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将在2015年前建成不少于100个社区公园

04.07.2014  10:55

  ■今年,我市将先在市区合适的“小山小湖”、边角闲置地块,建社区公园。图为改造后的南城周溪社区本报资料图 郑志波 摄

   东莞时间网讯 日前,市政府正式印发《东莞市“小山小湖”保护利用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根据《方案》要求,2014年,将在市区先行选择合适的“小山小湖”、边角闲置地块,建成不少于10个社区公园。2015年,在全市范围内建成不少于100个社区公园。

  将充分结合居民意愿选择位置

  《方案》制定的工作目标是,对全市“小山小湖”进行摸底调查、登记造册,切实加强我市生态本底的保护,避免“大填大挖”,实现“显山露水”、“疏密有致”的城市空间特色。

  为此,2014年,我市将在市区先行选择合适的“小山小湖”、边角闲置地块,建成不少于10个社区公园。到2015年,在全市范围内建成不少于100个社区公园,为广大市民提供优良的公共开放空间和休闲活动场所,提升东莞的城市空间品质和宜居水平。

  记者了解到,“小山小湖”将参考国家和省的相应标准建设,主要用于生态、观景、体育运动和休闲活动等用途。

  《方案》还特别强调其“公众开放”和“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的尺度”完善城市功能,“小山小湖”的划定、设计将充分结合居民意愿,考虑适宜的服务半径和慢行可达,方便居民就近使用。

  四个街道年内率先建成10处示范项目

  记者从《方案》中了解到,此项工作涉及到多个部门。其中市城乡规划局负责牵头,各镇街、园区配合,通过遥感对全市“小山小湖”进行资源摸查,并根据实际情况登记造册。对纳入“小山小湖”保护名录的地块,未出让的禁止挂牌出让,已出让的从严把关规划方案。

  市城市综合管理局则负责制定“小山小湖”挂牌公示、竣工验收、维护管养的实施细则,以指导各镇街、园区开展“小山小湖”规划、建设以及维护管养等工作。

  为了保障“小山小湖”的建设,《方案》还规定了额外奖励:“市区示范项目,凡于2014年底前建成并向市民开放的,容积率在原奖励的基础上,额外再奖励20%”。

  此外,市区示范将由市区四个街道办事处负责,各选取2~3处,合共不少于10处,在今年内建成社区公园并向市民开放。

  ■名词解释

  “小山小湖”:生态控制线范围以外,城市建设区内具有生态、景观、休闲利用价值的“自然山体、河涌水体”。

  划定标准:自然山体指山体特征明显,现状植被良好,坡度>25%;河涌水体指所有河涌和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的基塘、湖,水质达到Ⅴ类水标准(适用于农业用水及一般景观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