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停止门诊输液引市民不理解 静脉滴注不良反应多

20.07.2018  11:28
在医疗机构停止门诊输液后,这样的场景将越来越少见。 - 新浪广东
来源: n.sinaimg.cn
在医疗机构停止门诊输液后,这样的场景将越来越少见。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汪万里

  昨日,东莞市12家医院8月1日起停止门诊输液、年底前所有医疗机构停止门诊输液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一些市民对此不理解。

  实际上,国内不少城市已经停止门诊输液了。静脉输液并不能让病好得快,反而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不乱给孩子输液、打针、吃药,是医生和家长对孩子最大的关爱。”东莞市儿童医院院长钟柏茂说。

   静脉滴注  产生不良反应多

  东莞市儿童医院副院长骆庆明告诉记者,药品具有两重性,在产生治疗作用的同时也可能带来药品不良反应(ADR),这是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产生的与用药目的无关、为患者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

  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统计显示,2012年至2013年该院向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上报了232例药品不良反应。其中,男性126例,女性106例,年龄从2个月到95岁不等;共涉及药品88种,静脉滴注给药引发的药品不良反应最多,为175例次。

  同样的,在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2014年至2015年上报至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367例药品不良反应中,女性患者有201例,男性患者有166例,涉及药品69种,其中抗微生物药32种,给药途径仍以静脉滴注为主(282频次),占比76.84%。

  黄江医院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共发生106例药物不良反应。统计显示,这些患者使用药品种类主要为抗菌药(43.40%),其次分别为循环系统药(21.70%)、消化系统药(19.81%);患者主要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73.58%)。

  药品不良反应危害多

  药物不良反应带来了怎样的后果?统计显示,在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2012年至2013年的232例药品不良反应中,有不少患者出现了皮疹、瘙痒、呕吐、腹痛、便秘、肝功能异常、过敏性休克、头晕、头痛、烦躁、妄语等症状。

  在该院2014年至2015年的36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按照临床表现、累及器官和(或)系统进行统计,共发生482频次,其中皮肤及其附件损伤238频次(占比49.38%)居首位,主要表现为皮疹、瘙痒、皮肤潮红和荨麻疹等;其次为消化系统反应、全身反应。在367例药品不良反应中,有4例较为严重,主要表现为过敏性休克和肝功能异常等。

  在黄江医院2014年至2016年报告的106例药品不良反应中,所有患者均接受对症处理,有98例治疗有效,其中治愈69例、好转29例。1例患者因中毒程度较深死亡,2例因中毒反应留有后遗症。

  部门监测药品不良反应数据

  2016年度《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显示,按照药品给药途径统计,2016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涉及的药品给药途径分布中,静脉注射给药占59.7%。

  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官网上有一栏专门是“ADR统计报表”,最新的数据统计时间是从今年的1月1日至7月3日。在上报单位的排名中,东莞市妇幼保健院以263例排在全省第五位。

  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此前曾编写《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书》。记者根据该报告曾统计报道,2009年全省药品不良反应病例上报总数达42425例,连续四年增长;而东莞2009年药品不良反应病例上报数为2763例,排全省第三。

  在东莞2009年的药物不良反应病历中,有43例死亡病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16例,年龄最小4天,最大98岁。

  在上述43例死亡病例中,最多见的不良反应是过敏性休克,共15例;猝死6例。

   医护人员要给家长“上课

  “不乱给孩子输液、打针、吃药,是医生和家长对孩子最大的关爱。”钟柏茂在东莞市儿童医院一直倡导这个理念,也得到全体医护人员的支持。

  骆庆明介绍,通过近年的努力,该院门急诊静脉输液率已经从原来的12%下降至今年上半年的8%,本月开始有望降至5%以下,“能不输液的都不输液,让孩子少受罪”。

  但是,孩子咳嗽、发热,最着急的是家长,医生不开药、不给输液,家长乐意吗?对此,钟柏茂说:“这确实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我也是家长,自己的孩子出现问题时,我也会非常紧张。连医生面对自己的孩子都如此,更难怪其他家长了。

  于是,原本不需要输液的,家长求着要给孩子输液。家长心安了,孩子受苦了。“因此,要做到不乱给孩子输液、打针、吃药,医护人员很大一部分工作是要给家长‘上课’,让家长放心、配合。”钟柏茂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