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言:将海上丝路打造成命运共同体
专家认为,现在海上丝绸之路沿岸国家的基础设施需求大,粤企可以此为着力点。图为印尼棉兰市区街头。赖竞超 摄
中国有全球领先的水产养殖技术,可以与海上丝绸之路沿岸国家合作发展海洋水产业。图为广东水产养殖收获场景。资料图片
专家认为,应该推动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社会交往。图为印尼雅加达国立博物馆里的中国古瓷器。资料图片
5日,广东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研讨会在中山大学举行。本次研讨会由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中山大学共同主办,中山大学国家软实力研究院、环南中国海研究院、亚太研究院、海洋学院承办,旨在抓住新时期战略机遇,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郑德涛、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局长文斌先后致开幕辞,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李春洪在会上作主旨报告,介绍广东建设海洋强省的战略部署。
在专题报告及圆桌讨论环节,海内外十多位人文、社科、经济、海洋技术方面的知名专家、学者分别围绕“经济贸易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科技研究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社会文化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三个主题展开讨论并建言献策。
经济
“经贸与人文两条腿走路”
“广东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具有独特优势,我省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最长、港口最多、航线最广的大省,区位优势明显。”省海洋与渔业局局长文斌表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不仅是中央的重大决策,更是我省建设海洋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机遇。
文斌建议,广东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上应该当仁不让,下一步应着力在远洋渔业、海洋养殖技术、海洋生态环境建设、防灾减灾等方面加强合作,并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战略。
曾专门率领团队赴东盟调研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书记隋广军建议,广东应该勇于充当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先行者,提升与沿线国家的经贸、人文交流,经贸与人文交流合作应该并重,用两条腿走路。
“现在东盟的基础设施需求大。”隋广军认为,在经贸方面,赴东盟投资的粤企可以以港口、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行业为着力点,加大中国—东盟的通道建设,尽力为当地多提供区域公共产品。同时,还可以提升粤企与当地加工制造等产业合作水平,增强港区、园区的合作联动。
在人文交流方面,隋广军认为,广东应该在推动青年与智库交流上多下功夫、多设项目,对于东盟的青年留学生项目,要给予财政支持,从而鼓励东盟青年领袖来粤学习,同时可以探索建立起两地智库机制化交流的平台。
“领导力培育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十分重要。”对于人才建设,来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院院长刘宏认为,广东需要着眼于本省和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两类领军人才,新加坡在人力资源培训方面拥有雄厚实力,可以与广东在领袖人才培养上开展更加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科技
“海洋科技合作成熟度高,可先行探索”
“这几年,在发展海水养殖业上,东盟国家与中国进行水产养殖科技合作的需求特别强烈。”中山大学海洋学院院长何建国表示,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过程中,海洋科技合作成熟度高,阻力小,可以先行探索,这会成为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合作的重要领域,并且有政策保障。
何建国介绍说,海洋水产业是东盟沿海国家的重要发展产业,另一方面,中国拥有着全球领先的水产养殖技术,但海洋养殖空间资源越来越少,海洋水产品市场需求不断增加,预计到2030年中国水产品缺口达1000万吨。何建国分析说,因此双方合作意愿强烈,许多合作计划一拍即合。
“中国有技术,东盟有好的环境,所以未来双方的合作重点将集中在联合研究海水养殖技术、技术转移、人才培养、海水养殖种质资源收集与共享等方面。”以技术转移为例,何建国介绍,中方可以建立科技特派员队伍,培养东盟海水养殖科技骨干,以及建设示范运行基地。
文化
“应建构区域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支柱”
“现在谈海上丝绸之路,要与全球化、多边贸易结合起来。”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关系学院教授庞中英认为,中国可推动建立“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协定,为其注入全新的内容和活力,从而吸引更多的国家加入。他表示,当今全球经济处在结构调整的十字路口,扩大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区域范围,可以使亚洲国家在建立全球经济治理秩序和规则塑造中掌握更大的主动权。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有许多红利,设计好服务业的贸易与开放机制,通过循序渐进地开放服务市场,促进国内教育、户籍、知识产权保护等制度的革新,将使中国迎来服务产业大发展的新时代。”中山大学海洋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平认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设计不仅是贸易区域一体化,其重点还应放在资本和投资的区域一体化上。“我们要多考虑合作国产业发展的利益诉求,将海上丝路经济带变成‘命运共同体’。”
如何真正打造一个“命运共同体”?中山大学环南中国海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麻国庆表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目标,就在于推动区域内的文化交流与社会整合,从而构建区域命运共同体。“我们必须充分认清区域内文化交流的历史、现状与挑战,这样才能在此基础上面向未来,形成共享的人文价值。”他建议,应该首先找出适合区域各国国情的人文目标,进而在此基础上推动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社会交往,建构区域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支柱,探索建立区域资源共享的文化资源与共赢机制。(庄迎 王丽霞 蔡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