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长产业链提高乡村旅游效益

15.02.2016  09:46

  ■侯锐淞

  从目前情况来看,梅州乡村旅游资源虽多,由于处于起步阶段,旅游景点分散,缺乏配套实施,没有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导致乡村旅游业投入大而效益小,严重影响了乡村农民发展旅游业的积极性。笔者认为,延长产业链提高梅州乡村旅游效益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发展便利的交通环境。优越的交通环境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目前,梅州大的交通环境已经有所改善,但是景区交通基础设施仍不够完善,严重影响乡村旅游的生存与发展。比如景区在节假日出现汽车拥堵、停车困难现象,需要针对这些现状进行改善,弥补我市乡村旅游的薄弱环节。

  二、以农家乐带动休闲旅游产业链。我市地处山区,乡村特色突出,可以学习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乡村旅游模式,在普通家庭中开设住宿,并让游客参与到撒网捕鱼、制作农家产品、采摘蔬菜产品等乡村的生活中,使他们不仅仅能感受到“文化”的乐趣,更能从中获取一定的乡村知识。农家乐可以成为为游客提供吃、住、娱的场所,促进消费,带动休闲旅游产业链的发展。

  三、全力打造乡村文化旅游特色活动。我市有丰富的古镇、古村落、传统民居和农业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可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丰富乡村旅游的业态。可以借助现代的娱乐设施重现当时的历史、展现客家文化,如举行客家山歌卡拉ok大赛,在人流较多的旅游景点的文化广场举行客家民俗表演,邀请游客参加等。

  四、挖掘乡村文化内涵,推广旅游点代表性产品。乡村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有着代表着本地的农作方式、生活习惯、趣闻传说、景点建筑,将这些潜在文化挖掘出来,并深层次,多方位地开发设计与此相关的产品。开发旅游商品,不仅要开发纪念品、工艺品,而且还要开发土特产品、文物及仿制品、日常生活用品等多种类型的旅游商品,这些产品在游客购买带回家的同时,真正代表着他们感受过当地的旅游资源,能够增强我市乡村旅游的吸引力,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

  五、强化宣传,突出我市乡村旅游特色。在市场经济下,市场竞争问题是影响我市乡村旅游的关键性因素。我市的乡村旅游资源比较丰富,据统计我市已评A级景区有27个,其中4A及以上的景区有10个,其他已开放或在建景区景点有106个,但是客源却没有较大的进展。2014年全市住宿设施接待过夜旅游总人数1286.07万人次,相比2013年仅增长6.3%,2015年1月至10月全市住宿设施接待过夜旅游总人数为1334.85万人次,累计同比增加16.9%。客源不够多的主要原因就是市场竞争。因此,可以强化微信、电视、网络等营销媒介宣传,采用“互联网+旅游”的思维促进旅游产业链升级。加强区域合作营销,利用文化旅游节、摄影节、推介会等特色营销手段,不断提高梅州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发展乡村旅游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政策之一,我们要利用已有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并不断学习乡村旅游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促进梅州乡村旅游的不断创新发展。

  (作者单位:平远县差干镇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