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武:书香让人向文学靠拢
脚踏实地,身体力行,坚持爱好,勤奋创作。
●本报记者 王玉婷
见习记者 刘 野
廖武,国家一级编剧,市文化馆馆长。良好家风让他的家庭弥漫书香,三代人皆爱书、从文。他曾获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奖、中国文化部全国戏曲现代戏展演剧本创作奖等多项国家、省戏剧类大奖,代表作有《相思豆》《桃花俏》《山稔果》《山魂》等。
廖武是“文二代”,父亲廖振是著名作家,曾任辽宁省作协作家、梅州市文联常务副主席,现年83岁仍笔耕不辍,著有《战斗的少年时代》《石头娃子》等作品。母亲则是乐善好施、勤俭持家的传统客家妇女。“他们没有给我很多的‘言传’,更多的是‘身教’,这对我来说一辈子受用。”在廖武的“从文”路上,父亲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父亲对文学的喜好,让家里充满文学氛围,在潜移默化中,人自然而然地向文学靠拢。”廖武告诉记者,小时候,父亲每年会回家一两次,带回很多书,还会带他去新华书店挑选喜欢的连环画,书一直伴着他。“我从小就迷恋看书,不单把家里的藏书看遍了,还会偷看父亲几十万字的小说手稿。父母不允许我在晚上看书,我就关着门,熄了灯,打着手电筒偷偷看。”
廖武不但爱书,也爱写作。从小学低年级起,他便开始揣摩写作。以前他最喜欢做两件事:一是坐在一旁听父亲和朋友谈事,将听到的有趣情节和写作思路默记在心。二是看父亲执着、忘我地创作。“当时处于困难时期,条件很艰苦。他将两张小凳拼凑在一起,再摆上擀面的面板,在炕上盘膝而坐,就这样写作。他经常废寝忘食,饿了就咬几口白菜头。他写作时很投入,动情时还会情不自禁掉眼泪。”廖武回忆起父亲创作《战斗的少年时代》的情景仍感叹不已。
后来,廖武从部队回到了家乡工作,考虑到文学兴趣,他选择了基层剧团。当时,父亲虽为文化部门的分管领导,但从不搞特殊,时常让他学习别人的作品,鼓励他要脚踏实地。读过廖武作品的人都能感受到,他的作品题材贴近百姓生活,人物形象有血有肉,这与他时常深入农村体验生活有很大关系。“回到家乡后,父亲每年都会坚持到梅县和大埔的农村生活一段时间,与农民同吃同住,挖掘鲜活的素材。跟父亲到过几次农村后,自己收获很多,也理解了父亲的初衷。”
父亲的文学爱好遗传给了廖武,廖武又影响了女儿廖芸。廖芸现在广州做日语翻译。“爸爸喜欢看书,也让我自小对书充满了好奇,家里逾千本的藏书,总让我忍不住翻翻。但他从不固化我的思路,更多的是启发性的指导。茶余饭后,父女俩都喜欢从电视或身边的某一现象,做深入的解剖,探讨写作思路。”廖芸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