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廖永远:塔里木油田会战时就开始收钱

15.09.2016  03:07

  撰文|高楼

  临近中秋,加班加点的不止是中纪委。今天上午,最高检传来消息,检察机关依法对中石油原总经理廖永远涉嫌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提起公诉。

  长安街知事APP发现,廖永远涉腐时间竟然长达20年,几乎创下部级领导贪腐时长纪录。起诉书显示:他利用担任塔里木油田勘探开发指挥部常务副指挥、指挥、塔里木油田公司经理、塔里木油田分公司总经理、四川石油管理局局长、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总经理等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巨额财物。

  请大家注意一个职务:塔里木油田勘探开发指挥部常务副指挥。廖永远担任这一职务的时间是1996年,他刚刚经历了塔里木油田开发的会战,成为享誉全国石油战线的英雄人物。万万没想到,那个时候,他就开始收钱了。

  细心的人会发现,廖永远的公开简历,恰恰也是从1996年开始的,当时他34岁。之前,他在干什么呢?

  廖永远以“优秀学生代表”身份走上仕途。他16岁考上大学,毕业时要求到“最艰苦的地方去”,于是被分配到油田一线,摸爬滚打了十年。虽一度当上钻井队队长,却因井队出了安全事故被撤职,“一撸到底”。

  1992年,廖的人生迎来了转机。“一般像廖永远这样的大学生,在基层干个两三年,就被调到机关坐办公室了,而廖永远一干就是十年,恰巧在1992年国家要树立一批扎根在基层、默默奉献的大学生典型,于是廖永远便被选中了。”一位廖的老校友说。

  许多报道都记录了这一片段:廖永远被选入全国优秀大学生汇报演讲团,脱稿讲了半个小时,还朗诵了自己创作的一副对联:干事业有风有雨有得有失得比失多;搞钻井有惊有险有苦有甜苦比甜少;横批:志在奉献。随后,他又在全国巡回演讲,风光一时。

  1994年,廖永远主动请缨,到条件艰苦异常的塔里木参加会战。一位胜利油田的人士曾透露,廖在参与塔里木会战之前的最高职位是钻井五公司副主任工程师,只是副处级待遇。而西征塔里木这可以说是他人生的一大转折点。

  当时,胜利油田需要抽调一批骨干队伍前往新疆塔里木,廖永远主动请缨。他从一个封闭、艰苦的环境到了另一个更封闭、更艰苦的环境,但也是凭借于此,很快得到了提拔,并在此后一路高升。

  前往塔里木意味着偏远与艰苦,但工资却可以翻四倍。年轻人更是把塔里木会战视为自己职业生涯的一个机会,很可能,只要熬过那段艰苦,就可以为自己的履历录上光荣而有分量的一条。廖永远的一名老同事曾提到,在他的印象中,在胜利油田工作时,廖永远对上级领导不巴结。这名老同事认为,这对廖永远的晋升造成瓶颈,也导致了他离开胜利油田时仅仅是副处级别。而廖主动请缨西征塔里木之举并不令同事们感到意外,因为若此一役告捷,必将成为其仕途上的有利支柱。

  在塔里木,廖永远取得的战果确实丰厚:他先后在塔里木区块拿下11口大包井的钻井任务,其中7口打出高水平井。会战告捷后,廖永远也获得“西北虎”的威名。

  从廖永远的经历不难发现,他从西征塔里木前的副处一跃成为塔里木油田的主要领导后,立刻开始走上贪腐之路,且每一个重要职位上都有贪腐行为,可谓“一贪到底”。有人说,这与当年的大环境有关,“以前真是一穷二白,石油系统也比较纯洁,就是90年代中期开始,各种腐败行为越来越多。”但更多的评价是,走上领导岗位后,他开始游离于监督之外,以至于越发专横。

  事实上,廖永远从飞跃到堕落,涉及到一个对干部的评价和选择问题。他为什么能带病提拔?为什么一度还能成为典型人物?是不是过于聚焦他某一方面的才能和成绩,而放松了对他的监督和提醒,以至于“”越来越重。现在有了“选人决策留痕”这样的好制度,其实不是说不敢大胆使用人才,而是对人才的使用要考虑多个方面,这既是对党的事业负责,也是对个人成长负责。

  资料来源:高检网、澎湃新闻、网易、腾讯、新浪、经济观察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