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连续三次获评“全国人民防空先进城市”
今年5月13日,第七次全国人民防空会议在北京召开,广州市被评为“全国人民防空先进城市”,广州市民防办被评为“全国人民防空先进单位”。这是广州市、广州市民防办继第五次、第六次全国人民防空会议以来,连续三次荣膺这一荣誉称号。“羊城天盾”也成为在全国人防富有影响力的品牌,2016年评为“市直机关首批五大服务品牌之一”。从2000年起,“羊城天盾”城市人民防空演习每年都会在广州举行。
据介绍,广州现有固定防空警报器数量全省最多;电动、电声、车载、音视一体、广播电视手机、便携式等多种类,种类全省最全;卫星、无线、有线和手动多方式统控,统控手段全国最全,不仅有声、光、电,而且有文字、图片,甚至有聋哑语。中心城区警报音响覆盖率100%。
“广州塔”不仅代表着广州的“城市海拔”,也见证着人防建设发展的步伐。为了统筹推进人防信息系统建设,广州市在这个“制高点”建立了人防信息分控中心,在国内人防实现“四个最”:设点最高(454米)、控制面最广(中心城区近1000平方公里)、覆盖警报基站最多(远程遥控全城覆盖)、视频监控最远(5公里范围)。
广州人防还推动了多个领域的改革创新。“人防北斗”卫星防空警报控制系统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为全国首创。去年研制开发的防空警报互联网报知系统(公众号防空报警平台),使市民的手机APP也能收到防空警报,微信公众号可导航到最近的人防设施。
此外,通过六轮审改,广州人防除国家、省、市重点项目修建防空地下室审核及相关验收备案外,其余已全部下放、取消、转移,同时转变职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有效杜绝了“漏报漏建、报而不建、建而不验”等违规行为。
地下长城:人防工程约占地下空间开发总面积的四成
天河城商圈每天人流如潮,体育西人防工程现有230家商铺,1200多人在此上班。平时是地下商业街,战时是一个街镇指挥所和人员掩蔽所,与市政过街隧道、地铁、BRT、大型商业区无缝连接,面积达23000平方米。战时如遇袭击,可为附近近万名市民提供掩蔽。地铁是广州市民出行的首选,广州地铁目前日流量达700万人次以上。许多市民不知道,地铁也是人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州地铁9条线设防面积达274万平方米,通行里程266公里,完善的人防设施伴随着地铁延伸到城市的各个角落。
据介绍,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颁布,2014年《广州市人民防空管理规定》实施。“一法一规”明确:城市新建民用建筑必须依法建设防空地下室,简称结建工程。目前,全市人防工程总面积的79%是结建工程,近8成人防工程就在居民楼下。平时是地下停车场,战时是避难所。
如今,地下交通、地下商城、地下停车场等人防工程,构成人们视野之外的地下广州城,这就是广州的地下长城,也是一个个守护市民安全的避难所。
珠江新城花城汇44万平方米的地下空间,设计兼顾人防面积22万平方米。据介绍,2001年以来,广州人防先后编制了两轮《广州市人防工程规划》,进一步优化人防工程结构、布局。如广州南站、金融城、万博商务区这三个大型地下空间,在建100万平方米,兼顾人防面积达50万平方米。而同时,象岗山、飞鹅岭等早期人防工事也纷纷向社会开放,进行平战结合开发利用。
广州地处南海前沿,是全国七个一类人防重大城市之一,拥有空港、海港、铁路港、信息港等战略性基础设施,战略意义十分突出。人民防空工作如何融入军事斗争全局,如何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如何融入广州城市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全市人防工程较“十一五”期末增长84.55%,约750万平方米,增幅创历史新高。全市人防工程约占全市地下空间开发总面积的42%,全省人防工程面积的43%。
市民防办介绍,根据“十三五”规划,广州再次启动投资4个亿的石桥公园公共人防工程建设,目前已完成立项、规划选址、交通和环境评估等前期工作。体育西人防工程处于商业旺地,人员密集,安全压力大。对此,广州今年启动安全管理系统升级改造,实现全高清监控,与街道、派出所建立应急联动,实现客流智能自动监控,既保障平时安全,又保证战时掩蔽。
(编辑:但莹;审发:梁文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