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前庞贝文明再现广州 今起在南越王博物馆开展

17.05.2019  12:40

埋藏地下5米深

沉寂2000年无人知

2000年前庞贝古文明重现天日

到南越王博物馆

看凝结在1900多年前的永恒

庞贝:永恒的城市》开展

展览将持续到8月18日

公元1世纪的圆囗大酒壶和球形青铜油瓶。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在本届国际博物馆日给广州观众带来大惊喜:120件来自意大利古罗马城市庞贝的珍贵文物,见证了凝结在1900多年前的永恒:再现重现天日的庞贝文明。

庞贝,一座曾经存在于两千年前的古罗马城市,在遮天蔽日的火山灰掩埋下,形成了独一无二、至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1997年,庞贝古城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壁画、大理石雕像、石膏像、青铜器、石器、玻璃器、陶瓷、烧焦面包……记者5月16日在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所见的120件(套)珍贵文物,来自意大利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再现一座近2000年前,被遮天蔽日的火山灰掩埋在5米深地下的古罗马城市庞贝的城市文明。

这个题为《庞贝:永恒的城市》展览,5月17日将正式对市民开放。展览将持续到8月18日。

公元1世纪的农具。

展览分为“地中海上的庞贝:到达与发现”、“庞贝的城市景观”、“庞贝的日常生活”、“社会生活”、“景观:维苏威-庞贝重现”、“诉说庞贝”共6部分,通过还原城市景观和建筑实物带来沉浸式的参观体验,为观众展现庞贝古城的社会生活全貌。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是中意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5周年,2020年将迎来中意两国建交50周年,主办方希望通过本次展览,让观众近距离感受辉煌灿烂的古罗马文明,以全新视角为观众营造最佳的观展体验。

公元1世纪四条小狗形状的大理石装饰。这是件圆形大理石顶端的装饰品。雕塑以高浮雕手法刻绘了四只趴在一起的小狗,仿佛是狗窝中四只小狗刚刚出生时的场景。

火山爆发将庞贝深埋5米地下

这是一个真实的记忆:公元79年8月23日至24日,位于地中海沿岸的古罗马城市庞贝,因为维苏威火山爆发遭遇了灾难性毁灭,从中午1时到第二天早上7时的18个小时间,来自大自然的4次熔岩流和3次灰尘暴将其彻底湮没在5米深地下,突如其来的灾难将建筑废墟和窒息而死的庞贝人掩埋,一切生命就此消逝,凝固了末日图景。有史学家考证,整个自然灾难吞噬了2000多人生命,当时庞贝共约有居民20000人。

穿白棉布的年轻女人石膏像。这是一件现代浇铸石膏模型,取自因火山喷发致死并被掩埋的一位庞贝女性的尸体残腔。庞贝人因火山喷发散发出的有毒气体丧生,火山灰沉积下来形成了尸体的外壳。随着时间推移,尸体已经消解,火山灰固化则使得尸体轮廓得以保存。考古学家将石膏注入空腔里,从而还原了那些已经消失的庞贝居民的形态。

直到18世纪初,地下沉寂1600多年的庞贝重新引起历史学家注意。1763年,考古学家现场发掘一块刻有“庞贝”字样石块;1789年,拿破仑将庞贝纳入法国领地,并将挖掘工作交给那不勒斯一对皇家夫妇弗朗斯·穆拉元帅与其妻子卡洛莉娜(拿破仑的妹妹)。卡洛莉娜十分投入,出钱雇佣500人挖掘,经常到遗址查看进度,甚至为方便工作在废墟附近建造一栋住宅。

公元1世纪带柄小陶罐。

1860年,维克托·伊曼纽尔二世统一意大利后,把庞贝城挖掘列入国家重大考古项目之一,任命后来被尊为现代考古先驱的吉赛普·菲奥勒利主持工作。

1864年,意大利考古学家菲奥雷利设计将石膏灌入火山灰中遗骸形成空腔,把庞贝市民面对死亡的刹那形态保存下来。

1924至1961年间,迈乌利首次对公元79年地面以下进行系统发掘,出土较早阶段的遗存,神秘失踪而沉睡地下的庞贝重见天日。这场堪称人类考古史跨越最长的发掘,直到今天仍在延续。

1997年,庞贝古城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庞贝人生活核心围绕住宅展开

意大利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文物修复师乔瓦尼齐雷拉(Giovanni  Cirella)介绍,本次展览从建筑技术、宗教信仰、绘画装饰、饮食习惯、社会风俗等多个方面,重现古庞贝人的日常生活,多维度重建庞贝城的昔日繁华。

意大利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文物修复师乔瓦尼齐雷拉(Giovanni  Cirella)在展览现场介绍文物。

其中,还原庞贝的私人住宅,是展览的重要组成部分,庞贝人生活的核心围绕着住宅展开。这些住宅临街而建,住宅以入口为中轴,进入大门便是住宅的中心区域——门厅。门厅中有专门摆放家庭祭坛的区域,用以供奉神祇。门厅中间有一天井,门厅的对面是会客厅,主人在这里洽谈生意和会见访客。门厅周围的房间被称为“oeci”,是妇女进行纺线织布等活动的地方。再往里是厨房,其两旁一般是卫生间和餐厅。

在庞贝人的餐桌上,除了无花果和南瓜这两种庞贝最著名的农产品,应当还有面包作为主食。而他们惯常用于烹饪的韭菜、香菜、薄荷、茴香等植物,也是如今亚洲人熟悉的食材。

公元1世纪烧焦的面包。

住宅中使用的青铜灯具、玻璃器皿、来通杯等物品,以及富人们佩戴的项链、手链、耳环等首饰,无一不是精雕细琢,从细节处展现了庞贝作为古罗马贸易中心的富贵奢华。庞贝人的社交生活,则更多地在议事广场、公共浴室、圆形剧场等场地进行。

公元1世纪人面青铜油灯。

公元1世纪半球链式金手镯。

建筑绘画遗存现百姓生活图景

专家指出,建筑物上的绘画遗存,是庞贝艺术的集中体现。庞贝城的许多建筑由凝灰岩建造,外面敷有厚厚的灰泥,这些灰泥层构成了华丽壁画和绘画的基底。庞贝人在刚刚涂好灰泥的墙壁表面上,趁着灰泥尚湿的时候用水彩上色,石膏固化形成的灰泥可以保持墙壁上颜色的持久性。

壁画的题材相当广泛,它们通常与房屋的实际用途相结合,如庞贝最东端的圆形露天剧场以表演场景的相关绘画装饰观众席高台,而餐厅的墙壁绘有宴会和热情招待主题的装饰画。

公元1世纪的海景别墅圆形壁画。这幅壁画属于庞贝第三风格,呈现的海景或湖景别墅。别墅两侧有笔直的侧翼,中间部分为弧形建筑。这座建筑的列柱是爱奥尼式,后方延伸出一个花园,以高大的树木和柱廓为背景。画面中的人物呈现不同姿态,其中一个正在用鱼竿钓鱼。

女祭司也是较为常见的壁画主题,只见展厅一幅《飞舞的女祭司》,栩栩如生地描绘了手持权杖、头戴花冠的女祭司迈纳德,她作为酒神队列的一员飞向半空,覆盖薄纱的身姿轻盈飘逸如精灵。这些色彩鲜明艳丽的生动画面,呈现了女祭司温情脉脉而充满欢娱场景,是古罗马文明“永远不可复得的艺术的精微”。

飞舞的女祭司壁画。在黑色的背景下,作为酒神队列的一员女祭司迈纳德的形象跃然而出,飞向右侧。她穿着一件轻盈得几乎透明的及踝长衫,上身覆盖着薄纱,头戴花冠。她左手执酒神杖,垂下背向身后的右手拿着一只鼓。

除了壁画,展览还展出了多件大体量的雕像,健美有力的海神尼普顿雕像、美丽优雅的历史女神克利俄雕像、清新灵动的年轻的法翁雕像等,为观众展示了西方古典雕塑艺术之美。

公元1世纪年轻的法翁雕像。法翁右手高举着一串葡萄,左手持的牧羊棍现只保留了局部。他肩披一件小山羊皮,左腿向前,脚尖踮起,仿佛正在舞蹈。

沉浸式布展再现古城毁灭瞬间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利用沉浸式的布展形式,展现古罗马时期庞贝城的建筑特色和艺术风格,将现场观众融入地中海的文化氛围。

为最大限度地还原庞贝古城的自然风情、建筑特色和住宅内景,使出土文物回到它们曾经存在的场景,展览大量运用多媒体技术和视频影像,令观众身临其境。对于庞贝人生活中最重要的区域——住宅中庭,更是借助光雕投影技术,在墙上重构出缺失的装饰,力求在这一空间中原汁原味地展示日常生活用品,让观众完全浸入庞贝古城日常生活的中心。此时展厅的主题色调,也从明亮的地中海景致过渡为庞贝红和赭石色的建筑内景。

公元1世纪烧焦的核桃。

在中庭,模拟维苏威火山喷发的烈焰及火山砾、烟雾的展示场景。从平静安宁到灾难瞬间的转换,烧焦的食物、挣扎逃生的人体石膏模型等展品的陈列,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引发人们对生命、对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思考。

文、图/广报全媒体记者黄丹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