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广州高新企业将达3500家以上
国家中心城市集中众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聚集大批高端人才,是国家主要的创新活动中心地。在创新驱动已然成为国家战略的今天,正在构建国家创新中心城市的广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迫切需要找到创新驱动发展的“支点”。
在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构建国际科技创新枢纽方面,《中共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以下简称《纲要》)中给出了清晰的路径指引:打造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布局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培育壮大创新型企业、汇聚创新创业优秀人才、营造良好创新生态环境。
为什么《纲要》提出广州要在这四个方面发力?这些方面广州现状怎样,都有哪些短板和突破?广州在这些方面的努力将会带来什么?针对这些问题,南方日报记者采访相关代表和专家,详细解读。南方日报记者 陈思勤
关键词.国家自主创新区
《纲要》提出,推进以广州高新区为核心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高标准建设中新广州知识城;积极开展科技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
“好牌”如何转化为生产力
25日,省人大代表、省委书记胡春华在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分组审议时强调,广州要以建设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抓手,努力成为珠三角创新驱动发展的龙头和引擎,带动全省创新型经济发展。
回答好广东创新的考题,广州并不缺乏底气。那么,广州如何踩准布点,把潜力和优势转化为生产力呢?
一座城市同时拥有自贸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两块金字招牌,全国上下仅有上海、天津、广州、深圳四座城市。目前,广州已经提出,将建立自贸试验片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双自联动”机制。可以想象,自贸区的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主体的需求紧密结合,创新转型将更好利用便利化的投资贸易规则体系推进。
广东省社科院教授丁力建议,要想让“双自联动”实现1 1大于2,首先是政府职能转变。“现在政府不能把转变仅仅放在审批制度改革上。政府的利益关系要作相应调整,包括财政体制都要有所侧重。”
区域经济一体化也是自贸区、创新驱动所需要的。但现在广州面临的问题是区域要素市场的一体化做得还不够。丁力表示:“创新不是简单地关起门来干,而是谁来买单的问题,跟要素市场能不能一体化、自由流动有很大关系。”
同时,利用好几大抓手和平台。《纲要》提出了立足广州高新区、中新广州知识城、科学城、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生物岛、大学城、民营科技园等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加快发展知识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经济。
丁力认为,广州高新区、中新知识城、科学城等这些“点”在产业布局分工上各有特点,连接起来后广州科技创新走廊这条“线”已具雏形。关键是如何由线到面发挥辐射作用。
“面涉及到很多东西,比如说区域创新体系的完善、在哪些关键领域创新、支撑产业以及生产性服务业的配套完善等等。”他认为,这些都是市一级政府要统筹的。如果以前是培养创新的增长点,通过上下左右的联系形成一个创新资源行走通道的话,那么现在就是在全市的层面上对创新资源进行整合和统筹。
“广州最主要是要发挥集聚和辐射作用,应该利用本地产业优势,还有雄厚的人才、高校、国家实验室等创新资源优势,造环境,建设各种创新载体,培育企业主体、平台”,广州市科创委副主任王桂林提到,广州要发挥科技教育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建成华南科技教育中心、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示范区、创新创业高地,在协同创新、创新创业等方面形成示范区。以创新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重大抓手,创造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广州经验。
关键词.重大科技创新工程
《纲要》提出加强重大科研建设,培育新型研发机构,推进跨领域行业协同创新,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同时,汇聚创新创业优秀人才,培养引进一批领军人才,推动人才体制机制创新,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激发人才活力 促科研成果“上市”
广州本身已经集聚着强大的创新资源。广州汇聚全省70%以上的科技人员和95%的博士,诸多高校源源不断地输入新鲜血液。在科研院所方面,广州集结了全省97%的国家重点学科、80%的高校。广州全市共有新型研发机构28家,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813家,各级重点实验室337家,数量均居全省第一。应该说,广州是华南科技研发资源最集中的城市。
但另外一组数据却折射出广州自主创新方面的短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北京的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为北京(占9.7%)、上海(占6.6%)、深圳(占4.02%),而广州仅(占2.1%),差距较大。
《纲要》提出,争取中国科学院、工程院和国家部委支持,全力争取更多的国家大科学装置、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创新基础平台落户广州,打造广州科技创新“国家队”。
去年6月,广东省重新组建广东省科学院,11月提出“力争5-10年打造一批高水平大学”,而这些机构平台大多在广州。要真正建设起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必须出高质量的成果和高水平的人才。
“由于中科院和广东科学院的核心研究机构在广州,天河二号超算中心等硬件设施也在广州,更重要的是许多重量级的科研领军人物也在广州,广州必须有做好‘广东国家大科学中心的核心’的打算和规划。”广州市社科院教授彭澎表示。
近年来,一批科技创新的“奇兵”——新型研发机构应运而生。广州的天河、萝岗等地,有关物联网、云计算、生物医药的新型研发机构正在崭露头角。它们在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三者之间开拓了一片新的空间,使产学研结合得更加紧密。
冠昊科技园董事总经理张倩认为,新型研发机构首先是开放的平台,能够整合人才、技术、研发等环节,为高校科研和资本牵线。其次是产业组合能力,机构要具备整合能力,不只有专利,还要产融互动,撬动社会资本投放到科研项目上,实现科研、产业和资本的三方对接。
根据《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发展的意见》,广州市政府每年在市科学技术经费中原则上安排不少于2亿元资金,用于支持新型研发机构的启动建设运营、持续建设发展和对新型研发机构创新成果产业化进行奖励。
关键词.创新型企业
《纲要》提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示范工程;完善中小企业创新服务体系。
让企业成为创新“主角”
前不久,美国商业杂志评选出2014年中国最佳创新公司50强榜单,广州有8家创新型企业上榜,数量仅次于北京。显示出广州一批正在发展壮大的创新企业已经开始异军突起,为它们提供更适宜的成长土壤将是“十三五”期间要更加努力的地方。
“高新技术企业是‘牛鼻子’,必须牵!”在广州科技界人士看来,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是体现一个地区创新能力的指标之一。去年一年,广州新增了263家高新技术企业。“最多的是深圳,第二位是广州。”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广州还有巨大的潜力。
去年,广州推出科技创新小巨人企业及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行动计划,到2017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900家,总数达到2500家。在2015年至2017年间,广州市将投入近60亿元财政经费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补贴和奖励。符合条件的企业最多可获得180万元的补贴和奖励,支持力度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纲要》进一步提出,通过技术改造、加快孵化等措施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至2020年全市高新企业达3500家以上。2015年,高新技术企业累计数1919家,同比增长16%。
“资金的大量投入可以看出政府的‘诚意’,但关键是如何用好这笔钱。”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主任陈广汉建议,一方面要进一步优化科研经费投入的方向和结构,另一方面要进一步调整科研经费投入方式,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不过,一些创新型企业负责人指出,创新靠金融,而广州在金融支持上相对较弱。这从风投上可见一斑。一位从事机器人系统集成的创新型企业负责人说:“深圳风投遍地皆是,广州风投做得好的只有一两家。”
彭澎认为,广州要把“金融产学研”作为战略抓手。《纲要》提出了发展天使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引导一批优质企业上市。还要大力培育融资租赁、互联网金融、境外股权投资、科技金融、知识产权金融、航运金融等新业态。“广州可以尝试推出一个将科技与金融结合的‘贷款风险池’政策,让政府拿出‘种子基金’撬动银行贷款给科技企业。”
关键词.创新生态环境
《纲要》提出,大力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建设知识产权枢纽城市;推进科技创新与金融结合;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同时,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建全国“双创”示范基地,支持众创众包众扶众筹,推广新型孵化器模式。
多位上榜《快公司》的企业负责人表示,广州有开放包容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充满活力的市场环境,有创新土壤和宜居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政府大力支持创新,对创业者具有巨大吸引力。亚洲吃面文化有限公司创始人胡传建感慨:“以往在别的地方,创新往往多停留在idea的层面,但在广州,我的很多idea都成了现实!”
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企业是主体,城市是载体,环境是关键。去年广州出台"1 9"创新政策。这些措施包括完善创新支持体系,解决科技金融产业深度融合“痛点”;深化产学研协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建设创新共享服务平台,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等。
广东中科招商董事总经理谢勇建议,广州下一步要更加重视以“四众”(众创、众包、众扶、众筹)促“双创”,同时,加快科技和金融的结合,并加大国际化产学研合作的力度。
当前,广州市坚持“大孵化器”的发展理念,积极打造以孵化器为核心的“苗圃-孵化-加速”科技创新创业孵化服务链条。
去年10月,科技部火炬中心网站公布了2014年度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考核评价结果,广州16家国家级孵化器参评,有7家被评为优秀(A类),成为全国国家级孵化器优秀数量最多的城市。
在广州市科创委主任马正勇看来,过去有的孵化器发挥不了支持创新创业的作用,是因为孵化器变成了“二房东”,靠租金过日子就满足了。
“今后广州将实现科技与平台结合,政府将鼓励和引导专业孵化器的建设,如面向智能装备的、面向生物医药的。建立专业型孵化器,在吸纳创业企业时有准确的判断,并制定准入原则。”马正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