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玉林“狗肉节”引发动物保护之争

20.06.2014  19:26

  6月21日农历夏至近在眼前,一场关于“狗肉能不能吃”“该不该取消玉林夏至‘荔枝狗肉节’”的争论持续发酵,一些动物保护志愿者更奔赴广西玉林街头,抗议食用狗肉。

  用狗肉来制作菜肴在中国一些地方确实由来已久,除了广西,湖南、广东、浙江等地也有食用狗肉的习俗,而在韩国、越南等国家也有食用狗肉的人群。

  部分玉林本地市民告诉记者,吃狗肉、品荔枝、喝荔枝酒,这在当地是部分人的一种饮食习惯,但很多网民抵制的“荔枝狗肉节”只是部分商家的噱头。

  玉林市官方不久前也发布声明,夏至食用狗肉只是一种民间习惯,当地政府和民间从来没有正式举办过“荔枝狗肉节”,因而也无“取缔”一说。

  玉林市民杨来献告诉记者,当地一般是在夏至节这天亲戚、朋友来一起聚会吃顿饭,要尝点狗肉,新鲜荔枝拿来泡酒喝。这些年周边一些地方的食客,也会在这一天过来品尝狗肉。

  近日,玉林市售卖狗肉较多的垌口菜市场,狗肉批发零售摊点也逐渐多了起来。记者连续几天在市场内看到,多个摊档在售卖狗肉,生狗肉售价每公斤38元左右,午餐和晚餐之前是不少食客买肉的高峰期。

  记者在垌口菜市场内还遇到一批身穿绿色衣服的志愿者,他们在摊位前举牌抗议偷盗毒杀、血腥屠宰行为,要求停止卖狗肉,拒绝食狗肉。一位志愿者说,举牌抗议的最大目的是唤起公众的爱狗意识,提倡文明健康的饮食消费习惯。

  商贩们用当地话表达对志愿者行为的不满,但没有与动物保护志愿者发生冲突。“抗议归抗议,但狗肉我们还得卖”,不过抗议活动已经让他们生意受影响,狗肉进货渠道有些紧张,生意不比以前了。

  一位商贩告诉记者,这些狗并不是宠物狗,是养殖来食用的肉狗。

  夏至节前夕,玉林市区大部分提供狗肉的餐馆已将所有带“”字的店名和菜单或掩盖或铲除,以避免刺激志愿者和发生摩擦。各大宾馆酒店等公共场合张贴玉林市发出的倡议书,劝导市民善待动物,反对虐待动物,树立饮食新观念。

  玉林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陈滔滔表示:“对于线上和线下理性表达的观点和言论,都应尊重,但任何人都不能站在道德制高点来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吃和不吃可以讨论,两种观点也应该相互尊重和包容。

  相较而言,部分人士提出的犬只来源、屠宰检疫等监管问题显得更为贴近实际。当地政府也对此作出回应:相关部门正努力从源头抓起加强检验检疫监管,尽最大努力保证肉制品流入餐桌之前的每一个环节都得到有效监管。

  不过,“狗肉之争”目前已成全民大讨论的热点话题,而且还将继续下去。专家认为,这反映了中国人在动物保护观念上的变化和进步。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周孝正认为,吃狗肉如果是肉狗,实际上反映的是社会多元的饮食结构,应当尊重正当的饮食习惯。但食用肉狗应尽可能地减轻它们在宰杀过程中的痛苦。同时,对于爱狗人士不食狗肉的观点也应该予以尊重,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过程,社会应多提倡文明健康的饮食习惯。(记者单儒超 张周来 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