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珠江人才计划引进第五批创新创业团队和领军人才专项资金分配方案的公示

26.10.2015  10:51



  按照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现将珠江人才计划引进第五批创新创业团队和领军人才专项资金分配方案予以公示(详见附件)。如对公示内容持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以书面形式向省委组织部、省财政厅反映,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个人名义反映情况的,请提供真实姓名、联系方式;以单位名义反映情况的,请提供单位真实名称(加盖公章)、联系人、联系方式。

    公示日期:2015年10月26日至10月31日(共6天)

  一、创新创业团队项目联系方式:

     电话:020-83163355   传真:020-83163914

  地址:广州市连新路171号省信息大楼1209房(邮编:510033)

  二、领军人才项目联系方式:

     电话:020-83134790   传真:020-83134793

  地址:广州市东风中路483号粤财大厦3629房(邮编:510045)

     附:1.“珠江人才计划”引进第五批创新创业团队拟入选名单

       2.“珠江人才计划”引进第五批领军人才拟入选名单

  广东省委组织部   广东省财政厅

               2015年10月23  日

   

  

  “珠江人才计划”引进第五批

  创新创业团队拟入选名单

  (共26个,小计60000万元)

  1.必贝特新药开发创新团队,引进单位为广州必贝特医药技术有限公司。带头人钱长庚,男,60岁,原美国Curis公司资深副总裁,第十批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团队有核心成员6名,分别为蔡雄、袁志民、李川源、戈平、左政法、屈卉。团队致力于自主创新小分子靶向抗癌药的研究和开发,首创1.1类新药PI3K/HDAC双靶点抑制剂双替尼他用于淋巴血液肿瘤治疗已获得国家CFDA临床批文,填补国内空白。省财政拟资助6000万元。

  2.新型印刷OLED材料与技术核心团队,引进单位为广州华睿光电材料有限公司。带头人任咏华,女,52岁,香港大学教授,我国著名的无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团队核心成员5人,分别为潘君友、宋晶尧、唐卫东、梁志明、杨曦。团队致力于新型印刷OLED材料的研发,目前已开发出三重态能级为2.75 eV的红、绿光磷光主体材料,以其为发光层制备的蒸镀型绿光磷光发光器件寿命达到了4万小时(T95@ 1000nits)。省财政拟资助5000万元。

  3.广州慧智微电子团队,引进单位为广州慧智微电子有限公司。带头人李平,男,58岁,原美国思佳讯公司资深工程经理,拥有22年微波通讯电路特别是射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开发经验,曾成功开发业界首个 PAD。团队核心成员4人,分别为金海鹏、奕江涛、郭耀辉、杨洪宁。团队致力于用于智能移动终端的4G多频段多模式可重构射频前端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工作,目前已研发出S202多频多模产品、S303TDD-LTE多频多模产品并成功量产。省财政拟资助5000万元。

  4.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开发与产业化团队,引进单位为深圳普门科技有限公司。带头人周明,男,52岁,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曾任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纳米生物医学部主任,拥有近20年电化学发光(ECL)免疫分析技术研发经验。团队核心成员6人,分别为李斐、刘扬、王智联、王洪、李艳芳、张庆庆。团队拟采用新型发光标记物,致力于包括仪器和试剂在内的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在中国的产业化开发工作。新的标记化合物在提高检测信号的同时,降低了免疫分析过程中的非特异性吸附,是对现有ECL免疫分析平台技术的重大改进。省财政拟资助4000万元。

  5.先进航空发动机材料及部件研发和产业化团队,引进单位为深圳市万泽中南研究院有限公司。带头人韩品连,男,59岁,原中航工业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研发中心副主任,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团队核心成员共4人,分别为江亮、欧寿铸、郭建政、陆敏。团队聚焦先进航空发动机材料及部件的研制和产业化,已有9项新产品新技术实现产业化。省财政拟资助3000万元。

  6.低成本、长寿命储能用钠离子电池研发及产业化创新团队, 引进单位为东莞市迈科新能源有限公司。带头人黄云辉,男,49岁,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国家杰青、长江学者。团队核心成员共4人,分别为曹余良、麦立强、Wang Guoxiu、Chou Shulei。团队致力于储能用低成本、长寿命钠离子电池研发与产业化,申请发明专利88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800余篇。省财政拟资助3000万元。

  7.可穿戴医疗传感网研发团队,引进单位为中山大学。带头人Jian-Gang Zhu,男,56岁,卡内基梅隆大学终身教授,超高密度存储理论与技术及磁记录领域世界最杰出的学者之一。团队核心成员共4人,分别为Terry Ye、Kai Wang、刘召军、朱京希。团队致力研究电子设备及传感、通讯、显示及声、光、机械系统高度集成在微小的器件上并附着在人体及日常穿戴物品上,实时的监控记录人体的健康和体征信息,已研发出世界第一个无线射频 UHF Gen2 标签芯片及阅读器系统。省财政拟资助3000万元。

  8.新型细胞重编程技术创新团队,引进单位为北昊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带头人邓宏魁,男,52岁,北京大学教授,国际上最早开展人多能干细胞定向分化为人肝脏细胞的研究者之一,首次实现人胚胎干细胞和人IPS细胞定向分化为人功能性肝脏细胞。团队核心成员共4人,分别为徐君、向晨罡、贾均、冯强。团队致力于新型干细胞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建立高效诱导人胚胎干细胞和iPS细胞向肝脏细胞分化的体系,并获得相关授权专利。省财政拟资助3000万元。

  9.新型抗病毒核酸分子研究团队, 引进单位为暨南大学。带头人刘奋勇,男,51岁,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终身教授,世界著名病毒学家和RNA生物化学家,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团队核心成员共5人,分别为朱桦、Phong Trang、海戎、宋文俊、王宇。团队致力于创建新型抗病毒EGS核酸研发综合技术平台,目前已发现并率先阐明EGS结构规律及作用机理,开创了EGS工程化核酸酶P基因治疗技术;首次完成对HCMV全基因组进行功能分析并发现病毒节制因子,是疱疹病毒研究里程碑式的成果。省财政拟资助3000万元。

  10.AOC激光技术团队,引进单位为深圳英诺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带头人Xiaojie Zhao,男,50岁,原美国Advanced Optowave Corporation总裁及公司创始人,从事激光应用研究20余年。团队核心成员共4人,分别为何淳、张杰、陶沙、马明鸿。团队致力于面向微纳制造的工业飞秒激光器的研发及产业化,已开发了独特的混合设计飞秒激光技术,所研发的工业飞秒激光器具有高稳定性、高可靠性、低成本且性能优异的特点,在该领域居世界前列。省财政拟资助2000万元。

  11.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控制芯片与系统创新团队,引进单位为广东工业大学。带头人刘文印,男,49岁,香港城市大学教授,2003年获国际模式识别学会颁发文档分析与识别领域杰出青年科学家奖,微软中国(亚洲)研究院首批研究员。团队核心成员共5人,分别为吕晨阳、宋晓宇、吴佩萱、方毅、余凯。团队致力于轨道交通装备及运维优化技术研发,开展轨道交通底层基础设备、列车健康管理仪器及全生命周期的轨道交通安全运营服务系统的研发和产业化,打破国外技术和市场垄断。省财政拟资助2000万元。

  12.3D打印一体化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研发与产业化创新团队,引进单位为广东银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带头人杨放春,男,58岁,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国家杰青,获国家发明专利45项。团队核心成员5人,分别为王红熳、李静林、刘志晗、孙其博、王尚广。团队致力于3D打印一体化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已在相关领域申请58项国家发明专利,获授权34项。省财政拟资助2000万元。

  13.重要经济作物性状改良创新团队,引进单位为深圳大学。带头人陈雪梅,女,49岁,加州大学终身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团队核心成员共7人,分别为黄腾波、高雷、刘琳、王江新、徐颖、唐贵良、于为常。团队致力于采用目前国际最尖端的基于miRNA的技术来改良农作物性状,是最早在植物中分离得到miRNA的三个实验室团队之一,也是最先发现miRNA在植物发育中功能的实验室团队之一。省财政拟资助2000万元。

  14.能量储存与转换团队,引进单位为华南理工大学。带头人刘美林,男,58岁,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团队核心成员共5人,分别为杨成浩、蒋仲杰、唐正华、黄建林、张岳兰。团队致力于化学能量储存与转换技术的共性问题研究,已研发出一种直接碳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DC-SOFC)阳极材料,其在工作温度(-800度)下的离子电子混合电导率高,并具有很好的耐硫和抗积碳性能。省财政拟资助2000万元。

  15.全自主无人艇关键技术研究创新团队,引进单位为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原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带头人王钧,男,61岁(申报时60岁),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长江学者,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团队核心成员共9人,分别为曹治国、曾志刚、赵金、马杰、张海涛、苏厚胜、葛俊锋、刘洋、肖阳。团队围绕全自主无人艇的复杂环境实时感知、路径规划与自主控制、多艇协同和集成验证四个研究方向开展工作,已获授权发明专利41项,相关成果在智能制造装备、登月工程等重大工程中得到应用。省财政拟资助2000万元。

  16.易瑞快检团队,引进单位为深圳市易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带头人帕斯卡尔·布瓦罗,男,57岁,法国国家食品环境及劳动卫生署动物健康研究所所长,拥有旋毛虫病领域国际唯一授权发明专利,研究成果成功帮助法国在近10年内未发生一例人旋毛虫病感染。团队核心成员4人,分别为李训德、Daniel Candotti、金宗文、肖成玲。团队致力于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拥有相关授权发明专利 10 项,参与制定国际标准 1 项。省财政拟资助2000万元。

  17.低功耗应用处理器与无线通信集成系统芯片团队,引进单位为深圳锐越微技术有限公司。带头人檀聿麟,男,46岁,英特尔研究院研究科学家,Intel无线通信系统芯片主要负责人,多次荣获英特尔研究院贡献奖。团队核心成员共6人,分别为Jon Sweat Duster、冯海刚、汤劲松、张宁、龚克、胡刚。团队致力于低功耗计算与无线通信集成系统芯片的研发及产业化,产品应用于下一代移动智能终端、智能穿戴、智能机器人等新兴互联网产业,市场前景广阔。省财政拟资助2000万元。

  18.新兴遗传工程介导重大脑疾病研究创新团队,引进单位为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带头人Robert Desimone,男,63岁,MIT-McGovern脑研究所所长,美国科学院院士,是全球认知神经科学领域的领军人物。团队核心成员共4人,分别为冯国平、周晖晖、胡新天、詹阳。团队致力于专门用于重大脑疾病研究的非人灵长类转基因动物研究,助力脑疾病新药研发;已研发出的新型高效的基因编辑技术—CRISPR技术,能方便有效地应用于各类物种包括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制备。省财政拟资助1000万元。

  19.生物全降解药物释放血管支架研发与产业化创新团队, 引进单位为东莞天天向上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带头人吴天根,男,52岁,原美国万泰科技公司科技总裁,拥有20余年的医学与高分子材料方面研究经验。团队核心成员4人,分别为偌杰·拉哈姆、蒋学俊、马晓冬、蓝志元。团队致力于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及其植入器械研发及产业化,开发具独立知识产权的高端植入器械,研发的6 项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已成功产业化。省财政拟资助1000万元。

    20.纳微科技团队,引进单位为惠州市德赛工业发展有限公司。带头人叶林,男,53岁,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教授,长江学者,发表SCI/EI学术论文300多篇,他引总次数超过4800次。团队核心成员共5人,分别是张忠、韩宁、赵军、张晖、张冬海。团队致力于纳米复合新型空气净化热释电材料研究与产业化应用,拥有授权发明专利 16 项,研发的2 项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已成功产业化。省财政拟资助1000万元。

  21.精密喷射成形技术创业团队,引进单位为佛山峰合精密喷射成形科技有限公司。带头人杨云峰,男,61岁(申报时60岁),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精密喷射成形技术的发明人和持有人,该技术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唯一实现规模产业化应用的近净形喷射成形技术。团队核心成员4人,分别为Jari Ilmari Liimatainen、Lauri Eklin、杨海峰、谭嘉泉。团队致力于精密喷射成形技术在模具制造、金属喷射覆层、高温合金/特种钢制备和特殊零部件生产四大领域中的产业化应用及扩大,研发的8项新产品和技术已成功产业化。省财政拟资助1000万元。

  22.国际新释药制剂产业化团队,引进单位为广州玻思韬控释药业有限公司。带头人刘荣,男,59岁,美国奥思达珐玛有限公司创办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开发出维替泊芬注射用脂质体(专利唯一发明人),该产品获得具有制药界诺贝尔美誉的Prix Galien奖。团队核心成员5人,分别为熊小兵、张娜、吴学明、高强、岳占国。团队致力于新型药物制剂技术的开发及产业化,为国内生物医药企业提供口服、注射缓控释新制剂及透皮制剂研发、注册、生产及销售一站式合作,实现欧美先进药物制剂技术与中国生产成本优势的强强结合。省财政拟资助1000万元。

  23.美国Teratron创新创业团队,引进单位为深圳市龙创能源系统技术研究中心。带头人商松泉,男,54岁,原美国敏晶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总裁,前Intel首席科学家,曾成功开发出业界第一个40G/100G Serdes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并成为IEEE高速以太网、OIF相干100G传输的工业标准。团队核心成员4人,分别为周小舟、孙德文、李斌、刘德昂。团队旨在开创性地提出一种新型电子标签识别技术,即LID光识别技术,并完成LID芯片的研发及产业化。省财政拟资助1000万元。

  24.移动云计算安全团队,引进单位为暨南大学。带头人马建峰,51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络与信息安全学院特聘教授,长江学者,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教育部/信息产业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团队核心成员4人,分别为吴永东、赖俊祚、古亮、魏卓。团队致力于移动云端平台安全的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主持制定相关国际标准2项,建立世界领先的移动云端安全研究平台,相关产品和技术方案已被多个国家的网络运营商采纳,对物联网等国家战略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省财政拟资助1000万元。

  25.串并联高柔性混合与多维工业机器人产业化团队,引进单位为广州中科院先进技术研究所。带头人Changsoo Han,男,60岁,韩国汉阳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国家“外专千人计划”入选者,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院士,是韩国工业机器人领域的权威专家。团队核心成员5人,Kyoo-Sik Shin、Dongik Shin、冯伟、王卫军、张弓。团队致力于系统性地研究和开发高性能的工业机器人产品,目前已成功开发出样机并小规模试用,特别是在结构设计、核心控制板卡等方面取得了关键技术成果,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省财政拟资助1000万元。

  26.视觉智能和机器学习处理器产业化团队,引进单位为深圳云天励飞技术有限公司。带头人田第鸿,男,38岁,原三星半导体公司高级主管工程师兼研究科学家,曾任美国思科系统公司技术主管,是思科拟真视频会议系统即网真系统视频技术主创人员,图像视频压缩中的“混合变长编码”技术主要发明人。团队核心成员8人,分别为庄炳煌(美国工程院院士)、吴澎、凌辉、冉阳、刘鸣、王孝宇、韦国恒。团队致力于面向视觉智能的机器学习处理器设计,目前已获得视频编码、处理、传输、人脸检测、人脸及动作识别等领域55项授权专利。省财政拟资助1000万元。

  “珠江人才计划”引进第五批

  领军人才拟入选名单

  (共20名,每人资助600万元,小计12000万元)

  1.罗智泉,男,51岁,加拿大籍,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引进。国际应用数学界以及信号处理学界具有影响力的权威科学家。

  2.Alexander.A.potapov(亚历山大·A·波特波夫),男,64岁,俄罗斯籍,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院士,暨南大学引进。无线电工程及电子学研究领域权威科学家。

  3.Aaron Ciechanover(阿龙·切哈诺沃),男,67岁,以色列籍,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珠海诺贝尔国际生物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引进。发现了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其研究成果对DNA修复和控制、治疗人类疾病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4. Reinder Coehoorn(瑞德·库恩),男,58岁,荷兰籍,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荷兰飞利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华南师范大学引进。专长于有机光电子学及应用、磁学及纳米技术领域。

  5.袁小聪,男,52岁,中国籍,深圳大学引进。国际光学工程学会和美国光学学会会士,国际微纳光学领域知名学者。

  6.田洪,男,51岁,中国籍,三一海洋重工有限公司引进。从事港口机械产品和海工机械设计和技术研发工作,主持研发了多项世界首创并在国际上有重大影响的新产品。

  7.崔洪亮,男,59岁,美国籍,珠海任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引进。光电技术、光纤传感技术相关领域世界知名专家。

  8.吴欣延,男,50岁,中国籍,珠海晶通科技有限公司引进。在半导体芯片设计方面有着全方位经验的知名专家,曾主持业界多个著名芯片的研发和项目管理工作。

  9.Oliver Martin Deussen(奥利夫·马丁·多伊森),男,49岁,德国籍,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引进。计算机图形学和数据可视化研究领域著名专家。

  10.王晓东,男,45岁,美国籍,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引进。信号处理和无线通信领域的知名学者。

  11.吕键,男,34岁,中国籍,广东朗呈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引进。在国际三维成像领域长期从事前沿技术的研究并取得了多项开创性的技术进展,研究成果获得了多项国际专利。

  12.楼建荣,男,48岁,美国籍,广州市雷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引进。长期在国际体外诊断企业工作,主持或参与了数个通过FDA认证的诊断产品的研发,拥有多项美国或PCT授权的专利。

  13.石西增,男,52岁,美国籍,东莞博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引进。专长于超敏磁敏传感器在生物分子检测领域的研究应用,拥有多项美国、中国专利。

  14.王笑非,男,46岁,美国籍,佛山安普泽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引进。单克隆抗体以及靶向药物设计、研发的专家,在该领域具有世界领先的技术水平。

  15.黄三文,男,43岁,中国籍,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引进。蔬菜水果基因组研究领域国际知名专家,曾在世界权威学术刊物发表多篇重量级论文。

  16.徐洋,男,45岁,美国籍,南方医科大学引进。从事肿瘤免疫、移植免疫、自身免疫的机制密切相关研究,在再生医学和癌症研究以及其临床应用领域取得了出色的成果。

  17.何佳清,男,42岁,中国籍,南方科技大学引进。从事于运用透射电子显微术探究功能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关联性的研究,在材料结构表征及性能机理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的成果。

  18.王传广,男,45岁,美国籍,深圳正威(集团)有限公司引进。在有机高分子光电材料、电子及半导体封装材料和汽车轻量化组装材料等领域的研究成果水平处于世界前列。

  19.梅涛,男,52岁,中国籍,安科智慧城市技术(中国)有限公司引进。多年从事机器人、微纳机电系统、智能车辆技术等领域研究,牵头完成多项国家863、973计划课题。

  20.朱剑豪,男,58岁,中国香港籍,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引进。专长于等离子体技术平台开发,并将其应用于半导体和生物材料表面功能化改性等领域,拥有多项美国、欧洲和中国发明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