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东莞市区还将新建12座人行天桥

27.10.2015  10:16

今年年初,东莞市区已经建起了10座方便市民过街的人行天桥。图为莞太路南城步行街人行天桥。(记者 陈栋 摄)

东莞市城乡规划局局长欧阳南。(记者 程永强 摄)

“全媒体基层行”走进市城乡规划局,局长欧阳南解读东莞新一轮城市总规

东莞时间网讯 东莞市区已经建起了10座方便市民过街的人行天桥,2016年,东莞市区还将新建12座人行天桥。

10月23日,东莞市城乡规划局局长欧阳南江接受东莞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采访时透露了这一好消息。

不仅如此,欧阳南江还深度解读了东莞新一轮城市总规——《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透露总规将实施“一中心四组团”分区统筹战略从而打破东莞现有的“诸侯 经济 ”格局;新一轮城市总规将提升主城区的首位度,在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新型城市交通体系中建立城市慢行系统,实现打造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远期目标。

关键词1:人行天桥

2016年在市区

新建12座人行天桥

一直以来,东莞交通体系建设的重点主要放在机动车网络,解决的是行车难的问题,而立体人行过街设施建设考虑较少。

2013年,市规划局向市政府报送《关于加快建设市区立体人行过街设施的报告》,请求协调建设人行天桥的相关事宜。

由于人行天桥的建设是一项民生工程,对自己天天生活的城市,群众对天桥选址最有贴身体会和发言权。

在确定天桥的选址方面,市城乡规划局始终将群众的意见作为重要考虑的一个环节,一是对历年群众通过政府热线、阳光热线等强烈要求建设人行天桥的地点进行详细的勘察和筛选,二是在初步确定选址的现场和网站发布《人行天桥建设项目社会民意调查》,充分征求群众意见。

通过梳理和分析群众的意见,市城乡规划局对两座人行天桥的选址进行了优化和调整,如东纵路沃尔玛人行天桥,原选址在人民公园东纵路丁字路口,群众认为该处现有红绿灯和人行斑马线,过街难度和人流量远不及东纵路沃尔玛路段,建议将选址调整到沃尔玛路段,该局予以了采纳。

继去年市区启动新建的10座人行天桥项目投入使用后,市城乡规划局决定在市区启动第二批新建12座、完善1座人行天桥项目。第二批人行天桥在地点选择上更合理,充分考虑人性化设计,并预留了电梯的建设条件,该项目预计2016年动工建设。

关键词2:诸侯经济

实施“一中心四组团”分区统筹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充分发挥市、镇、村各级的积极性,实行“多个轮子一起转”,从一个典型的农业县一跃成为我国改革开放耀眼的新星,无论经济总量、人口规模还是城镇化水平,在地级市中均位居前列。

这种“诸侯发展模式”,曾推动东莞快速启动工业化和城市化,但到现在,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产业升级和城市功能提升的包袱:一是各镇街独立发展,城市建设分散,集聚能力不强,难以形成合力,导致“处处是城市、处处非中心”等问题;二是村镇级别发展平台过小、招商引资层次不高,区域间的各种生产要素得不到优化组合与有序流动,造成资源配置不合理、产业类型同质化,土地资源效益低等问题;三是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各自为政,建设标准不一,存在“小而全”重复建设,导致整体水平不高。

欧阳南江直言,为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本次规划以同类型经济区一体化理念统筹镇街(园区)发展,实施“一中心四组团”分区统筹战略,以组团为单位,跨镇域整合协调产业、土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资源,提升城市建设水平,提高设施配置效率和公共服务质量。

同时,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分类指导,制定差别化的组团引导和调控政策,形成差异化的资源供给,以适应新的区域竞合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