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市民“享绿”空间 为美丽广东建设增速 ——广东城郊森林公园建设发展纪实

23.12.2014  15:05

不要说周末了,就是平时到大夫山森林公园来玩,都很难找到车位。”家住广东番禺的市民苏女士感慨地说。

  位于番禺区的大夫山森林公园,免费开放至今将近15年,接待游客总量超过6000万人次。随着开放时间增长,大夫山的游客也由原来单一的区内不断向外区扩展。现在节假日单日游客量最高已超12万人次,年接待游客量超600万人次,且呈不断上升趋势。

  在广东,像大夫山这样免费开放的森林公园还有很多。目前,全省已建立城郊森林公园310多个,其中250多个城郊森林公园免费向市民开放,占全省森林公园总数的50%以上。

  广东是我国最早建设城郊森林公园的省份。近年来,全省各地纷纷把森林公园建设作为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形象,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大力发展并免费开放,每年有上亿人次的城乡居民和游客能免费享受到生态建设和保护带来的绿色生态福利,体现了林业极佳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生态文明和美丽广东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高位推动

  为城郊森林公园发展保驾护航

  广东省先后开展了两次“绿色革命”,第二次“绿色革命”将城郊森林公园建设列入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并提出到2017年底将新增建1037个城郊森林公园。届时,全省城郊森林公园总数将达1347个,总面积约59.05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28%、林业用地的5.38%。每个市、县、镇至少分别建设3个、2个、1个城郊森林公园的发展格局,推动城乡一体化协同发展,并将森林公园发展纳入地方政府的总体发展目标和考核任务指标。

  为有效引导城郊森林公园建设发展,广东省林业厅组织编制了《广东省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体系建设规划(2013-2017年)》、制定了《森林公园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广东省森林公园质量等级评定管理办法(试行)》等一系列标准和办法。“目前,我们正在抓紧组织制订广东省《森林公园建设指南》。”广东省国有林场服务总站站长米明福告诉《中国绿色时报》记者,通过颁布、制定这些标准、办法,进一步规范和提升了广东城郊森林公园的建设、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多元筹资

  夯实城郊森林公园基础建设

  作为公共产品,城郊森林公园的建设和管理经费除了财政支持外,还要鼓励社会资金的参与。

  米明福表示,广东城郊森林公园的建设模式就是:以政府为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共建。即由各地政府牵头,加强组织领导,统一规划,统一部署,协调林业、国土、水利等相关部门共同推动;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和企业积极投资参与城郊森林公园经营性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和经营,形成了“政府主导、林业主管、部门协作、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建设格局。

  通过积极争取,广东城郊森林公园建设得到了省财政厅的支持,在今年的森林植被恢复费省统筹资金中专门安排3000万元,对粤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等14个地级市以及江门的恩平市、台山市、开平市今年新增建的城郊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按每个市、县、镇城郊森林公园分别安排30万元、20万元、10万元基础设施建设补助资金给予扶持。并以多元筹资为动力,加快开发建设。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将城郊森林公园的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统筹解决森林公园的道路、交通、水电和生态文化建设及自然遗产保护等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如东莞市自2003年开始将城郊森林公园建设纳入城市公共休闲服务网络体系,投入21.73亿元,先后建成了大屏嶂、水濂山等十大城郊森林公园。高州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视城郊森林公园的建设发展,将城郊森林公园的建设发展纳入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大投入,加快开发建设,计划在2014年-2017年间市财政筹集不少于6000万元资金投入城郊森林公园建设,各乡镇也配套一定的资金建设森林公园,今年投入的资金就超过3000万元;同时,鼓励各级政府积极探索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投融资体制和优惠政策,大力鼓励和吸纳企业及社会资金参与城郊森林公园的景区景点、旅游项目、服务接待和交通运输等的建设和经营,加快开发建设速度,提高城郊森林公园建设水平和档次。如南雄市政府通过招商引进广东清景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合作投资开发建设南雄主田元升樱花森林公园,计划投资5亿元,现已投资2亿元。

   模式创新

  转变城郊森林公园发展方式

  建设城郊森林公园,用地难是一个大问题。

  为解决这一难题,广东省通过创新体制机制,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了创新发展。首先,通过森林进城围城工程建设增加城市绿地,充分利用城市公共绿地兴建城市森林公园。其次,通过乡村绿化美化工程建设,加大风景林营造建设力度,不断扩大风景林面积,兴建镇、村城郊森林公园。第三,通过森林碳汇、生态景观林带工程建设,加大风景林营造和对现有森林景观的改造,不断提高景观林面积,兴建县、镇城郊森林公园。第四,充分发挥城镇社区小区居民亲近自然的迫切要求和房产开发商的投资热情,建设社区、小区森林公园。

  “比如东莞市就通过创新机制和体制,积极利用村前村后小山头、小果园、风水林规划建设城郊森林公园,建设了寮步佛灵湖、长安象岗山等一批镇、村级森林公园,营造了‘城在林中、林在城中、村内有景、村外有林’森林城市景观,大大提升了市民‘享绿’空间。”米明福说。

  体制机制的创新,不仅让广东构筑起多样化的森林植物群落,提升了森林风景资源质量,全面推进城郊森林公园建设发展,还拓展了城乡居民活动的空间,改善和美化了人居环境,提升了城市的品位和形象,让美丽广东建设实现了加速度。

   免费园区

  让城乡居民共享生态福利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保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最为公平的公共产品,是人人都可以享有平等消费、共同享用的一项基本权益。

  免费开放的森林公园,正是属于这一公共产品。

  如今在广东,城郊森林公园已成为社会公众认识林业,弘扬生态文化、传播生态文明的重要窗口。城郊森林公园贴近百姓、服务百姓,公益性强、关注度高、辐射面广,是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展示林业生态保护和建设成果,提升林业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的重要载体;同时,城郊森林公园的建设发展进一步丰富了森林公园内的自然景观类型和物种资源,使其成了天然的生态教育课堂,让人们在游览休闲的过程中受到教育、熏陶和感染,从而拓宽了对自然和生态的认知,树立起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增强护林爱绿的自觉性。

  城郊森林公园建设发展有效满足了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生态休闲需求。城郊森林公园以其自然景观优美、生态良好、适游方便的特点,在满足人们生态休闲、运动健身、文化娱乐需求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城郊森林公园的建设发展,使广大城镇居民一出家门就能看得见青山绿水、蓝天白云,抬脚就能走进森林公园,亲近自然,切实享受到城郊森林公园建设发展带来的良好森林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生活在绿色城镇中;同时,广大城乡居民还能利用城郊森林公园配套完善的游览、娱乐、科教、健身等设施,开展观光、休闲等活动,有效满足了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生态休闲需求,大大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城郊森林公园建设发展还丰富了城乡居民的生态文化需求。城郊森林公园根据自身资源的特点,深入挖掘森林文化、花文化、竹文化、野生动物文化、宗教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民俗文化、耕作文化等文化内涵,并将其开发成人们乐于接受且富有教育意义的生态文化产品,满足了社会多元化的生态文化需求。如东莞大屏嶂森林公园深入挖掘森林公园的森林文化、花文化和历史典故、文萃集锦、民间传说等,开发建成了“野牡丹园”“竹园”“杨梅园”“百花园”等一批生态文化产品,大大丰富了生态旅游的文化内涵和产品,增强了知识性和趣味性,满足了人们多元化的生态文化需求。

  

   大夫山

  政府投资保障园区建设   

  大夫山森林公园位于番禺市桥以西,横跨两个镇街,接壤8个行政村,总占地面积约8500亩。

  公园1997年建设,1999年8月1日正式开园迎客。开放至今,区财政累计投入资金超过3.3亿元。目前,区政府除保障公园正常养护与管理的开支外,仍坚持每年投入1000万元进行服务设施的配套升级。这些资金部分用于建设一些必需的避雨亭及登山步道,部分为群众建设林间休憩文化广场,其余部分均投入到林分改造中。园区已建成通车消防道路25公里,登山步道40余公里,亭台、水榭、广场共计20余处,超过200亩的人工湖与蓄洪水库3个。为使森林生态建设得更好,近年来大夫山还在生态公益林中栽植了大量的荷木等防火树种,增加种植了米老排、秋枫等乡土适应性树种,调配区域性种植了红枫、尖叶杜英等色相与季相树种。健全的资金保障机制,使园区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大夫山森林公园的建设,为群众休闲娱乐、运动健身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实现了“民心工程”的承诺;树木的成长与水体等湿地的循环营造了良好的小环境气候,改善了周围乃至市区的整体生态环境和空气质量,园内的鸟类及野生动植物种类与数量逐年增加;公园带动了附近村镇的第三产业发展,间接促进了就业。此外,番禺区政府在2004年专门为大夫山的建设与管理组织了专项审计,其中囊括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3个方面。据了解,此类针对公园建设的审计在广州地区尚属首次。  

   东莞

  十大森林公园拓宽林业发展空间   

  为让更多市民共同分享生态资源,2003年东莞市委、市政府提出“建城、修路、整山、治水”八字方针,把森林公园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全市建成了大岭山、银瓶山等十大森林公园,并全部免费对外开放,深受群众欢迎。森林公园的建设,创新了东莞林业的发展平台,转变了林业资源的管理模式,推动了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的转型升级。

  森林公园建设拓宽了林业发展空间。在实施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基础上,东莞出台了林业生态补偿政策,对全市31.5万亩农村非经济林地给予每年每亩100元补贴,调动了农民保护生态的积极性;确定了国有林场转为市财政全额核拨的公益性事业单位,与森林公园管理处合署办公,有效解决了制约国有林场发展的突出问题,保证了森林公园建设管理的健康发展;以森林公园建设为蓝本推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根据全市66%的集体林地用于建设森林公园的现状,鼓励有条件的镇(街)以规划建设森林公园为目标,逐步将属地范围内的集体林地纳入统一经营范围,确定了“明晰产权、规模经营、按股分利、生态补偿”的林改方针,推动了全市林改工作顺利开展;出台了镇(街)森林公园建设补贴政策,按照镇(街)经济综合实力档次,市财政对建设森林公园的镇(街)给予每公顷5.4万元的补贴,充分调动了镇(街)利用集体林地规划建设森林公园的积极性。

  通过构建完善森林公园体系,打造舒适优美的生态环境,增强绿色竞争力,吸引先进制造业集聚发展,东莞森林公园走出了一条开发与保护并举、培育与利用齐抓、生态与经济双赢的发展之路。  

   圭峰山

  生态资源成市民休闲旅游的乐土   

  圭峰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江门市与新会区的中心,是典型的城市森林公园,面积55.1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98%。

  近年来,公园管委会坚持保护第一、生态优先的理念,不断完善森林公园的配套设施建设,更新林相,让公园更绿、更美、更安全,有力地提升了生态惠民的水平。为加大便民利民力度,圭峰山从今年元月起免收登山门票,公园因此每年减少收入600万元。

  为进一步彰显“山水之中有城市,城市之中有山水”的魅力,圭峰山在加大资源保护力度的同时,着力打造特色旅游景区,保证让森林公园做到免费不减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绿护桃源景区。

  绿护桃源景区首期建设工程不仅改造了一片林相,还修建了两个公园景点,并配套一批基础设施。此外,还改造了一批道路,修建了4条栈道,让游客更加安全、舒适地旅游。特别是林相改造,改善了景观单一的现状,形成了“四时开花”的景观效果,极大提高了生态效能和景观品位。

  绿护桃源景区正式开放后,吸引了大量周边地区的游客前往休闲游玩,每到周末人流更是络绎不绝。

  目前,圭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管委会正在招商引资,规划建设茶花园和名卉谷,对绿护桃源景区内约350亩的林地进行林相改造,建设9个植物主题种植园及4个公共活动展示区,打造“华南地区最大型的茶花基地”。

  “圭峰新会秀,绿化呈奇观”。圭峰山国家森林公园在有效保护森林资源的基础上,更让生态资源成为广大市民休闲旅游的乐土。  

   韶关

  扩大用地范围为民服务   

  韶关国家森林公园地处市区,所辖林地环绕韶关市城区分布,是韶关市区的绿色生态屏障,被誉为“市肺”。

  公园1993年经林业部批准建立,原规划总面积30161亩。2004年,韶关市政府将市区芙蓉山、莲花山南段集体林地也纳入韶关国家森林公园管理范围,高瞻远瞩地将公园定位为“韶关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永久性自然生态保留地,并开展以休闲游览和登山健身为主,以生态示范、科普和人文教育为辅的城区型国家森林公园。”如今,园区规划管理面积扩大到65828亩;同时设立了管理机构——韶关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落实了人员编制和经费。市财政逐年加大森林公园建设管理资金投入,大力开展绿化美化、基础设施和景区景点建设,提高韶关国家森林公园森林生态功能和景观效果,完善公园休闲旅游设施条件,加强林地林木保护,提升公园卫生清洁和治安维护水平。

  2005年,公园被评为广东省林业系统创建文明行业先进单位,主景区莲花山被评为韶关市区新十景之一;2007年被评为韶关市文明示范窗口;2009年被评为广东省森林生态旅游示范基地。

  多年的建设,使得公园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基础设施和景点逐年完善,景区管理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成为韶关市区最重要的森林生态休闲旅游景区。2013年,园区共接待游客170万人次。

[阳江]举办学习宪法专题讲座
为进一步学习宣传宪法,深入贯彻实施宪法,林业厅
[湛江]举办2018年依法行政专题研究班
为提高湛江林业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素质,林业厅
[江门]举办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培训班
为进一步提高园林绿化建设、管理、品质提升的水平和质林业厅
南方日报:广东未来7年将完成 基干林带造林36万亩
南方日报讯 (记者/黄进 通讯员/林荫)18日,全省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作现场会在茂名召开。会议透露,从2019年起,我省将正式启动实施新一期全省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2019—2025年,全省将完成基干林带造林36.林业厅
[东莞]打造林业生态屏障 服务粤港澳大湾区
近年来,东莞市高水平规划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林业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