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江市供销社——创新管理 推动新一轮改革发展

22.07.2014  17:05

廉江市供销社认真贯彻落实全省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部署,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县级供销社综合改革的新路子,结合廉江市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大力推进四个综合平台建设。

一、创新体制强化功能,打造基层供销社综合服务平台

一是建立“县基一体化”的组织管理体制,市社对基层社实行人、财、物统一管理。积极探索基层社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引进各类优秀人才和实用型人才充实到基层社,优化队伍结构,同时完善基层社人员的退出机制,确保基层社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实行基层社与农资专业社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确保在种子、化肥、农药、采购等环节做到统一货源、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标识、统一销售价格的“四统一”。三是发挥供销社大棚蔬菜基地的辐射作用,利用农村土地流转,通过领办农民合作社或龙头企业,组织带领种植大户承包土地或代耕代种,实现农产品种植的专业化、规模化和标准化,两年内力争21个基层社都建起标准化种养基地,流转承包土地超2万亩,缓解当前农村土地弃耕严重的难题。四是依托龙头带动,延伸拓展生猪屠宰特色产业服务。市供销社现有10个基层社经营生猪屠宰业务,年屠宰生猪3万多头。在此基础上,通过供销生猪肉品公司与省社直属企业对接,整合基层社屠宰业务,为农民提供“屠宰-冷链-市场”的产业链服务。五是开展信用合作业务,提供体系内的金融服务。依托省联社投资企业组建市社小额贷款公司,整合基层社、农民合作社的资金互助组,为农民提供金融服务。

二、调整思路转变机制,打造农资、农产品、日用品及再生资源经营平台

一是打造农资连锁经营新业态。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切实加强与广东天禾等农资龙头企业的合作,对市社直属3家农资公司、21家农资专业社、360个农资网点进行股权结构、经营模式、分配制度的升级改造,力争把农资市场份额由现在的40%提高到70%以上。二是强化农产品经营网络服务功能。完善公司+农户和基地(合作社)+农户(社员)的经营模式,发挥龙头辐射带动作用,引导农民及农业企业走集约化、规模化之路,拓宽农产品出口和内销渠道,力争2年内农副产品销售总额超3亿元,培育2个著名商标。深化与广东新供销天润公司的合作,通过实体店与网店结合,实施粮油入镇进村,把粮油店开到基层。三是推进日用消费品经营网络下沉,提升服务品质。加强与广东新供销商贸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重点建设廉江新供销配送中心,连锁配送300家镇村级便利店,引入职业经理人经营好镇级超市。四是引入社会资本,做大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充分利用廉江市再生资源管理办公室和廉江市循环经济促进协会2个平台,加强与广东天保等再生资源回收龙头企业的合作,引入社会资本,巩固发展250个基层回收经营服务网点,做大再生资源回收行业。

三、引进项目联合开发,建设社有资产运营管理平台

对资产运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订《廉江市供销社社有资产管理办法》,明确规定资产购置、拆建、变更、产权登记、抵押、转让、出租等重大事项。社有企业使用社有资产,实行有偿使用,解决长期以来企业用房、供销社买单的现象。以资产经营公司为运营平台,通过项目合作,改造一批经营场所,建设一批住宅小区及商业项目,把全系统14个旧仓库、旧门店列入省“三旧改造”项目,筹集资金,建设良垌商贸城等8个项目,建筑面积将达10万多平方米。

四、引入投资重组改制,打造混合所有制企业平台

组建廉江新供销企业集团,管理整合全系统100多家企业,对基层社实施改造重组,对部分直属企业实施停办、兼并,对农资公司、房地产公司、烟花爆竹公司、农副产品公司、生猪肉品公司、再生资源回收公司等社有企业全部实行股份制改造,引入社会投资者,做大做强混合所有制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