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长者食堂”:困境中艰难前行 经营模式亟须改革

28.04.2016  18:19

    

    黄石街道长者食堂试吃活动现场,近百老人冒雨前来体验 温建敏 摄

    在方便了老人用餐大受欢迎的同时,却面临普遍亏损的尴尬,经营模式亟须改革

    “6月1日起,我们的饭菜也要涨价了,从现在的6块5,涨到8块一个人。”广州市海珠区沙园街长者饭堂负责人对羊城晚报记者如是说。

    羊城晚报记者近日在走访越秀、海珠等区的多个长者食堂时发现,这些长者食堂几乎无一例外地在近期调整上涨了餐费。沙园街长者食堂的餐费由每顿6.5元涨为8元,六榕街长者食堂将餐价由去年的10元提升为11元,洪桥街长者食堂用餐大厅也赫然贴着:“决定自2016年5月1日起将餐费从5元调至10元。”的公告。

    洪桥街长者食堂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调整餐费实属迫不得已,“食堂开业三年来,单是食材开销就足够食堂亏损了。即使餐费上涨,整个经营仍然是亏损的。

    广州从2012年起推行“长者食堂”,经过几年起起落落,长者食堂如今的规模与经营状况各不相同,但供不应求与经营困境俨然已成为广州长者食堂普遍存在的问题。

    羊城晚报记者 温建敏 李妹妍 实习生 吴娇颖

     场面 “长者食堂”大排长龙

    4月26日上午11时,海珠区沙园街道居家养老中心门外已经聚集了不少老人,他们在等着这里的“长者食堂”开餐,但餐厅还关着闸。

    接近11时30分,餐厅开门,老人们鱼贯而入,对面小公园里部分正在唱歌、散步、闲坐的老人也加入就餐的队伍,28张桌子瞬间坐满。

    87岁的何伯和84岁的经姨告诉羊城晚报记者,他们是这个“长者食堂”的常客,当年从上海来广州支援广州造船厂的老两口已经成了地道的广州人,大半辈子献给中国的造船事业后,因年事已高,不方便做饭,子女却还在上班,所以午餐一直是个难题。“所以这里一开张,我们就过来了,这里饭菜味道不错,而且便宜。”经姨指着6.5元一份、含一荤一素的套餐说。

    11时47分,饭堂接待处放出了“饭吃光了”的提示牌,不再接待用餐者。两位老人失望而归,转移到旁边一家烧腊快餐店就餐。

    作为省级示范点的沙园街长者食堂是广州最早的一批长者食堂,曾因请了“星级厨师”来主厨被《羊城晚报》等媒体报道。负责“长者食堂”运营的海珠区“手拉手”社工沙园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李玉辽说,受场地限制,该饭堂每日只提供200份老人膳食,而且只接受预订,除非有临时退订的情况,一般不对外售餐。

    在越秀区六榕街,羊城晚报记者也目睹了上百老人前来“长者饭堂”就餐的盛况,很多老人上午 10点半左右就过来边看报或者闲聊,等着开餐。

     特色 解决“空巢”老人需求

    “长者食堂”为何如此火爆?

    沙园街道办民政科科长袁素珠告诉记者,“长者食堂”也不是一开始就火爆的,像沙园街一开始就餐的老人也不多,工作人员天天去各个社区做宣传,让老人们试吃,才慢慢被接受,因为符合老人饮食习惯,以致现在的供不应求。

    据黄石街“长者食堂”经营方——广州食络客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雪松介绍,长者食堂专为老人提供的餐食与普通快餐有着明显的区别。首先食物的原材料是根据老年人的身体条件与健康需求选择和搭配的,匹配的汤食营养含量也比较高;其次考虑到老人大多牙齿不好,会把食物做得更烂更软,方便咀嚼。何经理总结:长者食堂的餐食,首先考虑的是食物的安全卫生,其次是健康和营养,第三是老人的口味。

    除了食物更符合老人特点,空巢老人的心理需求也是一方面。

    在六榕街长者食堂就餐的郑老伯告诉记者,“我和太太都已经八十多岁了,长者食堂不仅实惠方便,还帮我们解决了做饭的麻烦,而且我在这里结交了许多朋友,感觉就像家一样温暖。

    六榕街长者食堂负责人刘女士介绍,长者食堂的老人平均年龄为七八十岁左右,“在广州这个老龄化比较严重的城市,许多高龄老人的子女本身也开始步入初老阶段,年轻人又要忙自己的事业,所以老年人对长者食堂的需求非常大。为他们解决中午那一餐,可以说不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为他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