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开展“三清”专项行动 探索以河养河模式

07.08.2014  03:41
清远在5月中下旬两场强降雨中蒙受了巨大损失,全市共有700多处堤围受损,主要集中在支流的小流域。副省长邓海光更是认为,中小流域河床抬高是造成清远此次灾情严重的原因之一。

清远在5月中下旬两场强降雨中蒙受了巨大损失,全市共有700多处堤围受损,主要集中在支流的小流域。副省长邓海光更是认为,中小流域河床抬高是造成清远此次灾情严重的原因之一。

记者日前从清远水务部门了解到,目前清远市中小河流及重点小流域“三清”(清淤、清障、清违)专项行动已经初见成效,全市防洪能力得到有效提高,群众的生命财产得到进一步保障。

以河养河,以河治河

阳山探索河道循环建设管理模式

阳山县在今年6月被列为全市中小河流综合治理试点县,据清远水务部门介绍,该县选择2014年受灾严重、流域覆盖面广的七拱河作为综合试点,并在七拱镇新陂村、杜步镇湟川陂、太平镇清水三个河段,同步推进。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多、投资大,对省级贫困县阳山来说,资金紧缺问题更为突出。今年规划整治的七拱河、秤架河等95.13公里河道的“三清”需投入6200万元,而资金缺口则达到4450万元。

阳山县为了解决资金困难,采用了多方联动的方法,强化了资金保障,其中尤为让人称道的是,该县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将河道“三清”整治清理出的河卵石、河沙等建筑材料,通过公共交易和“三资”交易平台进行拍卖,拍卖所得应用于“三清理一加固”专项河道治疗。同时该县还在进一步探索“以河养河,以河治河”的循环建设管理模式,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捆绑河堤两侧土地使用权和河道后期管理,由中标方负责两侧水系配套及河道长期保洁,并承担租赁农民土地租金。

据了解,目前新陂村河段已清理河道2公里,推填土方5万多方;杜步镇湟川陂已经完成河道内高秆作物清理和河堤堤模筑建;太平镇清水村河段,现已投入62万元,累计清障1.68公里、清淤2.6公里。而该县将力争在年内完成四条河流95.13公里河道的“三清”工程,2015年完成7条河流221.84公里河道的“三清”工程,

三清工程”被群众称为救命工程

佛冈县:全县河道行洪能力比原来提高5倍以上

佛冈是广东三大暴雨中心之一,但该县河堤防护标准偏低,很多只能达到5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同时,由暴雨引起的地表径流汇于河道,但近年来由于江河沿岸的部分群众防汛安全意识淡薄,在河道滩地违法种植果树、竹木,并有倾倒垃圾等现象,河道泄洪不畅顺。同时上游植被破坏造成的水土流失也导致河床不断抬高。

因此,该县吸取洪灾带来的教训,正视暴露出的问题,化“”为“”,进一步开展清障、清违、清淤专项行动,大力提高河道行洪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的安全。

据了解,该县在去年开始就已经积极开展了治理河道淤泥、堤防清淤加固的工作,整治的重点是对河道内的违章建筑、种植的高秆作物等进行彻底清除,并对河床进行清淤和对河堤进行初步加固。加固河堤规划时既考虑其防护功能,又考虑把河堤建成集交通、景观、绿道、休闲、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生态河堤。

据了解,该县目前正在扎实推进“三清”专项行动各项工作,河道清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其中全长18公里的潖江石角水头段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完成了河道清淤工作,加固两岸堤防36公里。目前,沿线河道宽度已基本达到50米以上,河道行洪能力比原来提高5倍以上,使该县做到“大雨大汛无大灾”,今年的“5.23”降雨强度和去年“5.15”相当,但经济损失却只有去年的六分之一。去年的“三清”专项行动更是被称为“群众的救命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