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整版报道我校高水平大学建设成果:坚持向海发展 服务海洋经济强省战略

17.05.2017  03:21

5月16日,《南方日报》A13版整版报道了对我校校长叶春海的访谈和我校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成果。报道全文如下:

点击阅读原文


广东海洋大学校长叶春海谈高水平海洋大学建设

坚持向海发展 服务海洋经济强省战略


对有海洋情结的人来说,广东海洋大学师生接下来的“待遇”叫人羡慕:该校上月刚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协商一致,其海洋科学学科团队年内将跟随“雪龙号”赴南极进行海洋科考;该校正在将3艘自有渔船改造成近海海洋科考船,今后校内师生赴北部湾及南海巡游科考将有望常态化……

作为华南海洋高等教育重镇,“向海发展”已成为广东海洋大学上下共识。入围我省“双高”大学建设三年来,该校动作频频:去年完成了建校80多年来最大规模的学科布局调整,打造“3+1+N”大海洋学科体系,24个学科中涉海学科占比增至70%以上;与深圳大鹏新区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依托深圳城市窗口,解决招贤纳才和科技成果转化难题……

广东海洋大学校长叶春海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在海洋强国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广东海洋大学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以“四个坚持”为旗帜引领,以“三个支撑”为使命担当,以“两个走在前列”为奋斗目标,坚守海洋水产特色发展战略,坚持“向海发展”,推动学校在建设高水平海洋大学的征程上不断迈出坚实步伐,努力为广东建设海洋经济强省、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南方日报记者 占文平

通讯员 蔡郁 秦小明 张艳梅 毛琪 摄影 金国望


实现由水产大学到海洋大学的转型升级

南方日报:今年是我省“双高”大学建设的第三年,中期验收在即。广东海洋大学将交出一份怎样的答卷?如果自己打分的话,能打多少分?

叶春海: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对海洋工作高度重视,历任省委书记都亲临海大视察或作出批示。本届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均到海大视察,对学校的发展寄予厚望。广东建设高水平大学,给予我们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紧紧抓住水产学科和海洋学科两个学科进入我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的重大机遇,迅速启动了建设一流学科、一本院校、高水平大学顶层设计的规划建设。

具体推出了“683工程”,即深化六大重要领域改革(内部治理结构优化、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人事与薪酬分配制度改革、办学资源优化配置、大学文化传承创新),深入实施八大重点建设计划(学科水平攀峰计划、人才团队培育计划、人才培养创优计划、科技创新提升计划、服务社会增效计划、开放办学拓展计划、学科平台升级计划、服务体系优化计划),大力加强三大重点学科(即水产、海洋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建设。

为了实现建设高水平海洋大学的目标,我们对学科专业布局和学院设置进行了优化调整,用创新的思维、内涵式发展的路径,推进海洋特色的建设,实现了由水产大学到海洋大学的转型升级。这三年来,我们大部分的指标是完成的,同时有部分指标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引进这块,离目标尚有一定差距。假若非要自己打分,我们可以达到85分。

史上最大规模”学科调整:涉海学科比重增至七成

南方日报:海大这两年的学科改革力度比较大,受到业界关注。能否介绍下有关情况?

叶春海:是的,为了实现高水平海洋大学的建设目标,我们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对学院设置和学科布局进行调整和优化。这也是三年来学校决策层投入了最多心思的地方。

我们以完善和发展“3+1+N”大海洋学科体系为出发点,对学院设置和学科专业布局进行了大调整。以具有共同理论基础的学科群集合为基本单元,按照学科专业内涵相关性和纵向支撑依托、横向融合协同的原则设置学院和布局学科专业,着力加强了基础学科对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的支撑作用,加强了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与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加强了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新的增长点的培育,加强了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对相关学科的带动作用。

调整后,学校有19个学院,涉海学院由原来的6个学院(占比35%)变为13个学院(占比68%);共24个学科,新增海洋资源与环境、海洋技术等5个涉海学科,撤销了2个非涉海学科,原涉海学科12个(占比54%)变为17个(占比70.1%)。目前,学校全校本科专业75个,其中涉海专业34个,占专业总数的45.3%。

这次调整是建校80多年来力度最大的一次。改革必定会触动既有利益格局,但我们认为,这项工作立足当下、谋划长远,对海大发展具有战略意义,是推动学校转型升级的顶层设计,也是建设高水平海洋大学体制机制改革的具体行动和实践。通过这项改革,让全校上下都凝聚起共识,大家对特色发展、向海发展的意识更加强烈,更加明确。

此外,我们还深化体制机制综合改革,给重点学科放权,开展了试点学院综合改革,支持重点学科建立“学科特区”和人才培养试验区。如水产学院试点学院实行学科负责人领导下的首席专家负责制和专业教授负责制,实施岗位与绩效相结合的薪酬分配激励机制,建立“学院-学科-团队”三级考评体系,通过深化改革激发学院和学科活力。

为全省海洋产业

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

南方日报:高水平大学建设落脚点还是要服务于地方创新发展,近三年来,广东海洋大学在这方面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效?

叶春海:广东作为海洋经济大省,在全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华南唯一的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建校80多年来,源源不断地为我省乃至整个华南的海洋水产产业输送全产业链的人才和技术。目前,我省海洋产业约有60%的技术人员出自我校。

发挥“海洋智库”作用,为广东、广西等省区及其市县、企业主持编制各类规划43项,包括主持编制了《广东海洋文化强省建设规划》《广西“十三五”海洋经济规划》等,为惠州、汕尾、揭阳、江门、阳江、茂名、湛江等沿海地市编制海洋经济规划和其他规划,为各级政府制定经济发展计划提供决策依据。

近年,我们主动对接国家海洋强国战略需求,尤其是南海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及海洋权益维护。比如,在南海近海渔业资源严重衰退、大陆架渔场过度开发及南海海洋维权重要性日益突显等背景下,我校卢伙胜教授带领南海渔业团队经过20多年的潜心研究,突破了渔船生产信息采集与分析、深海渔业资源大面积同步评估、鸢乌贼和大型金枪鱼等大洋性渔业资源高效开发等技术瓶颈,其“南海深海渔业资源开发关键技术及应用”荣获2016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已推广带动广东、广西和海南三省区的8个市县开发南海深海渔业资源,实现南沙群岛深海渔场常态化生产,2008年以来累计新增产量97.4万吨、产值59.6亿元。

盼望出台粤东西北人才引进倾斜政策

南方日报:全省14所高水平大学参建高校中,海大是粤东西北仅有的两所高校之一。学校是如何克服区位劣势吸引人才的,成效如何,有何建议?

叶春海:高端人才是学科发展的关键驱动力。近年来,我们通过重点实施“南海人才工程”系列计划,引育一批具有国际学术前沿视野、创新能力强的优秀海洋科技人才。如在引进香港大学对虾育种专家陈兆明教授和加拿大海洋药物专家宋采教授的基础上,今年,我们又全职引进了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徐建军教授、中科院百人计划获得者宋之光研究员这两位国际著名的海洋气象和海洋地质专家。近两年来,共从美国、英国、新西兰、香港等国家(地区)柔性引进拔尖人才“讲座教授”12人。

与此同时,我们还与深圳市大鹏新区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依托深圳城市窗口,解决招贤纳才和科技成果转化难题。研究院自去年成立以来,已有8个团队入驻,与相关企业签订合作协议20多项。

由于我校地处粤西,在人才引进方面依然比较困难。今年4月,教育部等五部委出台了《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结合优化改革服务等若干意见》,希望省里的实施意见和针对粤东西北人才引进的倾斜政策能尽快落地。

■创新工场

立体监测技术两次成功预警赤潮

广东海洋大学海洋科学研究团队围绕着南海海洋环境变化、海洋生态安全、防灾减灾等亟需解决的科学与技术关键问题和重大社会关切,构建了基于空中无人机和海洋卫星遥感、海面船舶调查、海洋潜标、海底原位监测“三维一体”的立体监测体系,建立和发展了物理—生物化学数值模拟技术,研发了台风、赤潮、缺氧区、海岸污染排放等灾害的预警技术。

团队负责人、广东海洋大学海洋与气象学院院长张书文介绍,2015年年中和去年下半年,阳江海陵岛和湛江东海岛相继发生赤潮。“赤潮期间,藻类大量繁殖,消耗水中的氧气,从而导致鱼类及部分对氧气敏感的植物等大量死亡,并伴随着海水发臭。我们的“三维一体”海洋环境立体监测体系,两次预警了赤潮。而且还可以对赤潮成因、影响范围以及扩散方式进行详细分析和预测,为当地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

借助这项立体监测技术,该团队还与湛江、深圳、珠海、茂名等地方政府和钢铁、化工等重要企业开展合作,构建基于“三维一体”立体监测技术的海湾陆源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模型和方法技术体系,攻克了采用嵌入干湿网格技术的POM水动力模型的关键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维一体”海洋环境立体监测体系的建立,对于提升广东海洋学科整体实力,促进南海国家海洋经济综合开发试验区,加快提高海洋灾害观测能力和预警预报服务水平,增强海洋领域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完善海洋防灾减灾体系,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

构建水产品全产业链关键技术体系

在水产品日渐成为餐桌上的常客的今天,人们对水产品安全问题也日渐关注。南方日报记者了解到,广东海洋大学依托水产优势学科,构建了从池塘(网箱)到餐桌、从生产到消费、从研发到市场各个环节紧密衔接的安全优质水产品全产业链关键技术体系。

在育种方面,该校水产学科团队针对南海区养殖主导品种育种技术相对落后、良种缺乏、优质种苗供应不足等问题,开展了凡纳滨对虾、褐点石斑鱼、珍珠龙趸、多鳞鱚、卵形鲳鲹、金钱鱼、大珠母贝等主要养殖种类的种质评价与保存、分子育种、种苗规模化繁育研究与技术推广,创新了无底质池塘清水布苗、养殖废水饵料培养、育苗水体有机物自分解去除等海水鱼人工育苗6大核心技术,建立了优质海水鱼种苗规模化繁育新技术体系,突破了产业技术瓶颈。选育的马氏珠母贝新品种“海选1号”获批为我省“十二五”五个国家新品种之一。

针对我省海水养殖产业中养殖模式单一、病害疫情频发、低效高耗、污染严重、产品质量下降、食用安全难以保证等共性关键问题,开展了生态低碳养殖技术、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病害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技术推广。建立单位水体理化因子数控和处理技术,研发智能化的养殖模式和养殖系统,实现污染零排放;阐明了主要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机制,突破渔用疫苗应用的瓶颈。

针对我国水产饲料资源短缺且存在结构性矛盾、环境污染、饲料安全与高效利用的重大产业需求,开展水产动物营养安全与饲料提质增效研究,构建了斑节对虾、凡纳滨及日本囊对虾、军曹鱼、石斑鱼、卵形鲳鲹等主养品种营养需求数据库,研发对养殖产量、风味、产品安全、环境安全具有多元效应的高效配合饲料。

近年来,马氏珠母贝新品种“海选1号”推广已占超过20%的市场份额;生产大规格石斑鱼种苗300万尾、卵形鲳鲹1200万尾,推广网箱养殖30万立方米,形成产业链产值15亿元,带动就业3000人;开展技术培训50余场,培训学员约5000余人次。

哪里有鱼捕?科技提供大数据支撑

在南海海洋权益维护重要性日益突显、渔业资源严重衰退和珊瑚礁生物系统遭受严重破坏等背景下,在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支持下,广东海洋大学南海渔业团队在基于北斗卫星的海洋渔业信息化技术、南海深远海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和珊瑚礁生物系统等关键技术上取得重要突破,为服务国家海洋战略和广东海洋经济强省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渔民们出海应该去哪捕鱼?又能捕到什么鱼?团队负责人卢伙胜教授介绍,基于北斗卫星的南海大规模渔船生产信息实时动态采集系统,他们构建了北斗渔业信息大数据中心,不仅可为渔民们提供技术支撑,还为外交部等国家有关部委提供渔业信息数据和政策咨询服务。

此外,团队还突破了珊瑚人工繁育和自然海区珊瑚大规模栽培技术,构建了海洋生态环境综合修复技术和新型海洋牧场旅游度假可持续发展生态圈。2017年获批建立国内首个珊瑚保育救护基地,并作为主办方之一组织成立国内首个珊瑚保护公益基金,开展了广东珊瑚礁普查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

近三年,课题组投放人工珊瑚礁300座,种植珊瑚50000株,建立国家级海洋公园1个、海洋生态修复示范区2处、海洋生态牧场1处、海洋生态旅游综合体3处、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十大国民水上运动休闲中心1处。“南海深远海渔业管理与捕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6年获广东省科技厅认定。相关技术及应用带动新增产值3.2亿元、利润0.6亿元,创税230万元,引导南海三省区新增产量54.8万吨、新增产值43.0亿元,利润9.0亿元。

数说成果

▶学科建设◀

学校“植物学与动物学”学科的总被引频次占ESI世界排名前1%阈值的比例由2014年11月的36.92%提高到2017年4月的65.83%,平均每年递增10%。照此速度,到2020年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验收时,有望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

现有省级重点学科6个,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4个,新增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4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

▶人才引育◀

现有省级以上人才25人,双聘院士5人,珠江学者3人,新增省级科研创新团队4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专任教师博士比例从28%提高到36%。

▶科技创新◀

新增各级各类科研平台17个,包括1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8个省级工程中心等。目前,学校共拥有重点科研平台36个,其中省部级重点科研平台16个;

立项建设2年科研到账经费3.8亿元,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114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9项。

▶平台建设◀

现有1个具有国家资质认定计量认证的海洋资源与环境监测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贝类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2个全国海洋科普教育基地,1个全国海洋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服务地方◀

南海渔业资源研究团队积极开展南海渔业资源调查、评估、监测和修复研究,为农业部提供咨询报告5份,1项研究成果被外交部、农业部采纳,为国家南海渔业决策提供科学支撑和重要参考。

招生看点

目前,广东海洋大学已有38个专业进入广东“一本”招生,其中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相关专业均实现了“一本”招生。“一本”招生计划占总计划的58%,学校实现了从“二本”招生进入“一本”招生行列,学校整体录取分数显著提高,生源质量大幅提升。

立项建设以来,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招收了一批博士、硕士留学生,学校成为广东省第六所有硕士、博士来华留学的高校。积极探索国际人才培养新模式,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元化的留学生教育体系。获批“港澳地区本科生全国联招资格高校”,为提升粤港澳教育合作层次和水平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新闻主编:张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