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企业家建言献策:多举措培植“百亿”产业企业

21.11.2014  12:12

  本报记者 李艳良 罗娟娟 特约记者 卢胜文 通讯员 黄冠威

  经过10多年的发展,梅州已经形成了烟草、电力、建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矿产加工等六大重点产业。今年前三季度,这六大产业完成增加值121.8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5.17%。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全市六大产业工业增加值实现了9.5%的增长。

  六大产业良好的发展势头,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的工业产业发展。但与广东其他地区相比,我市现有主导产业在全省占有总量偏低,发展后劲明显不足。比如作为全市总产值上百亿的电力产业,2013年全市发电总量为138.76亿千瓦时,仅占全省的4%左右;全市发电装机容量为333.98万千瓦,仅占全省的3.91%。今年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43.12亿元,同比增长9.8%,增速排全省15位,在本省山区五市和龙岩、赣州、惠州、河源等主要客家地区五市中均处于落后位置。

  市经信局分析认为,梅州工业产业发展后劲不足,一方面是缺乏带动快速发展的大型骨干企业。近几年来全市规模以上的企业虽然在不断增加,但缺乏产值与利税“重量级”的企业,目前全市年主营业务收入实现50亿元以上的企业仅1家,没有超100亿元的企业。另一方面,梅州还缺乏大项目支撑。近年来,虽然通过大力招商引资活动引进了一大批工业项目,但能够带动产业发展和科技含量高的大项目不多。同时,梅州现有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大、传统工业产业转型滞后等因素也是重要因素。

  如今,梅州全力以赴发展实体经济、加快振兴发展,打造“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和主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企业”势在必行。那么,针对我市工业产业现状,如何解决好传统工业产业转型滞后问题?怎样克服重点项目和重量级企业缺乏困难?应当如何改变优秀管理技术人才匮乏等现状?且听有关部门和部分专家、企业家如何为梅州打造“双百”经济建言献策。

  依托内销市场 发展特色产业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马向明:

  梅州打造“双百”经济,是在国家产业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进行的。我认为,梅州要打造“双百”,要把握好变化中的形势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首先,把握新形势下的经济发展方向。如电商的发展削平了外围地区中小企业跟核心地区大企业之间的在销售渠道上的差距,这对梅州来说是一个发展机遇。梅州最近几年加大了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了外围地区与梅州内部的联系,有利于梅州的产品往内销市场走;梅州生产的产品颇受欧美市场欢迎,如今继续秉着质量优势做内销很有竞争力;而梅州历来重视教育,有利于梅州运用网络这个新工具发展产业的基础。

  其次,利用好梅州特色,树立品牌,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我觉得梅州本地有很多特色产品,加上生态环境好,品牌很快能树立起来,关键是要有组织要有策划要有团队,同时又不能局限于梅州,要充分利用好广州深圳聚集的资源和能力。

  此外,梅州人口众多,而且分散在世界各地,梅州要利用这一人缘优势打响品牌。也就是说梅州的环境好这个绿色品牌可以借助网络这个新工具来打造利用,与珠三角的创新功能相结合,把地方特色资源组织起来,依托内销发展地方产业。

  做大本土企业 承接产业转移

  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副主任、副教授张光南:

  打造主营业收入超百亿的企业,首先要做强做大本土企业,对发展有一定规模、效益好且与国家可持续发展政策相吻合、节能减排效果好的行业龙头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同时,要鼓励企业树立品牌意识和自主创新意识,不断增强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发展成为规模大、竞争力强、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一定分量的知名企业。

  其次,梅州要加快推进园区建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积极承接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从中挑选一批符合梅州产业发展方向的优质企业进行重点跟进和一对一招商,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除了发展现有传统支柱产业外,梅州还要重视培育高科技、高效益、低污染、有长期增长潜力的主导产业和非资源型接替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还要打好客家牌、绿色牌,发展特色企业。比如通过立体展示、点线结合、全方位打造集合休闲旅游、客家文化、农业体验等“世界客都”精品旅游项目,引进有实力的大型投资机构进行规划开发,把梅州的山水人文进行企业化运作,实现产业化。

  另外,梅州可以通过发展电商产业,发挥有劳动力便宜、生态条件好、居住环境佳、职业技术教育成熟等优势,吸引更多的电商企业落户,为工业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电子商务支撑。

  发展电子商务 支撑产业发展

  广东华创风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利芬: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迅速发展并日趋成熟的商业交易模式,已经成为企业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梅州要打造百亿产业和百亿企业,势必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政府不仅要出台电商产业的发展规划,对电商企业进行政策性的方向引导,还要对部分有一定基础的电商企业进行政策、人才、资金等方面的扶持,打造电商行业标杆,让更多的企业主动、积极融入到电商产业的发展中,通过线上推广体验、线下服务的“O2O”模式,进一步做响企业品牌,从而做大做强企业,实现企业和产业产值的持续增长。与此同时,企业间要抱团发展,整合资源,共享电商产业发展中的技术、改革等成果,利用电子商务这个大舞台成功地将传统产业升级为一条完整的现代产业供应链。

  要建立一支专业的电商人才队伍,积极引进和培养电子商务各类型人才,还要引进电子商务中介服务机构进行合作,有效帮助企业解决网站推介、产品宣传、网络建店、商贸交流、网上交易等困惑。而传统产业的企业家要主动融入互联网,努力成为熟悉电子商务的行家里手,更好地推动线上和线下产品的融合。

  最后,要做好物流等配套服务,梅州要争取建立物流基地,建成物流集结分拨站和大型物流仓储,解决电商产业发展的根本性难题。

  创新装备制造 发展新兴产业

  广东省社科院副院长温宪元:

  梅州要打造“双百”经济,需要有长远谋划,特别是对产业的发展一定要有高质量的规划。 一方面,政府要有重点、有步骤地引导、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另一方面,企业需要转变观念,要有战略眼光。这里说的企业,是要有能够带动产业上游下游发展的龙头企业,这样才能形成好的产业配套,不断拉长产业链条。

  眼下,梅州在注重发展好现有重点产业的同时,要推出新的谋划,往更高端、更精致的产业发展方向牵引。装备制造业是梅州市的主要传统工业支柱行业之一,从方向上看,应该注重技术创新,利用现有的企业基础,引进新的装备制造推出新产品,比如小型飞机、私人飞机的制造等。

  此外,梅州还可以跳出现有的传统产业,尽量往新的产业去发展、聚集,通过一些优惠政策,引进一些适合梅州产业发展方向的新兴产业。比如,梅州山水秀美,人文积淀好,可以考虑做“大健康产业”,率先提出“健康梅州”新概念,在全市开展大健康产业发展建言献策征询活动,定期举办大健康产业高端论坛,研讨寻找一条符合梅州市情的低成本、高效率的健康养生之路,把梅州大健康产业培育和打造成“双百”经济增长点。

  培养引进人才 解决企业用工

  梅州市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曾利兰:

  产业和企业要做强做大,需要一支多层次、多类型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人才是梅州工业产业发展的短板。因此,需要坚持培养、引进、使用相结合的办法,引进一批能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性难题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一批适合梅州产业发展需求的紧缺型人才。

  在培养人才方面,要依托梅州本土的嘉应学院、职业技术学校、技工学校等高职院校,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为企业培养“订单式”人才,着力培养一大批具有高技能的生产一线人才,解决企业技工类人才缺乏的问题。比如市职校与国威电子、汽车零部件企业长期以来都有深度合作,针对企业需要开发教材、设置课程。同时,要注重企业职工和广大农民的技能培训,让失业农民能够有一技之长,可以解决就业难和用工难的双重矛盾。

  不能忽视的是,梅州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但人才流失严重。为此,要在中职教育中牢固树立“家门口”就业的理念,在学生中加强本地企业和就业信息的传播,把人才留住。另一方面,要加强人才引进,以项目吸引人才,实现引进人才与引进“智力”、引进项目和资本的有机结合,全方位引进开发国内外高层次智力资源。还可以通过环境留人,在不断提升环境和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让人才爱上梅州、留在梅州、服务梅州。

  整合企业资源 打造区域品牌

  丰顺县培英电声有限公司总经理邱俊旋:

  产业发展需要区域品牌作为支撑。多年来,梅州工业企业自主品牌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发展阶段,随着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水平提高了,初步形成了一批知名自主品牌,如“培英”、“欧龙”、“蓝豹”等品牌。但是,仅靠部分企业的知名品牌是难以支撑梅州电声产业集群形成的,这时候就需要一个区域品牌,带动更多的企业抱团发展,真正形成“百亿产业集群”。

  首先要鼓励电声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引进和购置先进设备,提高生产的智能化和自动化,为建设区域品牌练好“基本功”。其次是要整合资源,建设一批电声共性技术开发、研发设计、质量认证、试验检测、电子商务、信息服务、人才培训等公共服务平台,通过集约化经营,比如统一采购、内部精细化管理、外包等多种形式,共同推动区域品牌的形成。再次是要强化政府在创建区域品牌中的主导作用。市、县两级政府应成立电声产业领导机构,在打造电声产业区域品牌中深耕细作,通过政府的有效引导,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逐渐完善品牌的统一标识、生产标准等,并进行品牌的宣传推介,打造梅州首个工业区域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