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首付贷房产众筹规模约亿元 相关业务被叫停

25.04.2016  14:39

原标题: 广州首付贷房产众筹规模约亿元 相关业务被叫停

  南都讯 记者陈颖 继深圳互联网金融协会叫停房地产众筹之后,广州的行业自律组织也行动了。南都记者从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获悉,近日,广州金融业协会、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广州市房地产中介协会等3家行业协会联合下发《关于停止开展首付贷、众筹购房等金融业务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各会员单位从即日起全面停止开展首付贷、众筹购房等金融业务,并彻底开展自查和业务清理工作。

  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广州e贷总裁方颂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透露,广州涉及首付贷、众筹地产规模并不大。通过前期摸底,广州中介、互联网渠道提供的存量规模大概只有几千万元,加上小额贷款公司等渠道,规模在1亿元左右。

   预计深圳首付贷存量二三十亿

  所谓首付贷,是指对用于支付首付的贷款。首付贷引起市场关注起源于今年年初以来,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房价高烧背后,杠杆楼市被看作是此轮房价上涨的凶手。

  在广州叫停之前,4月14日,深圳市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通知称,要求所有在深圳开展房产众筹业务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全面停止开展房产众筹业务,包括但不限于众筹购房、众筹租房等业务形态必须在4月21日前完全停止。

  而广州尽管《通知》刚传达,但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广州e贷总裁方颂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已经在前期的摸底中要求会员单位停止相关业务。截至《通知》下发前,会员单位中,此前涉足首付贷的平台已经全部下架了新项目,存量项目要求必须初步清理。

  针对中国的房地产入市资金中,首付贷规模到底有多大,市场并没有统一说法。根据华夏时报报道,目前房地产交易市场中,三成购房者是借助中介公司杠杆来完成购房的。据业内人士透露,首付贷在市场所占的比例并不高。其预测整个房地产市场,首付贷所占的份额只有5%到10%.

  深圳市互联网金融协会秘书长曾光此前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前期的摸底工作,结合一些平台首付贷的数据,预计深圳首付贷存量为20亿-30亿元。

  不过,具体到广州,不少市场人士认为,在广州的房地产业务中,首付贷对房价的影响并不大。方颂对南都记者表示,广州市一季度的房价网签1.5万元/平方米也不高,对炒房一族来说吸引力不大,市场需求并不大。“首付贷的融资成本至少在10%,广州房价过去一年涨幅远覆盖不了这个金额。”一家国有银行省行个贷部负责人对南都记者表示,从这个角度看,广州的首付贷主要还是部分刚需人群在用,这与深圳有很大不同。

  那么为什么需求并不大,广州还加入禁止首付贷的城市行列呢?方颂表示,虽然广州市首付贷及房产众筹规模不大,众筹购房还只是苗头,但是根据其他城市出现的风险状况,在摸查的基础之上,在苗头时期、涉众范围较小时提早部署,齐抓共管。

   银行警惕首付贷但难发现

  在21日下发的《通知》中要求,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要严格执行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相关房地产信贷政策,严查房贷业务真实性、合规性,对通过房地产中介公司、房地产开发企业、小额贷款公司、P 2P平台、众筹平台等非银行渠道筹集购房资金的,要严格把关。

  不过,对此,多位银行人士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均坦言,从银行角度看,很难辨别购房者的首付款资金来源。

  在银行等业内金融人士看来,首付贷提高了银行的信贷风险。礼德财富执行副总裁李渊对南都记者表示,首付贷降低了首付标准,借款人失去了风险辨识能力,降低了借款人的违约成本。当房价降下来的时候,买家有可能违约,从而会引发金融风险。

  南都记者从一家国有银行内部获悉,事实上,过往银行已经对首付贷或者开发商推行的零首付非常警惕。一位国有银行广东省分行个贷部负责人对南都记者表示,购房者的贷款违约风险将加大,首付款在降低购房者购房门槛的同时,也降低了购房者的违约成本,原本购房至少需要三成首付款,若通过首付贷可购买住房,一旦房价下跌超过首付比例,购房者的还款意愿将大幅下滑,按揭贷款违约风险增大。此外,首付贷还将导致购房者还款压力上升,信用风险增加。

  他认为,首付贷虽然暂时缓解了按揭购房者的买房压力,但最终还需在一定的期限内全部付清首付总额。短则三个月,长则一两年,在该时间内,购房者,尤其是刚需购房者,将同时面临首付款、月供、交易所需税款等多方面的资金压力,还款资金流将趋于紧张,按揭贷款信用风险升高。

   焦点

   追问首付贷

  参与楼市配资的资金规模到底有多大?真的是导致楼市高烧的推手吗?首付贷将带来哪些风险?围绕上述话题,南都记者深入调查。

   首付贷规模难统计

  根据华夏时报报道,目前房地产交易市场中,三成购房者是借助中介公司杠杆来完成购房的。此外,链家约有2100亿元使用杠杆成交,房天下大约2000亿元,我爱我家大约也有800亿元,而整个中介行业通过“场外配资”实现购房成交金额或早已超过1万亿元。

  不过,某房地产金融平台负责人对上万亿体量的首付贷数据持怀疑态度。据透露,首付贷在市场所占的比例并不高。其预测整个房地产市场,首付贷所占的份额只有5%到10%,因为很大一部分购房者首付都是够的,不需要贷款,只是一些资金周转出现问题才需要贷款过渡,首付贷的时间也不会太长。首付贷在整个房地产交易里面所占的金额估计应该不到1000亿元。

  “这个数据很难完整统计。”华南一位银监部门相关人士对南都记者表示,目前正在做摸底,但要真实了解完整的数据比较困难。

  而由P2P平台提供的资金,据盈灿咨询不完全统计,2015年7月P2P网贷首付贷成交量约为2.7亿元,随后数月(除了去年10月、今年2月因为季节性因素的原因)基本出现单边上涨,2016年1月单月成交量已经达到9.2亿元,近8个月的累计成交量达到43亿元。

   首付贷是高楼价推手?

  有业内人士认为,P2P网贷行业参与首付贷模式的金额预计不足50亿元。与万亿的房地产市场相比,这点资金明显微不足道,所以P2P网贷引起房价大涨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但华泰证券房地产行业首席分析师谢皓宇则认为,中介机构引导的首付贷有一定的房价加速器作用,但并不是主导。谢皓宇表示,首付贷以房屋成交为基础,所以中介机构提供的首付贷会以促成成交为目的,任何资产价格在成交量上升后都会带来价的上涨,这是供需关系决定,而如果这种成交在“门槛”下降的时候集中释放,则会带来短期的供需关系逆转进而推升价格,由于目前国内提供首付贷的几乎都是中介、且以成交为目的,所以有一定的加速器作用。

  不过,他同时指出,首付贷的出现早在几年前已开始,而房价也是在2015年才开始上涨,且此前并没有首付贷的流行。因此,谢皓宇认为,房价的上涨有其基本面的货币原因。中信证券研报亦表示,这几年各类首付贷的确有较快发展,在深圳等个别地方渐成气候,但所谓楼市的“场外配资”和楼市整个销售规模相比仍然很小。采写:南都记者陈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