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广州黄埔蚊子最多 专家:分析不合理结论不可信

24.02.2016  10:29
媒体:广州黄埔蚊子最多 专家:分析不合理结论不可信 - 新浪广东
消杀队员在越秀一社区灭蚊。(资料图片)广州日报记者王燕 摄 - 新浪广东
来源: n.sinaimg.cn
消杀队员在越秀一社区灭蚊。(资料图片)广州日报记者王燕 摄

  专家:蚊媒密度高低与监测点的选择有关 不同区监测点数据无可比性

  近日,有媒体对去年一时段以来广州市疾控中心公布于官网的蚊媒密度监测结果进行统计,称因不同风险等级被点名次数最多的是黄埔区,高达38次,而最少的是越秀区,只有4次。有微信公众号据此得出“广州黄埔区最多蚊子”的结论。对此,广州市疾控中心有关负责人昨天向广州日报记者表示:“这种分析不合理,结论也不可信。

  文/广州日报记者翁淑贤 通讯员李筱梅

  近日,有媒体选取自去年7月以来广州市疾控中心公布于官网的一些蚊媒密度监测结果进行统计,称发现黄埔区(包括原黄埔区与萝岗区)的街镇出现一级至三级(高、中、低)风险次数最多,总数达到38次,而其余十区被点名次数均没有超过20次;越秀、海珠和南沙均没有出现高度风险的街镇。有微信公众号据此得出“广州黄埔区最多蚊子”的结论。

  对此,市疾控中心消毒杀虫部科长罗雷认为,这种分析很不合理,结论也不可信。“不同监测点间的数据没有可比性,不同区的数据更没有可比性。”他解释说,蚊媒密度高低与监测点的选择有关,蚊媒密度在一个区域范围内分布是不均匀的,监测点的数据只提示该点在该时期蚊媒孳生的指标达到某个范围,不能代表全区。

  镇街被点名次数多

  不等于全区蚊子密

  “媒体报道提到的各区排名是没有实际意义的。”罗雷指出,因不同风险等级被点名次数多的区,并不意味着全区范围内的蚊媒密度高,仅表明某监测点可能正好是其区域范围内蚊媒密度较高的地方,暴露问题是有利于治理和防控;而有些区点名次数少,也并不代表其全区蚊媒密度低。

  什么样的情况下才具有可比性?罗雷说,如果是在同一监测点,在不同的时间进行监测,采用的监测手段和方法一致,这样的监测数据才有比较意义,但它反映的只是该监测点不同时期的蚊媒密度变化趋势。

  登革热疫情风险因素多 不能以蚊媒密度下论断

  近十年来,广州市登革热防控形势日趋严峻,每年都发生本地传播疫情,报告的病例数占全国一半以上。最近在美洲多个国家相继发生经伊蚊叮咬传播的寨卡病毒病的传播流行也引起国内外的极大关注。有传言称蚊媒密度监测指标高意味着登革热等疫情的风险就一定高,对此,罗雷分析,登革热等蚊媒疫情的发生除与蚊媒密度高低相关外,还与传染源的引入、人口密度,发生月份,气温、降雨等多种自然和社会因素相关。不能简单地根据一个蚊媒监测指标在不同区域范围内的比较,得出那儿的蚊媒孳生就严重,那儿发生登革热等蚊媒疫情的风险就高的结论。

  “往年登革热病例大概在5、6月份出现,但去年3月份就出现了。”罗雷提醒说,作为登革热和寨卡病毒病传播媒介的白纹伊蚊在广州市广泛分布,发生相关媒介传染病的风险长期存在,做好蚊媒防控和应急响应是防止媒介传染病发生和传播流行的关键。

  根据广州1、2月份的蚊媒监测分析,目前全市蚊媒密度处于较低水平,有发生登革热、寨卡病毒病等输入性疫情的可能,但发生传播流行的可能性不大。而进入3月份,从历年蚊媒监测来看,随着气候回暖,蚊媒孳生和活动将开始活跃。

  “因此,在全市范围内做好早期的孳生地处置和清理对于全市的蚊媒防控至关重要。”罗雷说,蚊媒防控需要政府、部门、单位和个人的共同参与,政府和相关单位将对相关监测点的蚊媒密度和病毒进行密切监测并作防控指引,而个人则建议及时清除身边垃圾和积水,最好不要在家中养水生植物,如果一定要养则要勤换水并适当做杀虫处理,以防蚊虫孳生。

前5个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7万亿元 同比增长12.5%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王希)国务院国资委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至5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新浪广东
农业农村部部署高温防御工作 落实抗旱保苗关键措施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于文静)据中国气象局新浪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