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廉而不勤”官员要多思为政之道

18.06.2014  17:08

  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在八项规定等禁令下,一些官员不敢为、不想为,发出了“为官不易”“官不聊生”的感叹。

  身处基层,有些领导干部有“廉而不勤”的被动表现,好像颇有苦衷。一名县长的话颇有代表性:“一任就短短五年呀,五年后两个县长放在那一对比,谁的政绩大就提拔谁!”所以以前着急招商引资搞建设。但现在,八项规定后,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确,许多官员不但不敢主动以权谋私,还时时谨防诱惑,生怕一不小心“馅饼”变“陷阱”,遗憾终身。

  瞻前顾后,“官不聊生”的焦虑,来自官员对现实利益的重重考量。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我们正在进行一场“面向未来的赶考”,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面对着四道考题:一是理想信念的“总开关”拧得紧不紧?二是作风“篱笆”扎得严不严?三是发展道路对不对,政绩观正确不正确?四是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领导干部要求进步,这很正常;希望把事情干好有点政绩,也在情理之中。相关政绩考评措施,也有待改革之处。但过犹不及,过分地关注名利得失,丢失理想信念、作风涣散,只会离党的宗旨越来越远。在八项规定后,有些领导干部甚至像人民日报批评的那样“另搞一套”:只表态不表率,雨过湿地皮,甚至研究如何把八项规定中的“不行”变成“”,这样的官员只会自绝于人民,离党员干部的本色越来越远,最后完全迷失自我,忘记“我是谁”。

  在群众路线教育中,有同志指出身边的领导干部不仅有官气,还有匪气。有了这样的气息却不自知,人民群众还怎么可能与你心连心?正如有论者撰文指出的,整肃官风后,当下亟须建立官员的价值观。

  为官者,就该为国为民。中国古代的社会传统中讲究为官者的“名节”。为官者不能为国为民,就是失节。直言敢谏,屈原以生命诠释了《离骚》的意义;唐代名臣魏征,以敢谏著称;“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更是以两次阻止皇帝浪费民脂民膏被贬。这些人,体现了为官者的风骨,他们直言敢谏的勇气,正来自他们的浩然正气。

  理想信念坚定、作风踏实、政绩观正确的干部,自然有一股正气在,这样的干部群众信得过。群众相信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中,他们的公心不会被私心左右。古人云:“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其实一地一单位,情况也一样。领导干部把心放在公事上,和为一己之私“绕弯弯”,大不一样。一名将自己定位为人民公仆、秉持公共精神的领导干部,才可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希望在“廉而不勤”的状态中纠结的官员,能早一点清醒过来,不自我掉队,少一点机巧和抱怨,多一点情怀和抱负,重新定位自己,多思官德养成和为政之道,真正成为这个时代的担当者。( 秦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