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加速形成
9月12日,已在深圳龙岗、东莞松山湖布局的华为,沿着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布局,与广州白云区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将在白云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此次华为布局白云与思科同步云产业,将与位于番禺的思科中国创新中心遥相呼应。
近一年多来,华为、中兴、微信、思科、亚信等全球新一代信息技术巨头纵贯广州城区南北,支撑着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北段强劲崛起。东莞中子科学城、佛山高端创新集聚区规划,香港科技大学深入东莞开展产学研合作……珠三角创新引擎不断提速。创新巨头加快在珠三角各城市之间的跨城布局,以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为主轴的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智带”正在加速崛起。
专家表示,国外一些创新热点区域凭借智能制造和人力资源优势强势崛起,构建活力四射的“智带”,而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有望成为中国创新的超强“智带”,辐射带动区域的创新发展。
“云”集羊城 思科华为接连布局广州
白云山下,科技巨头华为的云业务布局,备受瞩目。总部位于深圳的中国通信领域巨头华为,在布局东莞松山湖之后,将目光投向了广州,与广州市白云区达成全方位、深层次战略合作。
这个世界500强公司,将与广州市白云区共同建设云计算中心、云产业运营中心及创新展示中心,以及云产业发展平台,打造千亿级新一代信息产业集群。
去年4月12日,思科公司已率先布局广州市番禺区,宣布将在广州搭建思科美国以外最大的万物互联制造云平台,打造一个包括云计算技术、智慧健康、智慧物流、数据中心等应用的产业项目的思科智慧城。
思科、华为接连锁定广州,布局云产业,令业界联想纷纷。市场研究机构Forrester Research数据显示,全球云计算市场到2020年的规模将超过2410亿美元。这种存储技术巨大变革,将导致一场电信、IT产品的巨大革新,以及随之而来的电信IT设备业重新洗牌。如今,华为云已发布十大类65款云服务,并利用其在过去几十年ICT领域所积累的技术和服务能力,正式吹响大举进军云产业的号角。
就在一年间,中兴通讯落户天河智慧城,投资不少于56亿元重点布局5G、云服务及大数据等领域;全球拥有近9亿用户的微信,位于海珠区的总部大楼地块规划方案进入批前公示;中国规模最大的独立大数据公司——亚信数据全球总部项目落子南沙……
从坐拥白云山的白云区,到直面伶仃洋的南沙区,全球新一代信息技术巨头,已经在广州大中轴一字排开。值得一提的是,亚信集团占据移动、联通和电信三大运营商约75%的数据和软件服务市场份额,将推动南沙区形成全球领先的大数据产业生态圈、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核心试验区和人才汇聚基地。
在专家看来,广州吸引众多新一代信息技术巨头,主要在于广州的节点功能和营商成本,更关键的是在于人才和产业基础。省委党校教授陈鸿宇表示,新一代新技术企业,本身有着拓展空间布局需求,这是巨头云集广州的根本原因,而广州在人才吸引和储备方面创造了良好外部环境,并且通过国家级和省级科技创业孵化器和风投机构的创建,在科技金融、科研成果转换方面取得较大进展。
双核驱动 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智带”雏形初现
新一代信息技术,是国务院确定的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分为下一代通信网络、物联网、三网融合、新型平板显示、高性能集成电路和以云计算为代表的高端软件,标志着信息技术的整体平台和产业的代际变迁,对城市智力支撑要求明显。
拥有79所普通高等院校,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汇聚了广东全省70%以上的科技人员和95%的博士的广州,加上中新知识城、广州科学城、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广州大学城及国际创新城,南沙自贸片区等创新载体,华南的“最强大脑”正在不断发力。
广东正在构建“1+1+7”的区域创新格局,以深圳、广州为龙头,珠三角其他7市为支撑,推动珠三角一体化创新发展。国内外新一代信息技术巨头的接连布局背后,正是区域珠三角城市群创新动能由单核向双核驱动的最新演绎。
今年6月,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完善区域协同创新体制机制,打造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以科技创新走廊建设为依托,双核联动,广东创新的强强联手释放出强大的创新动能。
从深港创新圈向北到光明新区,再经东莞松山湖,直抵广州科学城、知识城一带,几乎所有的创新人才、研究项目都正向这个新轴线区域布局聚拢。上个月,位于东莞的我国迄今最大的大科学装置——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首次打靶成功。依托散裂中子源,东莞市正规划建设总面积约45.7平方公里的中子科学城,打造国内领先、世界闻名的国家综合性科技创新中心、面向全国全球的创新驱动发展新高地。放眼珠三角,中子科学城正在成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上的重要战略节点。
在珠三角,沿着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广深与周边城市的创新互动逐渐频繁。
在东莞,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一批位于广州的大学和研究院所已经成为CSNS的首批合作单位。投资约100亿元、占地650亩的天安数码城“国际创新生态城”项目正式签约落户东莞黄江,未来主要吸收深圳、广州的产业外溢,计划引进2800至3000家ABIE产业及新兴企业,聚集5万名产业人才。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已与东莞理工学院、广东工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四方合作共建粤港机器人学院,这样的协同创新,在广深之间也正变得越来越多。
佛山也开始主动对接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佛山提前筹划集中整合禅城奇槎、南海三山、顺德北部片区等约93平方公里的范围,加快形成高端创新集聚区。
创新要素在走廊加速流动,带动协同创新,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智带”呼之欲出。
南方日报记者 朱紫强 郑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