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者】哈佛四人行:飞向大洋彼岸
建筑学院2009级建筑学二班班主任向科老师介绍说:“其实他们只是个代表,我们班还有很多学生也收到了世界级名校的offer,像哥伦比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南加州建筑学院等一系列在建筑学界非常知名的高校。”截至目前建筑学院2009级目前已经有超过四分之一的学生收到了世界知名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而且这个数字还在增长。
哈佛四人行,既不是特例,也不是绝版,他们的成功源于学生个人的优秀素质,也源于华园这方助飞成长的平台。
有目标,更懂先飞
朱彬进入建筑专业的学习并非一帆风顺。高中的一次美国游学经历埋下了她学习建筑的种子。洛杉矶规整的社区和中国片断化的地景形成鲜明对比;费城、波士顿保存完好的旧城区焕发着历史的光芒,似乎每块砖都述说着一个故事;纽约的摩登大楼是那样的高耸入云,是现代城市生活的生动写照...多样化的建筑风格,对那时的她,是一场精神的洗礼,从此,她有了一个建筑梦。
朱 彬 |
好事总是多磨的,朱彬的高考分数不够理想,没有达到建筑学院的录取标准,但她仍然没有放弃,而是选择了一条“曲线救国”的道路——入校之后转专业。于是朱彬在高考志愿栏里依然填报了华南理工大学,但不是建筑学院,而是外国语学院。“我记得第一次见到班主任的时候就问她,老师是不是可以转专业?”回想起当时老师诧异的表情,朱彬不禁笑出声来。
“曲线”总是不如“直线”那么顺畅容易达到,要想转专业学生必须同时满足两项高标准:在前三个学期里,在外国语学院的专业成绩排名达到年级前20%;通过建筑学院的素描加试和面试。面临的困难比想象的要多得多,尤其是对未来的未知感,但朱彬觉得既然有梦想,就要去追,人生不求无败,但求无悔。一年半后,朱彬以前三个学期总分排名第一的成绩顺利达到转专业要求的“硬指标”,并通过了建筑学院的素描考试和面试,成功“变身”为建筑学院的一员。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谈到朱彬这一群学生的优秀特质,班主任向科老师说:“他们从进校开始就有比较明确的目标,所以相应的准备工作也做得比较早,包括英语、专业、对外交流等方面的准备;当然他们也非常努力学习,我带过他们的专业课,发现他们是对专业课保持了一个非常好的兴趣,并且善于思考,这一点可能是国外名校看中他们的原因之一。”
有努力,更需引导
刘诗瑶虽没有朱彬转专业的波折,但在专业上的成长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大三那年暑假,刘诗瑶参加了建筑学院的一个专题项目训练,“当时工作量大,时间紧,老师的要求还很高,”刘诗瑶说道。提交的设计方案连续两次都被老师退回,刘诗瑶的自信心受到不小的打击。但她不愿就这样被老师和同学看低,在整个暑假期间,她把大部分时间都放在画图上,一遍又一遍地思考老师给的修改方案,一步步完善了自己的图纸,最后在小组推优时成功被选上,并代表学院参加全国的竞赛。
刘诗瑶 |
刘诗瑶说道,经过这次的训练,她在设计图纸的时候考虑的范围不仅仅是建筑本身,还要综合周围的环境和文化因素,也凭借着这次的经验教训,她在后来越来越多的竞赛中屡次斩获佳绩,成为被哈佛大学录取的一个重要筹码。
这实际上就是建筑学院在对二、三年级实施“全过程”的设计方法训练,借鉴国际通行的设计训练模式,强调设计的“全过程”整合训练。在单一题目中注重各种设计影响因素的思考,通过功能综合、环境因素综合、初步的技术综合、以及对城市、社会、文化因素的初步思考,培养较全面的设计思维能力。
建筑学院这种先夯内、再对外的多元培养方式,王雨田受益良多:“在建筑学院的时间里,前三年的教学让我打下了较为扎实的基本功,而相对自由开放的第四年教学则让我有了更多的时间思考。学院严谨而又活跃的学术氛围让我始终感到了学习的动力,而更多的对外交流则为我提供了一个更大的平台。”
2009级建筑学班的学生当中有很多人此前是没有接触过建筑学的,班主任向科从大一就开始带他们,很有感情,在不断的接触交流中也有很多育人的心得:“从一开始我就比较注重引导他们对建筑学的热情,这是个很关键的因素,首先让他们对这个专业有了解,之后是有热爱,这样才有热情投入到这个专业的学习中去。”向科老师在低年级的时候就组织了一系列的活动,如举办课外的辅导和讲座,带领学生到校外参观;同时,班里有对某方面问题共同感兴趣的同学,还自发地组成一些学习团队和工作室,互相学习,互相促进。这一切都让学生慢慢渐入学习的佳境。
有历练,更赖平台
王雨田说:“大四下半学期我参加了建筑学院和哈佛设计学院的联合教学课程,经过了一个学期的锻炼,我不仅在设计能力上有了明显的进步,并且在思考深度上以及英语交流能力都有了提高。”
王雨田 |
建筑学科平台的整体实力增强为学生的培养带来很多利好条件,学院非常重视对外交流,进行多元化的培养方式,如高年级学生参加工作坊、“2+2”交换生等,向科老师介绍说:“我们的学生走出去,国外的学生走进来,形成一个共同合作的机制,给学生打开了一个了解世界的窗口,让他们能够相对容易地融入到世界的大环境中去。”
王雨田在工作坊的日子并不轻松。在大四下学期,王雨田参与了为时六周的哈佛大学联合教学课程,他和“小伙伴们”需要完成一个很大规模的城市设计,他们在意大利老师鲁杰若巴达索的指导下,每天晚上八点开始上设计专业课,基本每天都在凌晨三点才可以下课,第二天用白天的时间修改深化,到晚上如是。虽然比较辛苦,但很有收获,王雨田说:“经过这样一个高强度的训练,我们最终拿着我们的设计成果去到哈佛大学参加了两个学校的成果汇报交流,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次经历让我印象深刻。”
说到工作坊,刘诗瑶也深有感触。“参加工作坊对于我自身发展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在那里能学到的东西终身受用。”大二的时候,刘诗瑶第一次参加了在清华大学举办的工作坊,“原本因为假期没事才去报名参加的,没想到就此翻开了我参加工作坊的序曲。”
杨皓翔 |
当时刘诗瑶和三名清华大学的国际生安排在一组,语言沟通成了刘诗瑶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和国际生在一组很有压力,不仅沟通成问题,连思维模式也有很大的不同。国际生喜欢从特别的角度切入问题,而我们中国学生则是扎扎实实从最基础的角度开始思考。”刘诗瑶说道。为了更好地进行合作,她一方面恶补英语,大胆主动地参与到国际生的讨论中,另一方面将自己的设想提出来和大家一起讨论。“现在回想起来,第一次参加就有这样的经历太宝贵了!”
在接下来两年里,刘诗瑶相继参加了挪威大学工作坊、伯克利大学工作坊等,“如果我从未参加联合工作坊,我的大学生活可能就会平平淡淡地度过,对哈佛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这些世界名校连想都不敢想,我很庆幸有机会参加工作坊,它让我的人生有了改变。”刘诗瑶满怀感激地说道。
2009届建筑学二班有40多个学生,目前已经有近十人拿到了世界知名大学的offer,而且接下来这个数字还会再增长。在一个班里出现这么多收到世界名校offer的情况,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必然的。这也应该说是一个学科处于上升阶段的标志性的成果。
优秀学子即将远行,班主任向科除了不舍还有更多的期许:“他们都是站在一个好的起点上,我相信以他们的努力和能力,只要出发,必能到达!希望不远的未来,在我们建筑学界,能够更多地听到他们的名字。”(文/王云昀 吴夏曦 视频/王云昀 推荐单位/建筑学院)
【建设者】专栏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为广大师生呈现华南理工大学“建设者”的风采。欢迎广大师生员工为我们提供新闻素材和线索,联系电话:87110197,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