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市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草案公示 未来45分钟可达蓬江
随着珠三角地区产业的转移,“台开同城”努力打造江门副中心,开平中心城区的地位日益突出,加上翠山湖新区的崛起,水口、赤坎副中心的形成,开平城市中心由“单中心”逐渐变为“多中心”,轨道、高快速路等重大交通设施的规划建设也为开平城市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然而,机动车保有量的持续快速增长,加剧了开平中心城区干道的拥堵。为改善开平交通状况,缓解中心城区拥堵,按照城市规划工作安排,由开平市交通运输局、城乡规划局联合组织有关单位编制完成了《开平市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草案(下简称草案)。目前,该草案正在公示。根据草案显示,开平致力建设完善内外交通系统,加快融入珠三角交通一体化,使得未来与蓬江45分钟内可达、与台山20分钟内可达,城区日常出行控制在15分钟内。
趋势
根据草案,目前,开平对外交通主要依赖公路,包括开阳高速和省道、县道等,公路客运站包括开平汽车客运站、义祠客运站和水口客运站,设施较为落后。随着深茂铁路、江恩城际线、新兴—广海铁路、中开高速等交通设施的规划建设,区域一体化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开平建成区(已建成)主要集中在潭江南北侧,随着翠山湖新区的崛起,水口、赤坎的发展,城市将逐步由“单中心”向“多中心”演变,城市半径进一步扩大。开平人口增长虽然较为平稳,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区人口增长仍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城市拓展引起出行半径扩大,机动化交通需求将呈现迅猛增长态势,机动化出行量将由目前的每天43.6万人次增长到2030年的每天80.5万人次。
同时,开平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长。截至2015年底,小汽车保有量达7.8万辆,若不采取任何措施,到2030年将为目前的6倍,进一步加剧城市交通拥堵。此外,开平目前慢行出行比例较高,分担率为46%;摩托车分担率25%;公共交通分担率为19%;小汽车分担率为10%。若不加以引导,随着出行距离变长和出行量增长,以摩托车为代表的个体交通将逐步向私人小汽车转变。
基于以上情况,草案提出了多项发展目标。其中,交通总体目标为“一体化整合城市对内、对外交通系统,构筑布局完善、等级结构合理、功能清晰、内畅外通,多方式‘无缝’衔接、具有侨乡特色的可持续交通系统,实现开平中心城区交通的综合改善,并支持竞争力提高、城市拓展和交通品质提升,建设魅力开平”;出行时间目标为“加强与珠三角交通一体化,与蓬江45分钟内可达、与台山20分钟内可达,城区日常出行控制在15分钟内”;交通结构目标为“力争2030年全方式公交分担率达到30%,慢行分担率维持45%”;交通品质提升目标为“实现过境交通与城市交通内部空间分离;打通或升级中心城区关键通道,优化重要节点,缓解交通拥堵、提高出行环境”。
规划
着力建设四大交通系统
根据草案,将规划区域交通系统、道路交通系统、公共交通系统、慢行交通系统四大系统。
区域交通系统方面,根据需求分析,2030年开平对外长距离出行总量为6.43万人次/日;与佛山、广州、中山、深圳联系最为紧密。针对该系统的建设,草案提出了三大规划目标与策略,即区域对外交通依托深茂铁路、新兴—广海铁路,融入珠三角乃至全国铁路网;市域对外交通依托江恩城际轨道、开阳高速、中开高速,加强珠三角交通一体化,实现与蓬江45分钟可达;开平市内、市外交通依托快速干线进行快速衔接转换。
道路交通系统方面,规划2030年末,区域干线路网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区形成“一环三横四纵”主骨架路网,主干路达到112.27公里,次干道126.48公里,城区日常出行控制在15分钟内。针对该系统,草案提出,完善区域干线路网布局,减少过境交通对中心城区的干扰,包括G325国道改线,同时促进开平发展等;构建中心城区“一环三横四纵”主骨架路网,支撑城市拓展,其中“一环”指快速干线,“三横”指G325国道、曙光路、新昌路,“四纵”指三江大道、幕沙路、东兴大道、新港路;加强主副中心间衔接道路(开平中心城区与翠山湖、水口、赤坎通道)断面控制,开展中心城区交通拥堵治理,优化交通组织,缓解交通拥堵。
公共交通系统规划与建设方面,草案提出,创新公交发展模式,积极引入中小巴士;同时构建多层次线网,提高公交运输能力,提升公交服务水平;规划2030年末,公共交通分担率达30%。具体措施包括:引入中小巴公交模式,构建常规公交体系,完善公交线网布局,根据服务不同出行距离的需求,将常规公交网络分为市、镇间公交干线,城区、镇区间公交支线两个层次;增加公交运力,提高公交运营技术水平,包括平均发车间隔由目前的15分钟缩短到10分钟左右等;推进公交场站设施建设,近期建设中心医院站及梁金山公园站等8个公交场站,总面积为25000平方米,远期建设碧桂园站等7个公交场站,总面积为26500平方米。
草案还提出了打造慢行交通系统,积极构建“六横六纵”(“六横”包括翠山湖大道、快速干线北线、G325国道、侨园路—西郊路—长沙东路—沙冈三路、新昌路—簕冲大道、快速干线南线,“六纵”包括快速干线西线、开平大道—三江大道—祥荻路—S274、良园路—幕沙路—新迳路、东兴大道—中山大道—富强路、新港路—新建桥梁、快速干线东线)的通勤网络,满足日常慢行通勤需求;打造“一环、一轴、三带”休闲网络,提升城市慢行品质;同时,完善自行车租赁点和慢行过街设施;规划2030年末,慢行交通分担率达45%。
费率差异化 解决停车难问题
在停车系统的规划建设上,根据草案,结合近期和远期的人口、建设规模和出行需求分布,采用人口预测法、建设用地预测法、弹性出行终点分布预测法等,确定近期公共停车泊位需求为8893个,远期公共停车泊位需求为14952个。草案提出,将逐步配建公共停车设施,引导路边停车向公共停车有序转化,近期公共停车场满足60%停车需求,远期公共停车场满足85%停车需求;路边停车近期满足40%停车需求,远期满足15%停车需求。
草案提出,鼓励公共停车场建设,增加停车供应,近期规划20个路外公共停车场,设置5519个泊位,满足60%的公共停车需求。在近期基础上,远期规划新增26个社会公共停车场,新增7216个泊位,满足85%公共停车需求;同时,为了优化路边停车,改善道路交通状况,近期规划路边停车道路28.4km,设置路边停车泊位总数3449个,满足40%公共停车需求;远期规划路边停车道路20.2km,设置路边停车泊位总数2505个,满足15%公共停车需求。
同时,在参考广州、深圳、珠海、中山及蓬江等地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开平实际,草案提出停车配建指标建议,并提出制定差异停车费率,降低停车需求,将中心城区分为停车严格控制区、停车一般控制区和停车相对宽松区,采取相对宽松的停车政策。如小车在严格控制区停车为5元每小时,在一般控制区停车为3元每小时,在相对宽松区停车为2元每小时;大车在严格控制区停车头3个小时为8元每小时,以后10元每小时,在一般控制区为5元每小时,在相对宽松区为3元每小时;摩托车在严格控制区、一般控制区和相对宽松区的停车收费分别为2元、1.5元、1元每次。
编辑: 潘伟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