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青年这样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
星空下诵读青春故事
2018年5月3日晚,广州城市形象国际传播·“青春故事会”星空诵读活动。
4日,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阐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向马克思学习什么,如何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纪念马克思,广州在行动。为纪念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马克思诞辰200周年,5月3日晚,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团广州市委,联合广州地区高校等单位共同举办的“广州城市形象国际传播·‘青春故事会’星空诵读暨广州青年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活动”在广州举行。活动选在珠江游船之上,来自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大学、广州医科大学8所在穗高校的学者、中外青年,以诵读的形式,共同重温马克思主义经典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髓和内涵,分享全市各领域领军人物、高校学科带头人带来的奋斗故事和青春感悟。
现场:广州国际传播志愿服务队成立
5月3日晚,游船从广州财富码头缓缓起航,传出清朗的诵读声。中国科学院院士、建筑技术科学专家吴硕贤,中国古代戏曲研究泰斗、中山大学教授黄天骥,中山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彭玉平,华南师范大学教授赵淦森,暨南大学艺术学院常务副院长李学武,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胡国胜等多位学术大咖分享了他们奋斗的青春故事,展示出于己、于家、于人、于国的家国情怀,以奋进的精神、奋斗的姿态、奋发的力量,感召城市新使命,感念青年一代的新担当。
来自俄罗斯、巴基斯坦、老挝、孟加拉国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们,与广州的青年学子们,用中文、德语等不同的语言,重温《共产党宣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二卷,诵读《青春》《理想之歌》等诗歌和经典名篇,用精彩的故事,铿锵的声音,讲述他们正在奋斗的青春。
黄天骥认为,通过这种方式纪念学习马克思,形式创新,反映出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特点,有助于年轻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专业的大三学生朱圣雄表示,近年来,《经典咏流传》《见字如面》等新颖的原创文化节目吸引了更多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广州创新举办“青春故事会”,让理论变得更加活泼,符合年轻人的价值取向,鼓励更多年轻人参与其中。
此外,广州国际传播志愿服务队的成立也彰显了“广州在行动”。团市委副书记王婵娟为广州青年李成蹊授旗,成立广州国际传播志愿服务队。志愿服务队以广州地区高校学子为主,拟联合国内外政界、学界、商界、科技界的友好人士和全体市民共同参与,以“新时代、新广州、新机遇”为主题,持续讲述有温度和质感的中国故事、广州故事,向世界展示全面、真实、立体的广州城市形象。
深度解读“青年马克思”
不一样的“马哲课”带大家
走近“有血有肉”的马克思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这段文字出自马克思17岁时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在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胡国胜的带领下,众人走近“青春·马克思”,重温马克思的书信和著作。
马克思主义为何不仅没有“过时”,还有如此旺盛的强大生命力?诵读会上,马克思中学时期的青年宣言、马克思与燕妮崇高的爱情宣言以及为了全人类解放事业的《共产党宣言》,将全世界赫赫有名的“千年思想家”、为人类发展指明方向的革命导师真实地呈现给了我们。“从这三段文字里可以读出,马克思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一面。”
胡国胜告诉记者,他第一次读到17岁的青年马克思在中学论文中写下的这段青年宣言,感到无比震撼。面临着升学和就业的问题,大家都在考虑自己的前途。马克思与其他同学的想法不同,他没有考虑选择哪种具体职业,而是把这个问题提高到对社会的认识和对生活的态度上加以考虑和回答。“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伟大的哲人、卓越的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的、真正伟大的人物。”“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
马克思既是顶天立地的伟人,也是有血有肉的常人。时间回到1856年的夏天,燕妮因去探望病重的母亲,不得不暂时与马克思分离,离别的日子里,马克思向燕妮写下了一封情书——“燕妮的名字,哪怕刻在沙粒般的骰子里,我也能够把它念出!”
“这封情书可以说是马克思的爱情宣言,从这封情书里面,让人们看到最好的爱情不是物质上的门当户对,而是精神上的情投意合,志同道合。”胡国胜说。
将传播马克思主义
作为一份终生事业
胡国胜坦言,自己一开始选择大学专业的时候,也只能很表面地从就业角度考虑。“思想政治教育这个专业有大量的理论要学习。博士阶段,精读了马克思的几乎每一篇文章后,更坚定了把传播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份终生的事业。”
胡国胜认为,通过这样的诵读活动以及广州开办的红色文化讲习所等“社会讲堂”,可以将马克思主义传播到许多社会青年中,不仅形式具有创新性,效果也非常好。
近些年来,胡国胜越来越感受到自己作为一名“两课”教师的自豪和骄傲:“现在国内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都有了更多的研究,尤其是国外的学者发现以前社会上存在的误解和质疑都被事实证明是错误的,因此重新理解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氛围非常好。而我在课堂上讲解马克思主义的时候,也得益于中国现在的高速发展,素材比比皆是,非常丰富,结合中国的发展现状来理解马克思主义,是学生们最能理解和接受的。”胡国胜提到,《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人类思想史上,就科学性真理性影响力传播面而言,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也没有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
三代人讲述奋斗的青春
名家大师忆青春
中山大学教授黄天骥:
我是西关人,更是中国人!
在“大师对话”中,戏曲研究泰斗、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黄天骥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建筑技术科学专家吴硕贤回忆了他们的青春岁月。
“我是西关人,更是中国人!”虽然已年过八旬,黄天骥教授的话依然中气十足。与年轻人一起在珠江之上共同纪念马克思,黄天骥直抒胸臆:“中国要强起来,年轻人,你们身上的责任很重,在母亲河珠江之上诵读马克思经典,我们也如同珠江水,前仆后继涌向大海,让我们更有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气和勇气!”黄天骥说,与年轻人一起学习马克思主义,他仿佛回到了自己的青春时代。“我在中山大学读书,经常要经过海珠桥。”那个年代,黄天骥最喜欢一首波兰歌曲,歌词是“左边是桥,右边是桥”。“那时候,我们就在畅想,什么时候中国也能有这么多跨江桥梁就好了,如今,看看现在珠江两岸有多少桥梁!”他感叹,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机缘,新一代的年轻人有自信、个性张扬,更不能缺少家国情怀。他期待,学生超越老师,能够德才兼备,以家国为重,拥有家国情怀。
青年教师讲青春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赵淦森:
中国的科技创新有国际水平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赵淦森分享了他从一个农村娃,到保送北京上大学,再前往英国读博士,最终选择归国发展的经历。初到英国时,他明显感觉到西方的信息技术的水平比国内高,所以,他开始没日没夜地学习和追赶。赵淦森表示:“我在回国那天,还没有在国内签署任何劳动合同明确我的工作。在那个时候,归国支持国家发展是最重要的。”
如今,赵淦森的工作和生活的重心是培养学生和开展前沿科研工作。“我希望我们能突破关键技术难题,构建自主技术体系,对国家发展做一点贡献。”去年,他曾作为中国的代表带队参加亚太信息科技大奖赛,他专门带着一面五星红旗,“为的就是在我们的队伍获奖的时候,让我们的五星红旗飘扬起来”。庆功宴上,师生们自发唱起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让嘹亮的歌声在国外响起。“我们想让大家知道,中国的科技创新是有国际水平的,这是一个民族担当的情怀,我们要一起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外青年分享学习感悟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林雨虹:
让世界全面地了解中国
德语诵读: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创作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又符合世界进步潮流的优秀作品。
中山大学英文系学生林雨虹选择用自己的第二外语德语诵读。“早在去年,我们就一直学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我对其中谈到文化的部分尤其关注。”林雨虹分享了自己的感悟:“传承和创新中国优秀文化,为中国人所用,也要为世界各国人民所享。因为大学专业的缘故,我有比较多的机会与外国人接触。前年秋天我在哈佛大学进行短期学习交流,当时我问许多同龄人,你们知道中国的四大名著吗?结果大多数人都摇摇头。当时我觉得非常痛心。作为外国语专业的学生,我立志把中国优秀文化带向世界,让世界更真实、立体、全面地了解中国。”
中科院院士吴硕贤:
青年学生要“怀大志”“有恒心”
中国科学院院士、建筑技术科学专家吴硕贤在现场分享了他的“青春选择”。吴硕贤说,小时候,自己很喜欢中国文学,文科成绩也很好,希望长大能成为诗人、作家。但20世纪60年代初,青年时代的他立下志向成为一名科学家。当年,他以最高总分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在清华学习生活的十余年中,他坚持奋斗,执着于对专业的研究。“圣人有常志,小人常有志,年轻人要珍惜一去不返的大学生活。”吴硕贤寄语青年学生要“怀大志”“有恒心”,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所强调的“远大理想”和“实事求是”。
中山大学教授彭玉平:
学习中国文化渐成风尚
彭玉平说,中华诗词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外交场合中的关键时刻,领导人引用的经典诗词常常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中国人听了特别亲切,外国人通过翻译也能够理解。“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彭玉平将这两句苏轼《八声甘州·寄参寥子》中的词送给青年,他说,这两句词看起来是说潮起潮落的自然现象,但又何尝不是在讲社会现象。“我更认同的是从容和优雅。”彭玉平希望青年从诗词中获得人生的启示,不论有情无情都能坦然处之。
暨南大学老挝第四代华裔林英才
盼为“一带一路”建设做贡献
老挝语诵读:我们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会重复地缘博弈的老套路,而将开创合作共赢的新模式;不会形成破坏稳定的小集团,而将建设和谐共存的大家庭。
21岁的林英才是来自老挝的第四代华裔,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
在广州期间,林英才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上的重要讲话。让他感触深刻的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对老挝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期待未来,自己能和家人能乘坐火车,从老挝直达中国。而他对于未来的路也更加清晰。林英才希望能够学成归国后成为一名外交官,做“一带一路”倡议的参与者、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