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度“六稳”加力 一揽子新政待发

09.10.2019  04:31

  新华社北京10月8日电(记者孙韶华 张莫 王璐)《经济参考报》10月8日刊发题为《四季度“六稳”加力 一揽子新政待发》的报道。文章称,时至四季度,被放在更为突出位置的“六稳”将启动一揽子新举措。整体而言,将锚定高质量发展,更为强调精准施策,逆周期调节将进一步加码:财政政策将切实落实减税降费措施,并加快发行使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货币政策则将保持稳健基调并适时预调微调,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着力扩大有效投资补短板、促进消费提质扩容,将成为下一步新政的发力重点。

  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延续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态势。9月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对下一步经济工作作出部署,明确把做好“六稳”工作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围绕办好自己的事,用好逆周期调节政策工具,在落实好已出台政策基础上,梳理重点领域关键问题精准施策。

  当前,新一轮的“六稳”施策路径图已经浮现,稳投资、促消费等方面一揽子新政蓄势待发。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9月6日表示,下一步加大力度做好“六稳”工作,将重点推进四方面任务: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扩大居民消费和有效投资,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改革步伐,优化营商环境。

  宁吉喆在9月24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进一步透露,在带动有效投资方面,提前下达明年的专项债券部分新增额度,适当降低基础设施等项目的最低资本金比例,多措并举激发民间投资的活力,加快项目建设的步伐和进度,加强项目储备工作,形成开工一批、建设一批、储备一批,三个“轮子”一起转,合理扩大有效投资等。

  在着力促进消费提质扩容方面,他指出,要促进消费更新升级,积极推动汽车、家电、电子消费品以旧换新。

  与此同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逆周期调节政策工具也会进一步发力。继续落实落细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加快发行使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将成为财政政策下一步的主要发力点。财政部部长刘昆表示,一系列减税政策惠及面广,几乎所有纳税人都能够在今年的减税降费过程中得到实惠。从今年的实施情况看,执行情况和预期基本相符。“从减税量来看,比我们原来预计还会多一些。”他表示。

  而在货币政策方面,也将在加强逆周期调节的同时保持“定力”。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中国金融》刊发署名文章称,中国是一个大型经济体,货币政策主要是服务国内经济,以我为主,综合考虑国内经济形势和物价走势进行预调微调。目前,我国货币政策工具手段充足,利率水平适中,政策空间较大。

  在对外开放方面,今年以来,我国政府推出一系列扩大开放新举措,取得明显成效。下一步我国将进一步推进高水平开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营商环境方面,还将持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内外资企业打造一视同仁、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这些都将有利于稳定地吸收外资。

  事实上,进入9月后,各部委和各地已经开始围绕“六稳”紧锣密鼓召开会议作出部署。例如,在稳投资方面,《经济参考报》记者从业内获悉,相关部委和各省已于日前对地方重大投资项目进行了一轮摸底,梳理重大项目清单、完善重大项目库,一大批具备开工条件的重大项目已提前启动、加速推进。相关部门也已下发通知,要求加快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分解,推进投资项目开工建设和计划执行进度。

  从各地披露信息来看,近期地方集中开工的重大项目多为产业项目和交通等基建项目。产业项目多集中在新兴产业领域,突出了投资强度大、科技含量高、产业链联系紧密等特点。

  此次拟提前下达的专项债也明确将聚焦民生和短板,重点用于铁路、轨道交通、城市停车场等交通基础设施,城乡电网、天然气管网和储气设施等能源项目,农林水利、城镇污水垃圾处理等生态环保项目,职业教育和托幼、医疗、养老等民生服务,冷链物流设施,水电气热等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明确规定了提前下达的专项债券额度不得用于土地储备和房地产相关领域,不得用于置换债务以及可完全商业化运作的产业项目。

  业内专家指出,值得关注的是,一揽子“六稳”举措更为强调精准施策,重在补短板和培育新动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发展已具有巨大的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进入2019年,我们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为未来更可持续、更加协调的增长辟出空间。转向高质量发展的中国经济,将更加注重提升效率、释放潜力。

  “预计稳投资的效应将从四季度开始显现,基建投资会逐渐企稳。”国泰君安证券交易投资业务委员会董事总经理、首席研究员周文渊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稳投资的关键在于通过政府投资调动各方投资的积极性,尤其是代表未来产业方向的投资,不仅具有短期稳投资效应,更具长期意义。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研究中心主任许宪春认为,中国经济增长有潜力,如果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积极性,将产生无穷的创造力,持续增强中国经济发展韧性。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表示,中国经济增速相对美国、欧洲等依然较快。中国政府正在推进的结构性改革,将为中国经济平稳发展提供良好基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