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一门式一网式模式 砍掉繁琐无谓证明手续
全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昨日举行
制图/杨智宏
东莞时间网讯 全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昨日举行。会议指出,作为“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的先手棋,广东的行政审批标准化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接下来,要力争在今年上半年完成省级行政审批事项标准的编写、备案审查和部门确认,年底前基本完成全省市县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事项标准的编写。
会议要求,要为行政审批权规范运行打造透明的“笼子”。凡是没有法律法规及规章依据的办事条件、申请材料,要一律砍掉;凡是没有必要或重复要求提交的证件证明等,要一律取消;凡是办事环节涉及的模糊条款、兜底条款、附加条款等,要一律消除。
会议强调,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编写行政审批事项标准绝不是“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而是要借此推动实现审批流程再造,统一行政审批标准,规范审批行为。
会议指出,此次改革有三个新特点、新要求,一是对审批要素进行规范化和明确化。二是对审批环节进行简化和优化。大幅简化优化通用审批流程,大幅减少审批环节、材料、时限、证照、中介服务等繁文缛节,整合压减和规范优化跨层级、跨部门审批事项办理流程,真正降低办事门槛。三是对裁量基准进行细化和量化。按照“否定必有依据”的要求,详细列明整改、不通过的情形,对法律法规没有明细标准和程序的,各个部门要制定相关文件予以明确规范。
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梁维东,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科赴广州参加主会场会议,各部门、各镇街负责同志参加东莞分会场会议。
■政策点击
年底前基本完成一门式一网式模式的推广
打破部门界限、政务藩篱和信息孤岛,真正实现一个门、一张网办事!会议下发了《关于在全省推广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模式改革的实施方案》,要求全省各级政府积极稳妥推行一门一网式政府服务模式,2016年底前基本完成在全省的推广工作。
一门,就是只要群众进一门,就能够得到所有的服务;一网,就是所有的政府部门网络联合,实现数据共享,让老百姓能够进一网,而能得到全程服务。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全面梳理和公开公共服务事项目录,标准化规范事项名称、实施依据、服务对象、服务类别等基本要素,并按照应进必进的原则,全部进驻实体办事大厅和网上办事大厅,为群众提供项目齐全的公共服务。
亮点1:
砍掉繁琐无谓的手续
没有法律依据证明一律取消
《方案》要求,坚决砍掉各类繁琐无谓的证明和手续。凡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证明和盖章环节,原则上一律取消。办事部门可通过与其他部门信息共享获取有关信息的,不得要求申请人提供证明材料。探索由申请人书面承诺符合相关条件并进行公示,办事部门先予以办理,再相应加强事后核查与监管。
《方案》要求,最大限度精简办事程序,减少办事环节,缩短办理时限,改进服务质量。建立健全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并联办理、限时办结等制度,积极推行一站式办理、上门办理、预约办理、自助办理、同城通办、委托代办等服务。
亮点2:
建立政府大数据
变“群众来回跑”为“部门协同办”
政务藩篱和信息孤岛将被打破。《方案》要求,建设全省科学统一、逻辑清晰的政务大数据库,完善政务信息共享平台。通过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实现各系统、各环节、各时段行政许可和服务数据的互联互通,促进部门服务相互衔接,变“群众奔波”为信息服务,变“群众来回跑”为“部门协同办”。
以后群众再也不用为“如何证明我妈是我妈”而苦恼了。《方案》要求,推进身份证号作为公共服务事项、证照、材料的统一标识号码,实现群众办事的一号申办,历史办事数据可重复利用,从源头上避免重复提交办事材料、证明和证件,杜绝各类“奇葩证明”、“循环证明”等现象。
亮点3:
对于违规设置办理条件等行为
将强制停止实施并红牌警告
《方案》要求,推动省网上办事大厅统一申办受理平台与效能监督系统无缝对接。加强对行政许可和服务事项申办、受理环节的实时监控。对擅自增加或改变申请材料、违规设置办理条件等行为,进行红牌警告、强制停止实施;实施办事工作日制度,对即将超时办理的事项,进行实时预警和黄牌警告,及时提醒相关单位加紧办理;对超时未办的事项进行红牌警告和督办;对同一事项要求群众多次申办、反复提供材料的,要加强监督检查,推动改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