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特刊》见证抗战胜利

04.09.2014  12:25

 

魏金华向记者展示刊登日本投降新闻的1945年9月3日的《汕报》。(吴腾江  摄)

本报讯  (见习记者黄焱)昨日是抗日战争胜利69周年纪念日。在我市红色家庭收藏馆,记者看到一张当年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后第二天的《汕报》,其《庆祝胜利特刊》见证着当时的历史。

  报纸尺寸接近今日《梅州日报》大小,双面印刷,共有四版。经过69年岁月的洗礼,除折痕处有轻微破损外,整张报纸仍保存完好,且字迹清晰。报纸文字为繁体字,于中华民国三十四年九月三日(即1945年),由汕头日报梅县分局印刷。

  报纸头版头条标题为《日本投降签字典礼 已在美舰米苏里号举行 日方今已服从盟国命令》。四个版面中与抗战胜利相关的新闻多达23篇,大部分内文首句均出现“日本投降”四字。“胜利”二字出现频率甚高,宾馆、茶室、香烟等的广告标语均出现了“庆祝胜利”字样。三民主义青年团梅县分团干事长熊耀豪于签字当日作诗《凯旋》,表达心中的喜悦:“从黑夜到黎明,八年多苦难的日子,带着微笑回到了家。”

  报纸收藏者、我市著名红色收藏家魏金华告诉记者,该报是他两年前从本地藏友手中收购而来。他醉心红色收藏10多年来,光抗战题材的报纸就有30多份,但1945年9月3日的报纸仅此一张,弥足珍贵。“民国时期报纸广告多,像这样整版报道同一题材的实在少见,足见当时百姓的激动与喜悦。”魏金华感慨。

  市民在线祭奠 抗战死难同胞

              本报讯  (见习记者李艳良)连日来,我市不少市民通过国家公祭网在线祭奠抗战中的死难者。

  “这样的方式比较方便环保,能让更多的人来纪念、祭奠抗战中死去的人们。”梅城李女士说,以前一直很想去南京祭奠大屠杀中的遇难者,却因离得远、工作忙没能实现。今年,她专门在国家公祭网为抗战死难者点蜡烛。

  记者登录中国公祭网发现,在线祭奠有点烛、献花、植树、撞钟、献祭文、献诗词、献楹联等七种形式。此外,有的市民还通过下载公祭网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为南京大屠杀、化学战、细菌战、劳工、慰安妇等死难者进行在线祭奠。

  老兵嘱咐官兵      永做忠诚卫士

  本报讯  昨日,我市参加过战争的2名老兵曾还正和陈司文,受邀来到武警梅州支队丰顺县中队,与武警官兵一起纪念抗战胜利69周年。

  2名老兵回忆了当年自己在战争中,如何穿插敌军后方、夜间偷袭敌军指挥部、山林中护送军粮等事迹,并嘱咐官兵要时刻牢记军人职责使命,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武警官兵们倍受鼓舞,纷纷表示要学习老前辈的革命精神,做新时期优秀军人,全力维护祖国安宁和人民安居乐业。(王恒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