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口固废“圈区管理”十年起底 区外作坊仍存
长期以来,我国沿海一带集中连片的固体废物拆解加工小作坊成为“洋垃圾”藏污纳垢之地,为改变这一乱象,我国自2005年起正式实施“圈区管理”。记者日前在多地调研发现,十年来,部分园区通过全过程跟踪、封闭式管理,解决了部分再生资源加工企业的小、散、乱的问题,但仍面临着“挑战”。一些园区外固废拆解小作坊“野火烧不尽”,甚至仍采用焚烧等落后工艺加工,许多企业入园意愿不强,而另一方面,园区内企业却存在“吃不饱”的现象,经营存忧。
“圈区管理”防控一体 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效率
“圈区管理”是我国对从事再生资源加工利用的企业实施的园区化管理。环保部污染防治司固体废物管理处处长张嘉陵说,2005年至今,已通过验收的“圈区管理”园区有13家,已批准建设尚未通过验收的有7个,各地还自发建立了若干再生资源加工利用园区。
在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所有产品出园时要检查详细单据,防止货物被转移到小作坊或非法小企业进行拆解。天津海关贸易管制科科长李鑫介绍说,自2010年5月1日起,天津口岸进口的所有第七类固体废物集中转运至子牙园区办理报关、报检等手续,随后又进一步开放第六类固体废物在子牙园区的进口业务,从源头上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广东贵屿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立了电子废物申报登记制度,对拆解单位申报拆解原料、处理工艺和处理后产品去向、处理后残余处置等情况摸清底数。
浙江台州市金属资源再生产业基地则采取最为严格的封闭式管理,设立唯一的主入口和主出口,实行“固废入园—各厂区集中加工—成品出园”的运行模式。
相比小作坊的随意生产、排污,“圈区管理”的企业产生的废水被纳入管网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产生的不可利用废物由园区统一收集交给专业的回收处置企业,实现管理、加工、污染的防控一体,既提高了资源再生效率,又实现了污染集中治理。
园区还鼓励入园企业通过提升工艺水平降低成本。天津新能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和浙江巨东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均已使用先进的大型电线电缆破碎机器,工人只需将电线放入投料口,塑料和铜就会从各自出料口出来,一步实现加工、剥离过程,拆解利用率近乎百分之百。
记者实地探访发现,“圈区管理”虽然实施已有十年,但一些地区小作坊并未消失,园区内外企业都面临不少困难,陷入“围城”困境。
广东清远市有华清循环经济园,但记者驱车进入清远市清城区龙塘镇的几个村落发现,村道两旁几乎全是加工进口废物的拆解作坊,院内工棚看上去低矮破旧,一些较大的作坊内还有货车在装卸废电线等原料。清城区石角镇的多名住户反映,小区居民长期被焚烧电子废弃物所产生的“毒气”笼罩,气味刺鼻,甚至半夜被熏醒。据当地政府介绍,这里拆解的主要是废旧电线和电机,拆解户约有1000户,多为家庭式作坊,规模小、拆解技术落后。
无独有偶,天津子牙镇大邀铺村被工整地分为废旧拆解的“工作区”和生活区,“工作区”面积更大一些,主干道两边有大大小小的作坊几十个,十分壮观。而距离村子几公里外,就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循环产业园区——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
在大邀铺村一个较大的作坊内,3位工人正在露天点火焚烧作业,气味有些刺鼻。交谈中,记者得知,他们来自黑龙江,正在焚烧的是美国进口的废铝制品,通过熔化附着的塑料进行简单拆解分离。当记者询问这样拆解会遭到当地环保部门怎样的处罚时,其中一名工人说,“检查的时候我们就低调一些,在这里干了许多年也没出过大问题。”
另一方面,不少入园企业反映,由于国内回收体系尚不健全,受法律法规对废旧机电、废五金、废塑料等的限制,一些进口原料不足,企业严重“吃不饱”。天津子牙园区内的TCL企业设计年处理废家电240万台,2010年只处理了约100万台。
天津瑞和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市场营销负责人郑丹丹说,现在她们是以销定产,“我们共有12条生产线,现在只能开3、4条线。”
成本偏高、认识不足 入园仍需加强扶持
小作坊拆解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联合国一份关于中国电子垃圾的调查报告显示,广东贵屿小作坊的拆解方法极易使拆解工人患上硅肺病,而拆解过程中产生的铅和钡还会对地下水和地表水造成污染。天津子牙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汤桂兰表示,焚烧电线等会产生二恶英、芳香烃类等有毒物质,容易引发癌症。
记者调查发现,各地园区基础设施和相关配套政策建设都比较完善,但为何园区外小作坊林立的现象屡禁不止呢?首先是入园成本偏高。天津小邀铺村的作坊王姓老板和隔壁的元姓老板告诉记者,入驻子牙园区买地、上设备要花费上千万元,即使前期投入拿得出来,但废旧机电拆解时下行情不好,入园并不挣钱。广东贵屿的拆解户说,当地园区内60平方米的厂房每月租金高达2.6万元,根本承受不起。
此外,不少拆解户对于圈区管理的认识普遍不足。按照我国对进口废五金类企业的考核要求,废原料、拆解产物及残余废物不得露天堆放,应分区贮存。但记者看到,小邀铺村元老板的院子里各种废旧电线、五金甚至国内的废电路板都露天堆放。但他认为自己没有烧线、地面做了硬化,也没走私,“凭什么说我不合格?”。海关总署缉私局相关负责人认为,除了加大宣传力度外,国家也应对园区有资金和政策上的倾斜,适当加大补贴,圈区管理产生的费用一部分应该由政府来承担。一些基层执法人员还建议,可以将几个拆解户整合为一家入园,以提高风险应对能力,减少租金压力。
针对入园企业“吃不饱”的情况,不少业内人士认为,除了完善国内废品回收体系,也可以适度放开资源利用价值高且可有效控制二次污染的废品进口。“我国企业生产的许多产品出口到国外,再回来就变成了禁止进口的‘洋垃圾’。”天津子牙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汤桂兰说,对于废旧家电、轮胎等目前不允许进口的产品,可在有条件的园区放开进口加工,先行先试。(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李鲲 关桂峰 赖雨晨)(参与采写:刘茁卉、李芮、王俊禄、覃星星、袁慧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