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读前三季度广州GDP的数字?
□林江
最近,广州市政府发布今年前三季度的GDP数字,结果是广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983.31亿元,同比增长8.3%,高于全国的6.9%和全省的7.9%的水平。其中,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3.9%,投资增长11.1%,消费增长11.5%。单从数据看,似乎还让人们感到广州市的推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均恢复了动力。
然而,我们似乎不能掉以轻心:首先,在进出口贸易方面,广州是在外贸形势依然充满不明朗因素的情况下,实现外贸的增长特别是出口总值14.7%的增长,外贸出口增长相对快速对广州而言本属好事,可是如果广州的出口产品还是高度依赖加工出口产品的话,就让人们担心在美国最快或于今年12月加息可能导致全球资金的异动而对中国利用外资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直接或者间接对广州的外贸出口带来冲击,一言蔽之,前三季度14.7%的外贸出口增长不应让我们对外贸出口形势充满乐观的态度,反而应该检视广州的外贸出口的结构是否已经在不断优化。
此外,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前三季度广州市外贸出口增长中跨境电商所起的积极作用,并以此鼓励市各级部门和企业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业务,以配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
我们现阶段无法评估跨境电商所从事的进出口业务在广州市政府的统计中是否能够得以有效的记录。但是笔者担心的是,跨境电商对于广州市进出口贸易的贡献可能会被夸大。事实上,跨境电商的最大特点是,其贸易可以在广州境内达成,但是付运行为可能发生在天津,税收可能产生于上海,甚至根本就产生不了税收,因为目前我国对电子商务的税收依然采取比较宽容的态度,这样的话,广州市的跨境电商业务尽管红红火火,可是对广州市的实质经济的贡献率可能是有限的。
当然,从长远来看,广州市为了配合跨境电商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使整体的广州经济增长的后劲更加十足,这是后话;至于投资增长11.1%,我认为对于广州来说可能这个数字说明不了太大的问题,按照过去的思维,一个国企央企的大项目落户广州,就可以带来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同比增长双位数字,而目前广州是在稳增长的背景下使出了浑身解数,才得到11.1%的同比增幅。我们更应该关心的是投资效率是否得以提升。
事实上,GDP并非一个效益指标,固定资产投资增加了,在产能过剩的背景下很可能变成存货的增长。因此,广州要下大力气提升固定资产投资的回报率。在笔者看来,广州如何配合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让广州市的部分产能得以顺利进入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以腾出空间让广州的新增投资产生更大的效益,是我们的当务之急;最后,消费增长11.5%,也不应该让我们沾沾自喜,扩大内需涉及多个领域,包括广大市民对经济前景的信心是否足够,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体系是否有效,广州市如何有序地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等都是扩大内需的重要前提。
值得一提的是,广州市既是省会城市,也是区域中心城市,其与周边城市和区域的关系是否得到健康稳定的发展,也是广州市经济能够得以稳步发展的关键。
(作者是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政税务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