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劳模张春新:从手工计件工 到带团队科技创新100多项
广州工匠
大洋网讯 “那时生产线手工做,劳动强度大,我一个月掉肉9公斤。”别人可能选择辞职,可倔强的张春新选择创新——用机械化替代手工操作。创新出了名,人家来“挖墙脚”,翻3倍到5倍的工资,别人可能应了,可张春新宁愿泡在科技创新的“蜜汁”里,也不愿躺钱堆里发呆。
从一名流水线上的手工计件工人,到如今带着39人的团队,主导着全企业的科技创新课题,全国、省、市劳模张春新,依旧整天一身工作服,背着重重的双肩包,健步如飞,学习不停,科创不歇。
苦与累 激发计件工创新潜能
张春新从不讳言,自己21年一直在生产一线,而且最初的岗位是“流水线手工计件工”,那正是他激发科技创新潜能的地方。
1996年,20岁的张春新从中专毕业,分配进入现公司做计件工人。由于是手工操作,搬着沉重的零件,劳动强度很大,每天加班加点才能完成工作任务,这让本就不胖的张春新在工作首月就猛然瘦了9公斤。又苦又累,可能一般人要逃离了,但张春新却不肯低头,一心只想:“如果能采用机械化来替代手工操作,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那该多好啊!”
想想容易,做起来难。但创新的想法一出,张春新就琢磨着从提升自己开始,下定决心自学设计、画图,打好基础再谋工艺创新。月工资仅1000元左右,张春新就舍得花三四千元购置电脑,电子图版、CAD、UG……画图软件无论如何更新,他都非常用地学。
付出有回报,想改进工艺但苦于设计人员无法对接实操,这点再也难不倒张春新了。2009年,汽车行业大兴,公司发展迅猛,这时却遇到设备老化、产能规模有限等瓶颈,不时只能眼睁睁看着订单流失或把产品发外加工。张春新急了,着手攻关工作效率提升课题,在生产线现场勘察、钻研、探索,与技术前辈反复分析论证,他设计出改善图纸,又示范讲解一整套标准操作程序、方案计划,研究成果迅速应用于生产,大大提升效率。
不言放弃打破国内行业标准
“他呀,特别倔,想干什么从来不愿意松口说不干的。”张春新的同事说。张春新只是憨憨地笑:“要干成点事,可不就要坚定、执着、不放弃嘛!”
开着丰田车,你可想到,开关车尾箱时轻松的扣、抬、压盖,就有张春新与团队一项打破国内行业标准的创新成果?
原来,2016年,华德公司准备开发丰田新车型尾箱盖开闭系统的拉簧,图纸是日方设计,用的是日本标准、材料和生产专用设备,要求非常高,要求拉力非常大,并要在80度的温箱里试验6000小时力衰减要小于20%。技术员经过了半年多的试验,拉力只达到三分之一,试验20小时力衰减就超过了20%,始终达不到日本标准,无奈想放弃了。公司将攻关任务交给张春新,张春新马上对图纸进行分析,请教同行专家,同行专家也建议“放弃开发”。
“不行,不能服输!”张春新模仿日本的方法设计工装,用半自动进行试验,经常通宵达旦,最后基本能达到图纸拉力要求了。这并不是终点,张春新考虑从时间、成本出发,不用进口设备更好,于是他改用现有设备,可一边做了7次试验,拉力只达一半,又有“放弃”的声音出来,张春新还是不肯,经过再次总结分析,用自己设计的工装反复调整试验5次,努力了一个半月,最后在第二轮的第6次成功了,完全达到并超过图纸拉力要求,此项目也一举打破了国内行业标准。
带队技创百项成果增效益
在公司,张春新很早被叫“新哥”,技术员们都爱找他坐坐,一进门就暖暖的一杯热茶捧上来,开讲技术上的“疑难杂症”。
“我发自内心地感谢企业重视个人潜能,让我的钻研能与企业技术进步、效益增长紧密结合”,张春新说。2008年,张春新从生产线副线长获提拔为正线长,有副手分担管理工作,把更多精力钻研技术创新;2009年,他干脆从管理岗位转到技术岗位,在公司支持下成立了“创新工作室”;2012年,张春新被评为广州市劳动模范后,工作室改名为“张春新劳模创新工作室”,核心成员也从原来的8人增加到39人。
平台越来越大,张春新的工匠潜能发挥得越出色。据初步统计,工作室取得了100多项技改创新成果,获得1项实用新型专利,为公司创造经济效益9500多万元,多项核心技术在全国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
其中,完成技改创新40多项,增加经济效益4300多万元。比如在2016年对汽车座椅弯管冲压方法进行技改创新,生产效率提高了117%,填补了公司在管件端部无法一次成形的技术空白,仅此项创新技术每年节约成本增加经济效益170多万元。
完成效率提升30多项,比如座椅骨架成型生产线产能从140万件/月提升至230万件/月;异型弹簧线产能从480万件/月提升到了710万件/月;弹簧胶管装配产能从3000件/班跃升至10000件/班。
完成质量改善及节能降耗等30多项,比如2011年有一个摩托车的换挡产品,手张春新苦战四个月设计出新的工装,实现了产品一次成型,减少7道工序和节省10人,开创了此类产品在行业中一次成型的先河,每年增加直接经济效益200多万元。
劳模感言:创新平台比外面的高薪更值得
从最初的流水线工艺改造,到如今技术创新成就全国劳动模范,张春新每一步都走得努力、坚韧、踏实。其实工作仅三四年,爱钻研、能创新的他,就频频被别的企业“挖”,出手就是薪酬的三至五倍,张春新说,与其躺在钱堆里发呆,拥有一个能够释放潜能的平台,在他看来更值得。
如今,他带领的“劳模工作室”,核心成员就达39人,除了一两位同龄,其他人都比张春新小,但技术革新、管理创新、劳动竞赛、QC活动……这个团队拉出来把把是好手。
“我的渴望,就是当了劳模更努力,还要传、帮、带,领着更多人去创新!”让张春新兴奋的是,他的团队已经进入“系统作业”,设备、制造、技术各组分工细化,从今年开始,公司把全企业的创新课题一体化打包,都交给了张春新团队做创新主导,45个课题,张春新又充满电,鼓足劲,再出发!
张春新简介:
张春新,男,广东韶关人,1976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1996年参加工作,现任广州华德汽车弹簧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技术主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文/广报全媒体记者何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