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奋明: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的三点重要思路
郑奋明
广州市委十届九次全会的主题是“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加快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全会对广州的发展提出了许多新的思路,其中我认为比较重要和印象较深的有三点:
一是以全球的视野,提出了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的新提法,我认为这符合城市发展的方向,也符合广州发展的实际。城市发展是由点到面,由单线条向网络联通的过程,由单个城市向城市圈、城市连绵带扩展的过程,逐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和城市群。在这网络化的城市群中,每个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取决于其在网络节点中的位置。城市在城市群中处于核心、支配和控制的地位,在城市和国际竞争中更有优势。纽约、东京、伦敦等世界级城市群无不如此。符合广州发展的实际,是因为广州拥有良好的自然地理交通环境,气候温暖湿润,沿江靠海且有良好的深水岸线,适于人类大规模的居住和活动。从经济总量来说,2015年广州的GDP已经超过18000亿元,并且还在以8%的速度增长。综上所述,我认为广州建设国际化的枢纽型网络城市是完全有基础和底气的。
二是明确提出建设国际航运枢纽、国际航空枢纽、国际科技创新枢纽的目标。在网络城市中,有交通、金融、信息、文化、科技等各式枢纽型城市,枢纽型城市也并非是各种因素并驾齐驱,而是各有突出功能,广州根据发展实际突出航运、航空和科技创新能力。从航运、航空中心来说,2015年广州港完成货物吞吐量5.2亿吨,位居国内沿海港口第四位、国际港口第六位;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762.5万标准箱,位居国内沿海港口第四位、国际港口第七位;2015年,白云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5521万人次、白云机场T2新航站楼扩建并将于2018年投入使用,在国际上也是排在前列的。广州已经是准枢纽型航运、航空城市,因此,在不远的未来广州成为这两方面的枢纽城市应无疑问。
而要成为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广州则面临较大的挑战。能成为科技创新枢纽城市则意味着掌握着科技发展的先导权,也是城市综合实力的高度体现,这项决策方向是正确的,关系到广州未来长远的竞争力。从广州达成此项目标的基础条件说,广州拥有为数不少的高等院校、实验室和科技人员,广州是华南的教育文化中心,但与国内外发达城市比较,在科技创新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研发投入水平、科技产出、专利成果、科研团队、科研发展的体制机制还有差距。广州未来在这方面还要加大努力。我相信,明确了奋斗的方向,通过一个时期的努力,建设国际创新枢纽型城市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三是以珠江水系为脉络,创新性的提出优化“一江两岸三带”的构想。从西向东重点建设三十公里精品珠江,从白鹅潭到广州大桥的西十公里,形成展现城市历史风貌的滨水长廊;从广州大桥到琶洲岛的中十公里,形成展现大都市魅力的岭南水岸;从琶洲岛到南海神庙的东十公里,形成展现开放活力的现代化港城。从广州珠江水域水系的角度来谋划广州发展的空间格局,是一大创新。此思路抓住了广州珠江穿城,水网密布,有930公里水道,231条河涌的特色,认识到这是广州的宝贵资源,也是必须要做好的文章。如果广州没有做好水系的文章,那广州肯定是不成功的。全会提出以珠江为天然轴线推进沿江布局,城市更新、水系治理、景观优化、园林绿化的发展思路。抓住了广州的珠江水系进行布局建设和治理,其实也是抓住了广州城市建设工作的特色和重点。这说明对广州的发展思路更加明确和清晰了,按照这样的努力方向,相信广州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作者系广东省政府参事、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