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座民国烟画古桥再现中国水乡记忆 8座绝美古桥等你探寻真名

28.07.2019  17:02

未知一

未知二

大洋网讯 厚重城墙下的涓涓细流,屋檐长廊下的山道清溪,古镇民房下的小桥流水,还有绿树护荫下的旷野水道……百年前中国古桥竟如诗如画,其巧妙构造让后人称奇。

一套30枚上世纪20年代民国时期烟草公司出品的手绘“中国古桥”烟画,是馆藏国家三级文物,由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收藏,通过水彩画技法把百年前中国古桥风貌浓缩于小小烟画上,展现了中国工匠巧夺天工的手艺,但这套中国古桥烟画并未标注古桥名称。

未知三

未知四

近日,在文物研究者和建筑专家的帮助下,记者通过查阅大量民国相关史料,辨认出古桥烟画其中的22座,剩下8座仍未能对号入座。记者注意到,这些古桥以江浙地区最为集中,有几座早已倒塌,但多数仍伫立江南水乡。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郑力鹏教授接受记者专访时指出,中国是桥文化的故乡,自古就有“桥的国度”之称。中国的桥文化发展于隋朝,兴盛于宋朝。中国古桥以江浙两广和福建居多。其中作为中国古代十大名桥的福建漳州江东古桥尤值一提。江东古桥原名虎渡桥,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关于江东古桥的传说很多,也留下许多未解之谜,其最大的谜是700多年前南宋·嘉熙年间所改建的这座石桥,石梁最长重达约200多吨。以当时条件,这么重的石梁是如何被架上桥墩的,实在令人为之惊叹与不解。即使是今天也非易事。而这些石梁究竟来自何方,如何运载,更是谜中谜。

未知五

未知六

专家分析:

古桥烟画并非原汁原味临摹画

细看烟画,可谓于微细处有细节。”郑力鹏注意到,就在一幅城墙下水关的画面中(未知一),酒楼连接城墙脚下而建,一楼廊道还标注有“此路不通”告示。“或许是现场的场景,或许是画师的添加,都有可能。”根据他的研究,这批烟画古桥,基本以现场为模本,一些细节存在画师的添加成分,并非原汁原味的临摹画。

未知七

未知八

烟画:

留下珍贵建筑和民俗风情

民国烟画研究者、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馆员陈乃瑜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烟画是美国人发明的。1875年,美国里士满的‘阿伦-金特’公司,将印有彩色图画的硬纸片放入烟包内,使烟包挺括,香烟不易折断。1886年,卷烟传进中国并很快普及。”在利益的驱使下,英国、美国、日本争先恐后在沪建厂生产香烟。

到了民国时期,烟画风行,商家每盒烟内必附画片一张,其中再分有奖、无奖两类。画片内容,无所不有,包括分类细致的自然风景,以及谚语、野史、民间传说、历史人物和笔记小说等,吸引了包括许多并不抽烟的烟画爱好者去收藏。正是这样珍贵的画面,为后人留下一些早已消失的古代建筑和民俗风情。

有意思的是,民间传流着这样一句话:‘凡是烟包中没有烟画的香烟,多是冒牌假货。’”据介绍,几乎所有品牌香烟企业都有自己的烟画和专门或者兼职的画家为品牌制作烟画。

记者了解到,民国时期的烟画融合了绘画、摄影及印刷等工序。风景名胜烟画制版分为两种,一种是由画家所绘画稿印制的彩色手绘版;另一种为单色照相版。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黄丹彤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