛2016年中国商业圆桌研讨会、第二届对非投资论坛等一批国际会议活动在广州举办。
今年底,《财富》全球论坛在广州举办,全球跨国公司总裁、首席执行官以及世界知名政治家和经济学者将再度云集羊城。广州还成功争取到2018年世界航线发展大会、2019国际港口大会的举办权。从今年开始,全国最顶级的中国风险投资论坛在广州、深圳轮流举办。
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广州正在全球城市体系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全球资源的配置能力越来越强大,不只是在商品、资本等领域拥有话语权,还有包括外交机构、国际组织、商业机构等,都会纷纷聚集在这里。
今年7月,第十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暨首届官洲国际生物论坛在广州举办。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哈佛医学院教授以及来自辉瑞、诺华、百济神州、阿里健康等全球生物医药领域领军企业的高管从世界各地赶来,为广州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建言献策。
“我将把更多项目带到广州。”瑞典皇家科学院和瑞典皇家工程院两院院士、曾任诺贝尔奖物理评奖委员会主席的苏尼•斯万贝里说。他和20余院士级别的外籍高端人才参加了广州海交会,这里的发展环境让他赞不绝口。海交会是当前中国规模最大、层次最高、影响力最广泛的海外人才交流平台,其前身是举办了17届的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创办至今吸引了3万多名海外人才、近2万个项目参会。
“过去人们会问:‘下一个硅谷在哪里?’十年后人们可能会问:‘如何复制出下一个广州’。”世界经济论坛执行董事、大中华区首席代表艾德维说,未来10年,广州有充分的条件在全球商业及思想领域保持开放和创新的领先。
南沙港是国内少数能满足当今全球最大集装箱船舶靠泊要求的港区。林喜东 摄世界500强集聚
IAB计划吸引全球创新型外资落子羊城
近一周以来,广州东部迎来两大巨无霸项目。
10月13日,中国汽车行业唯一的技术归口单位和政府部门的技术支撑机构——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汽中心”)华南基地项目在广州增城区动工建设。这是继富士康第10.5代显示器全生态产业园区项目动工之后,增城开工建设的又一个广州市级重点项目。不到一周,日立汽车马达系统公司与广州市增城区政府签订投资合作协议。由两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的日立汽车马达系统开发及生产基地项目落户广州增城,将专注于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的开发、制造及销售。
“两大项目聚焦汽车工业,将大幅提升广州汽车整车、关键零部件、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研发制造与关联产业全价值链的技术服务能力。”中国工程院院士毛新平说。
跨国企业、龙头项目成为进驻广州企业中的“主力军”。4月底,思科(广州)智慧城破土动工。思科将携手其全球合作伙伴致力于搭建万物互联云平台,建设高标准智慧产业体系,为广州带来千亿级的智慧产业集群。
两个月后,通用电气医疗集团(GE)旗下的生物科技园项目在中新广州知识城动工,年产值预计40亿—80亿美元。该项目是GE医疗集团在亚洲首个生物科技园,将被打造成世界领先的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创新特色园区。
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广州全市新注册企业14.8万家,同比增长48.6%;注册资本合计超过1.1万亿元,增长1.1倍。其中注册资本10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101家,增长83.6%;1—10亿元的中型企业994家,增长57%。其中,全市新登记外商投资企业(含分支机构)2727户,同比增长41.29%。
国际巨头扎堆布局背后,广州IAB计划的磁极效应正不断彰显。今年,广州市积极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制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即IAB计划,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的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LG8.5代液晶面板项目三期项目、日本电气硝子、美国赛默飞、绿叶等创新项目相继于今年落户。
在这一战略布局中,依托于国际航运、航空和科技创新三大战略枢纽,广州成为全球资源配置中心的进程不断提速。
目前,已有289家财富世界500强企业在穗投资或设立机构,其中至少120家把总部或地区总部设在了广州。这意味着,每2家世界500强企业至少有1家在穗投资,大约每4家就有1家在广州设总部。
在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主任薛德升看来:“随着华南地区在世界经济版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境外跨国公司将高级生产者服务业放在本地有利于效率的提高,广州成为这些公司在华南地区的首选之地。”
打造开放大平台
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
“十一”长假刚结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国家环境保护部联合主办的“全球环境展望——世界环境科学家大会”即在广州南沙自贸片区召开。来自30多个国家百余位环境专家与中国国内环境有关领域企业代表和学者齐聚羊城,向世界发出广州的绿色之声。
坐拥国家级新区、自贸试验区等多重国家战略机遇,南沙正努力建设承载门户枢纽功能的广州城市副中心,也成功收获了国际权威组织、机构的青睐。今年11月,国际金融论坛(IFF)将在广州南沙举办,并将永久落户南沙。
本周,广深港高铁计划明年开通的消息又给南沙增添了“利好”。届时,南沙将可实现半小时直达香港西九龙。以广深港高铁、广州地铁18号线及22号线等一批轨道交通的建设,南沙正在从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迈向区域交通枢纽。瞄准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核心门户城市,南沙衔枚疾进,力争用三到五年时间与粤港澳大湾区相关城市的核心节点构建起“半小时交通圈”。
国际创新巨头相继以实际行动投出“赞成票”。今年3月,亚信决定在南沙建设数据全球总部,计划3年内组建5000人以上的研发及市场团队,形成超百亿的产业规模,打造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产业园。随后不久,微软公司宣布在南沙打造“微软广州云暨移动应用孵化平台”,围绕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及物联网展开布局。瞄准无人驾驶的小马智行公司全国总部也于本月落子南沙。
一年前,全球航运界“巨无霸”——中远海运散货总部落子南沙,拉开了全球高端资源要素加速向南沙奔涌而来的序幕。自贸片区挂牌以来,南沙新设企业32265家,已落户87个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和103家总部型企业,形成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千亿级融资租赁产业集群,正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技大产业,打造千亿级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纵观全市,“黄金三角区”(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国际金融城和天河CBD)建设,聚集互联网创新、金融和商务等高端要素。广州、南沙、增城等3大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率先转型发展,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成为先进制造业、对外开放及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
当前,更好发挥地方在扩大开放方面的积极作用,发挥好自由贸易试验区对外开放先行一步的改革创新作用正成为国家战略。以南沙为牵引,广州对外开放“引力波”不断释放。中心开花、多点支撑的广州正成为产业、人才、资本、技术等高端要素资源的强大吸附器和辐射源。伴随着腾讯、富士康、思科、华为等科技巨头落子,全球创新要素正加速向羊城奔涌而来。
●样本
贸易便利化提速
货物通关时间比上年缩减三分之一
今年8月,国内首列中越班列在广州白云大朗站开通的情形让人记忆犹新。满载着电子产品、通讯设备和日用百货等“广货”,班列经广西凭祥口岸出境,全程1200公里,3天后运抵越南河内。
一年前,广州开行了首趟中欧班列(广州—莫斯科),运行近一年里,中欧班列线路基本实现满载运行,创下了国内中欧班列的新纪录。随后,国内首列“广州—南亚”公铁联运国际货运班列开通。
从广州出发的中欧、中亚、南亚班列拓展了广东与南亚地区的联系,国际班列打开对外贸易的新通道。“货如轮转”的背后有着不断创新的通关贸易便利化模式。
作为起运地海关,广州海关对跨直属关区流转过来的货物采用二次转关模式,对下属不同隶属海关之间的流转采取场所直接对接,企业可不办理转关手续;检验检疫机构实行全申报和“进口直通,出口直放”的通关一体化模式,相关检验检疫机构间联合监管等措施。
据介绍,新开通的中越班列(广州—河内),运输效率上较海运节省1周时间,在运输成本上比公路低50%。
事实上,中越班列是广州贸易便利化的一个缩影。当前,广州国际贸易“单一窗口”2.0版已经上线,实现了企业报关“一个平台、一次递交、一个标准”和口岸部门“一点接入、一次申报、一次办结”。据统计,系统注册企业超2.47万户,服务企业超3.38万家,国际航行船舶及海运舱单申报上线率达100%,货物申报上线率达99%。
改革鼓点渐密。“互联网+易通关”、政府购买查验服务、“智检口岸”、进出口商品全球质量溯源体系2.0版等一批标志性改革在全国率先推出。
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1—8月进口通关时间15小时,出口通关时间0.79小时,货物通关时间比上年压缩1/3,比2013年压缩了4/5。
广州全国首创“人工智能+机器人”商事登记
机器人审批、刷脸办照全程10分钟
10月10日下午,广州万艺商贸有限公司创始人彭小姐通过智能机器人网上申报、人脸识别电子签名、系统智能校验审核,智能机器人识别身份、打照、发照的全过程,便领取到全市第一张全程电子化商事登记营业执照,全程仅10分钟。
当天,广州市工商局正式上线全程电子化商事登记系统,标志着广州进入“人工智能+机器人”(AIR)全程电子化商事登记时代。今后,在广州注册企业只需通过互联网、手机、自助设备就能远程办理,实现足不出户轻松办照。
“当场办理,当即领证。工商流程的减法带来企业的效率乘法。”广州市工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广州市“人工智能+机器人”(AIR)全程电子化商事登记系统,以大数据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推行“人工智能+机器人”申报、签名、审核、发照、公示、归档全流程电子化,实现了商事登记“免预约”“零见面”“全天候”“无纸化”“高效率”办理。申请人可以通过电脑终端、手机APP(商登易)以及设置在各政务大厅和银行网点的智能机器人办理全程电子化商事登记业务。
据了解,“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商事登记无人审批模式在全国尚属首创,实现了智能审核、即时办理。人脸识别签名、智能地址比对、智能推荐经营范围等技术,也是目前国内独有设计,实现了无介质、移动签名,极大地方便了申请人,真正实现“群众免跑路,数据高速路”。
前述负责人表示,与传统登记方式相比,广州市“人工智能+机器人”全程电子化商事登记系统还具有大数据、互联网+思维、智能化等特点。“系统整合广州市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市政务信息平台、公安等部门数据,实现智能校验、预警提示等功能。最突出的体现是:标准地址库、智能经营范围、重点企业及人员预警、为决策分析提供智能支持。”
第一批上线系统在广州市工商局,越秀、海珠、天河、黄埔、南沙五区以及农业银行、广州农商银行网点试运行,今年12月份在全市范围推开。
[撰文]朱伟良 黄少宏 黄伟
责任编辑: GDN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