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者】钟小丽:华园好导师中的温婉丽人

31.10.2014  16:22
选择声学作为自己的专业,钟小丽解释道:“声学(特别是可听声)的研究是一个‘可上可下’的领域。它既可以上升到基础研究领域,例如听觉定位机理的研究;又可以‘接地气’,通过声音的改造,直接服务于广大消费者。
  科研说到底还是要“接地气”为人类服务,那钟小丽是怎样利用声学改变我们的生活呢?比如家庭影院。看电影已经逐渐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除了电影的画质外,声音同样也是决定电影好坏的一个标准,家庭影院的出现满足了部分人在家就能享受大片愿望,但家庭影院的标配需要6个扬声器,即俗称的“5.1”,“5”是指1个中置、2个左右前置、2个后环绕,“.1”是指一个低音炮。家庭影院好是好,但试想一下,如果家里空间不大,一下子要装6个扬声器,而且价钱还不便宜,很多家庭都无法承受。“为此,可以通过虚拟声技术和数字信号处理的方法,仅采用前方2个扬声器产生“5.1”的效果。这样,在确保听觉效果的同时,节省了空间和开销。”钟小丽说道。不单是家庭影院,虚拟声技术还运用到现在的一些枪战游戏中,如CrossFire,一款网络在线枪战游戏,“运用了这样的技术后,玩家会听得出枪声的远近和方位,就算有人在背后打黑枪,玩家也能第一时间做出反应。”钟小丽打趣道。
  科研的道路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磕磕绊绊在所难免,钟小丽也不例外, 在本领域顶尖刊物(如美国声学学会会刊、英国的应用声学等)上发表论文、斩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这一切,或许在外人看来理所应当,但其中的艰辛只有她最清楚,“第一篇投出的英文文章被拒后,我还偷偷地哭过呢!当时真的不那么淡定。”回忆起当时的艰辛,钟小丽坦然笑道。

教学中注重沟通 让学子德才兼备


  教学是基础,科研是提升。科研和教学并重,是钟小丽对自己的一个定位,她告诉记者,一个好的老师、一所好的大学,不光是科研上出类拔萃,培养和输送人才作为己任同样至关重要。除了科学知识的传授和学术素质的培养,曾有过多次国外访学经验的钟小丽更是把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带回课堂上。

 
钟小丽在“我最喜爱的导师”颁奖现场
沟通,是国外大学育人的重要方式之一,与学生间的良好沟通,能够在拉近师生距离的同时,改变传统的‘讲与学’的教学模式,把主动权从老师转移到学生手中,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去问、去学。”沟通成为钟小丽教学的一大利器,她在课堂上开始一点一点把主动权让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来上课,鼓励他们大胆发表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很多毕业的学生至今还和她保持联系,在请教学术问题的同时,也将自己人生规划拿来探讨。也正是抱着这样一种与学生交流和谈心的热忱,钟小丽成了一个“话唠”:唠学术、唠人生、唠理想,“钟老师超乎寻常的耐心与亲切,让我们成为亦师亦友的关系,无话不谈。真的很庆幸在美好的大学时光中遇到钟老师。”钟小丽的硕士研究生徐秀告诉记者。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为了更好地开展研究生培养,今年9月钟小丽自修了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主办的“高效导师训练”网络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以及和其他国际学员的交流,钟小丽了解了国外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通过中外对比,深入思考国内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钟小丽认为,“科研要和国际接轨,研究生教育也需要和国际接轨。
  钟小丽尤为注重对学生个人品行和素质的教育,她告诫学生要坚守诚信的原则,不要刻意去追求荣誉与奖励,只要在自己的事业上兢兢业业,自然会有发光的机会。如何正确面对就业压力、怎样在面试的时候充分展现自己的特长、怎样做好职业规划等,是钟小丽每年和学生必谈的话题,在促膝长谈中让学生对就业有更清晰的认识,也缓解他们的精神压力。“学生也很喜欢找我谈心事,或许我们之前并不是非常熟悉,但在这之后,我和学生们私底下都成闺蜜了。”钟小丽笑着说。
  对于本科生和硕士生教育的侧重不同,目前既为本科生上课、又担任硕士生班主任的钟小丽给出自己的看法:
 
  钟小丽和学生们在一起
本科生基本上是刚刚入门,要以知识传授为主,兼顾培养初步的科学精神,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点;而研究生的教育则以培养科研素质为主,兼顾人格的教育,让他们掌握一定深度的知识水平的同时,发展健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就业时能与社会无缝链接。”钟小丽非常看重对硕士生人格的教育,经常就社会上发生的一些现象与学生进行探讨。学业成绩的好坏早已不是她检验学生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她更希望学生能树立起一个好的奋斗目标。“不论是科研、学习还是其他,只要有好的奋斗目标,我就会尽自己最大努力来帮助他们去实现。
  追忆1999年初到学校工作,从助教、讲师、副教授到教授,这一步步无不盛满了回忆和感恩。钟小丽感慨地说:“感谢华工给予我成长的舞台。这所有着众多杰出人才的高等学府,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在世界的舞台上大放异彩,我们都在等着那一天的到来。
  像钟小丽这样的华园好导师还有许许多多,他们有的在科研的道路上一马当先,有的在讲台上诲人不倦,他们当中有正值当打之年的青年教师,也有为教育事业奉献了一生的老教授。正因为有了他们,华南理工的发展才能够大步向前,华园的学子们才能够茁壮成长,在各行各业为国家、社会贡献力量。向您们致敬,华园好导师!(文/视频 吴夏曦 推荐单位/物理与光电学院)

  【建设者】专栏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为广大师生呈现华南理工大学“建设者”的风采。欢迎广大师生员工为我们提供新闻素材和线索,联系电话:87110197,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