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广府庙民俗嘉年华渐渐走进广州人心中

25.02.2016  10:52

    从“广府没有庙会”到“当然要逛广府庙会

    积淀6年 广府庙会跳动创新脉搏

    1/2小巷庙会上的粤剧戏服“走秀”吸引众多街坊频频拍照。

小巷庙会上一名女子展示传统宫灯。

    近日,广州天气阴冷,但在越秀区北京路文化核心区却异常热闹,冷雨天也无法阻挡广州街坊、游客逛庙会的兴致。

    22日,2016广府庙会开锣。连日来,笔者走访发现,在本届广府庙会70多个项目、280多场活动中,绝大部分创新了内容与形式:科技元素频频闪现、文创产品亮点纷呈、广府达人海选年轻化等,都大受街坊欢迎。

    历经6年,广府庙会经历了从“广府没有庙会”的质疑,到市民“撑广州当然要逛广府庙会”的变化。在广州这个城市大舞台上,热闹的背后又能看到哪些民俗文化发展的新趋势呢?

    策划/统筹:胡智勇 姜玉龙 郑佳欣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张西陆 许晓冰 昌道励 黄祖健

    通讯员 越宣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梁文祥 肖雄

    从无到有▶▷广府庙会体现兼收并蓄理念

    “25元一盒鱼皮,天天卖到脱销!”老字号陈添记鱼皮年过六旬的老板陈本明一边忙着打包祖传爽鱼皮,一边乐呵呵地告诉笔者。

    如往届一般,广府庙会在惠福西路美食街设置庙会美食区,今年的庙会美食区继续由本土知名美食家庄臣坐镇,挑选展现广府美食文化精髓的小吃单品、精品和手信,联同26个美食品牌,为广州市民、游客带来正宗广府味道。

    这已是陈本明带着陈添记祖传爽鱼皮第三次参与广府庙会。不同的是,陈本明的女儿阿华这次与父亲一同出现在摊位上,女儿春节前已辞去银行的工作,专心打理陈添记的生意。阿华告诉笔者,原来觉得做这行太辛苦了,并不想接班,但看到陈添记这么受街坊欢迎,她更有信心将老字号发扬光大。

    爽鱼皮、竹升面、广彩……街坊游客们徜徉在广府风情画中。

    这届广府庙会,非遗项目“三雕一彩一绣”、吉祥物“鳌鱼”、《五羊仙舞》等散发出浓浓的广府文化味;地铁庙会、小巷庙会、祠堂庙会、水上庙会等竞相出现;其他地区乃至外国的文化艺术、传统表演、非遗项目等亮相庙会,体现广州开放胸怀、兼收并蓄。

    6年时光,广府庙会已经“升级”为全民民俗嘉年华,从一开始的民众质疑“广府没有庙会”到现在“撑广州当然要逛广府庙会”的变化,广府庙会慢慢走进了广州人的心中。

    “从零开始,只用了6年时间,就有今天的规模,确实不错。”新闻评论员练洪洋表示,6年的过程,尤其体现了广州人尊重传统、保育文脉,不拘一格、锐意创新,以人为本、开心至上的精神品质。

    常办常新▶▷庙会文化搭上“互联网+”列车

    成功举办五届的广府庙会,已在街坊心目中烙下了“传统”的印记。今年,新玩法、新体验在广府庙会上随处可见。

    “这是孩子亲手画的一只蝴蝶,拿手机先拍一张照片,通过微信扫描发送,看,这只蝴蝶飞到屏幕上了!”在广府庙会东方文德会场网络许愿墙前,一款通过手机便可实现将所画内容和网络同步显示的游戏,很合小朋友的口味。

    为期7天的版权(广府文化)大巡展为第六届广府庙会注入了创新科技元素,让广府庙会也搭上了“互联网+”的时代列车。陪伴孩子来现场的刘小姐说:“以前觉得逛广府庙会就是看巡游、吃美食,没想到这次还有现代科技的内容展示,很是新鲜”。笔者现场看到,除了重头戏中国动漫金龙奖巡展外,网络许愿墙、3D打印也颇受欢迎。

    在主会场城隍庙广场,在以生肖猴图案为主背景的“幸福祈福墙”旁,市民拿出手机通过微信“摇一摇”的功能,就可摇到属于自己的新年福利。

    今年,广府庙会主办方还与支付宝合作,所有入驻的摊位都可通过手机支付结账,为食客们带来更便捷的体验,带上手机就能吃遍整条街。

    举办庙会,是传承文化民俗庙会的再次回归,更是一次民俗文化品牌的创新突围。广府庙会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表示,之所以在本届庙会里引入一些科技创新元素,是为了体现广府庙会注重文化的传承创新、兼收并蓄的特点。

    广府文化向来注重继承传统又时尚开放。广府文化学者饶原生认为,过去,祭祀是庙会最核心的功能。今天,庙会更需要有文化内核,庙会文化要与时俱进。更重要的是,这种文化创新应结合节日休闲怡情的特点,把准当代人多样化、新奇性、高品质文化需求的脉搏,及时实现庙会文化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