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者】江焕峰:学子为舟 师为帆

16.05.2014  22:36



【第179期】江焕峰,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化学与药物化学学科带头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教育部创新团队负责人。致力于研究绿色化学的他,目前已在国内外顶尖刊物上发表论文多达200余篇,获得广东省科技一等奖1项。同时,在他的指导下,一批优秀学子的论文在国际顶尖化学期刊上陆续得到发表,实现了华南理工学子在这一领域上的大满贯。


图为江焕峰(前排右一)和他的学术团队


恩师授教 学术起航


  说起自己的求学生涯,江焕峰念念不忘的始终是读研和读博时候的两位恩师,“可以说,没有这两位老师,就没有现在的我。”江焕峰感慨道。
  1987年,江焕峰考上了武汉大学化学系金属有机化学专业,导师张伦先生成为他学术生命里的启蒙老师,“张先生严于律己、宽于待人,他善于制造温暖的科研和工作环境,这让我刚进入他的团队时感到十分舒服。”江焕峰说,张伦先生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术独立研究能力,他鼓励并放手让学生自己在学术的海洋中闯荡,“在这样宽松的学习氛围里,我从一个蹒跚学步的孩童,开始茁壮成长。
  研究生毕业后,江焕峰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遇上了另一位大师——中国有机化学届的泰斗,陆熙炎院士。和张伦先生这位慈祥的“领路人”不同,陆熙炎院士更像是一个鞭策者,在严厉中带领着他前行。“严谨、细致是陆先生在学术上的最大特点,他就像唐僧警告孙悟空的紧箍咒一样,无时无刻都在提醒着我们。”江焕峰说,因为从事科研工作,不仅需要非常专业的学科知识,还需要一颗安静、细致的心去发现、去创新。


绿色化学 在国际前沿中扬帆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国际上对绿色化学的研究开始兴起,这一下子引起了江焕峰的兴趣:如果将国际新兴的绿色化学与自己熟悉的合成方法学结合起来,或许能有更广阔的前景。
  超临界二氧化碳的使用,是绿色化学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个我们所熟知的温室气体,在高温高压下形成了一种介乎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状态,使得其成为一种绿色无毒的溶剂,江焕峰将其用在化学反应中,不仅能大大降低污染物的产生,其无毒、不燃的性质也更好地保障了科研人员的安全。
  除了使用前人对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发现,江焕峰更在此基础上对其展开创新发展。本着绿色化学中原子经济性的原则,他通过合成方法与工艺开展化学品设计,在反应过程中将所用的所有原材料尽可能多的转化到最终产物中。“这样一来,我们能够让所有的原料百分之百进入产物当中,提高了合成的效率。同时,我们改进和简化了目标分子合成的步骤,以往的合成通常需要多个步骤,但在我们的新方法下,只需要2至3个步骤就能够实现,大大缩短了时间和成本。”目前,广东炜林纳功能材料有限公司通过引进他的技术,将绿色化学的理念应用到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三性”育人观 为学子引航


  “何镜堂院士的建筑有‘两观三性’,我对育人的理念里也有‘三性’。”江焕峰笑着说。系统性、创新性和可表达性是其育人和治学的理念。
  “系统性强调学生在学习和基础研究的过程中要围绕一个明确的主题开展工作,不要求一步到位,但必须要有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不能东搬西凑。”江焕峰通过新文献报告会和科研工作报告会,一方面让学生掌握国际科研的最新动态,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做好毕业论文的前期梳理和准备工作,正因为他深知,一篇好的毕业论文不可能光靠最后一年就能完成,而是需要时间的积累和沉淀,所以从一入学他就要求学生尽早进入状态。
  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我们耳熟能详,但江焕峰和他的学生王阿忠却有着更加切身的体会。在一次炔烃断裂试验中,王阿忠发现了大量原本不应该出现在这个实验中的苯甲酸甲酯,经验丰富的江焕峰感觉到,如果单纯依靠正常实验添加氧气就能使得炔烃的炔键断裂,那这个结果是绿色的,这对合成方法学意义非凡。他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实验里的所有物质变化情况,并把这一现象梳理成论文投稿到化学与化工领域最顶尖的期刊《J. Am. Chem. Soc.》(《美国化学会志》)上。结果不仅是论文得到了发表,评审专家还对他们这一细致的发现表示出非常浓厚的兴趣。
  而可表达性则是能够将自己的发现和实验结果通过论文的形式发表出来,江焕峰说,作为基础研究的工作者,将科研成果发表出来不仅仅是为了获得荣誉,更重要的是让国家乃至全人类了解并掌握这项技术,更好地改造这个世界,提高生活质量。
  自2008年开始,王阿忠、李亦彪、黄良斌、姬小趁、唐晓冬等一批硕士生、博士生,先后在《J. Am. Chem. Soc.》(《美国化学会志》)、《Angew. Chem. Int. Ed.》(《德国应用化学》)等世界顶尖化学刊物上发表论文9篇,加上其他学子在另外两个顶尖刊物《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化学研究评述》)和《Chemical Science》(《化学科学》)上的论文,帮助学校实现了在化学领域最顶尖期刊的大满贯。

  从本科毕业曾在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教了4年化学课,到在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从事了10年的科研工作,再到成为一名高校科教工作者,江焕峰说他一直寻求的东西已经找到了,华南理工大学宽松的科研环境、优质的设备器材以及高质量的学生队伍,是他在其他地方感受不到的。“有这么好的氛围和条件,我相信,只要大家专心做好自己的工作,学校化学学科的前景是一片光明的。”采访最后,江焕峰信心满满地说道。(文/视频 吴夏曦 配音/苌苇 图/由受访者提供)

【建设者】专栏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为广大师生呈现华南理工大学“建设者”的风采。欢迎广大师生员工为我们提供新闻素材和线索,联系电话:87110197,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