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磊:牵历史和影视红线 摘学术与金鸡大奖

07.07.2016  18:05

张磊

扫码看访谈视频。

中国近代史研究专家张磊花一甲子研究孙中山思想

岭南学人论谭

第一篇

编者按

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

广东有着深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传统,在多个领域均有代表人物。本报今起推出“岭南学人论谭”栏目,紧密结合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从学科与学人结合的角度,深耕本地特色,深植前沿学科,通过一系列高端访谈,充分展现理论粤军的领军人才阵容。

中国近代史研究专家、广东省社科院原院长张磊今年已83岁高龄,但仍然声音洪亮,思维敏捷。

张磊称,自己的一生非常简单,在北京大学学习历史八年,研究生毕业后,就来到广州,至今已经58年。在6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他一直专注于同一个研究领域——孙中山思想。

数十年来,历史沉浮,张磊始终初心不改。他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是史学研究的根本法宝,只有获得翔实史料、多次审定后,才能进行分析、综合与判断。为了让大众了解历史的真实面目,他一直致力于历史与影视的“联姻”,多次参与电视历史纪录片的制作,并编写剧本,将孙中山的一生搬上大银幕。

文/广州日报记者罗桦琳 图/广州日报记者杨耀烨

我现在83岁,生于1933年,是个‘30初’。”张磊打趣称。

在广东省社科院的办公室里,记者刚架起摄像机,张磊立即移开沙发上的杂物,并几次调整方位,让摄像人员选择拍摄位置,他还表示:“如果光线不够,我们等会可以借隔壁房间再补拍一些画面。”在镜头前,张磊不仅没有普通学者的羞涩,对拍摄过程还了如指掌,犹如一位专业主持人。

主动提出拍孙中山传记片

参与辛亥题材纪录片制作

我从来都认为,历史科学应该与影视结合。历史学界的成果,写成书出版,一般都是印几千本,只有同事、同行看,搬上银幕,看的人就多了。

原来,这位历史学者与影视真的有深厚渊源。出于对文学的热爱,早在研究生阶段,张磊就改编了鲁迅先生的作品《伤逝》,并将其投给北京电影制片厂。由于历史原因,这部影片最后在1981年才公开上映,结果一举夺得华表奖。

在6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张磊一直致力于历史科学与影视的“联姻”。1986年是孙中山诞辰120周年,张磊主动写信给广东省委及珠江电影厂,希望拍摄一部大型传记片,将孙中山的一生搬上银幕。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张磊夜以继日地工作,完成了剧本的编写。《孙中山》于1986年正式上映,并于1987年获得第7届金鸡奖最佳影片。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电视进入千家万户,张磊又开始参与到电视纪录片的制作中。他先是参与了凤凰卫视《回首辛亥》的剧本撰写工作,后来又亲自出马,在广东电视台担任《档案解密》主持人,每周一次,持续3年,共拍摄100多集。由于深厚的学术积淀,及对时事政治的精准拿捏,他还曾担任凤凰卫视一档国际评论栏目的主持人,台词也由自己写。

花一甲子研究孙中山思想

两岸学术界话“天下为公

只有在确认史实后,才能进行分析、综合与判断,透过现象辨识本质。”张磊强调历史的严谨,反对通俗史书、影视作品胡说、乱说历史,以“翻案”为名混淆是非。

张磊告诉记者,自己的一生概括起来只有两句话:1950年进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学习,1958年研究生毕业后来到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一待就是58年。从研究生开始,他的中心工作就是研究近代史,特别是辛亥革命和孙中山,直到今天,他还在研究孙中山,一部《孙中山思想研究》,花了一个甲子来完成。

作为一名“30后”史学家,张磊经历过不同时代,学术生涯也曾几度浮沉。从1956年纪念孙中山诞辰90周年起,到1961年在武昌召开纪念辛亥革命50周年学术研讨会,这段时期可以算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研究孙中山的首次高潮,张磊也恰在那时开始了孙中山研究。稍后的“十年动乱”期间,研究基本停顿。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解放思想”的大潮,社会科学迎来春天,孙中山研究也走向高潮:研究机构和学会相继成立,不同形式的成果纷纷问世,张磊和许多同行、同事也正是在这个阶段走向港澳台和世界。进入世纪之交,由于研究难度大、起点高及某种程度上重视不够等原因,孙中山研究有所委顿,令人忧虑。好在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活动时,孙中山研究得以再创辉煌。

作为研究孙中山的史学家,张磊也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广东省台湾研究会会长。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研究孙中山的各类学术会议在海峡两岸频繁召开,广东的研究人员也通过学术交流与台湾学术界乃至各界建立了友谊。张磊说,自己曾到访台湾10多次,还曾与国民党政要真诚地交流过意见。2008年,张磊以团长身份带领广东省学术文化代表团访问台湾,无论走到哪里,都受到欢迎,“因为我们举的是‘天下为公两岸行’的大旗。”他说,20世纪70年代末,广东社科界最早走向世界的,正是研究孙中山的团队。

张磊,生于1933年,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本科、研究生毕业,1958年开始在广州工作。历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中国史学会副会长、广东孙中山研究会会长、广东省台湾研究会会长等职,兼任中山大学、南京大学教授、研究员,长期致力于中国近代史和社会思潮史、特别是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研究。

其代表作包括《孙中山思想研究》、《孙中山论》、《孙中山评传》、《孙中山传》、《孙文学说:构建中国的理论先导》、《孙中山年谱》、《孙中山全集》《孙中山文萃》等。

两次患癌仍坚持研究

很难想象,眼前这位精神抖擞的老人,曾经在2004年、2013年两次罹患癌症,通过手术,张磊两次逃过劫难。在手术后的恢复期,即使在医院里,张磊始终没有放下工作。但两次患病,也让老人损失了三分之一的听力,在采访的过程中,他多次提到,“你得说大点声,我才能听清”。

身体逐渐康复之后,张磊恢复了规律的工作时间。张磊说,“年龄的增长、疾病的发生,甚至是生命的终结,这些都是一个人要经历的必然结局,只有工作、理想,才能让生活充满意义。”张磊还开玩笑称:“科学研究不能拼命,科学研究要长命。我们这种工作没有所谓离退休,只要大脑仍旧运作,就可以认真、积极地完成项目。”他表示,今年是孙中山诞辰150周年,自己还要继续推出作品。

谈建设理论粤军

广东有着深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传统,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过程中,应该如何发挥作用?张磊提出几点建议。

坚持马克思主义

张磊认为,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主义,而是一门科学,给予我们立场、观点、方法,让我们去研究复杂的人类社会。我们研究的内容,也应该是对人民、对国家有利的。

贯彻“双百”方针

张磊认为,要推动学术界发展,应该继续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应该鼓励开展科学的、善意的、积极的学术批评。”张磊坦言,如今学术界批评太少,难以形成通过批评互相促进的氛围。张磊认为,“批评的风气,在文艺界已经逐步形成,但在理论界却没有。

培养研究队伍

张磊认为,当前广东社会科学研究,也处在“转型期”:一方面,原有的优势要保持,另一方面,也要开拓新的优势,使研究能跟得上经济社会的发展。

谈到人文科学,张磊特别希望能培养出新的研究队伍,接过上一辈的旗帜,进行开拓性研究。“孙中山研究,广东一直是重镇,但这种优势越来越不明显。我们这一批人,最年轻的也有80岁左右了,研究无以为继,让我和一些中大、华师的老同志感到很忧虑。”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