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张立宪:"独裁"主编&饭局上的"交际花"
“任性”十年张立宪
在多变的时代一个声称喜欢不确定性的主编一套《读库》丛书坚持做了十年
张立宪说,《读库》团队出的书,很多读者照单全收,看都不看就下单。
其人
张立宪,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著名出版人,作家,《读库》主编。因喜好数字六,以“老六”自称,网名“见招拆招”。现居北京。曾策划出版《大话西游宝典》《独立精神》《家卫森林》等文艺类图书,并有个人著作《记忆碎片》。过去十年来,以一己之力,创出中国出版界读书品牌《读库》的奇迹。《读库》为Mook(杂志书),是其主编的综合性人文社科读物类出版物,意为“阅读的仓库”,以刊发中篇非虚构文章为主,内容包括传记、书评、影评、历史事件等,每两月出版一期。
很难说《读库》和张立宪,谁成就了谁。有人因为《读库》知道了张立宪,也有人因为张立宪才知道《读库》。
《读库》丛书已走过十年。2015年12月2 8日晚,张立宪做客广州方所,与读者交流他的这十年。
这十年来,《读库》渐渐成为一个阅读品牌,曾有媒体称其主编张立宪为“孤独的造书者”。张立宪却不以为然,“如果我是编辑,我认为这个标题不合格”。
原因是他觉得自己不孤独,因为喜爱《读库》的人很多。在广州方所的讲座现场,粉丝者众,有人站在外面听。
这十年,出版业持续萧条,作为主编的张立宪还保有着文人的清高,照例不喜欢谈钱。他“任性”地做着自己喜欢的书,不怎么考虑市场。就像《读库》官网上那句不卑不亢的话,“我们把书做好,等待您来发现。”
这十年,张立宪身上的文人幽默一直没变,一直喜欢自黑。因为长着一张粗犷的不那么文艺的脸,他自称坛子脸,“像我这种脸能把屏幕挤爆。去年和罗辑思维(自媒体类互联网知识社群)的罗胖(罗振宇)合作,那个项目叫二坛映月———就是两个坛子脸。”
作为主编,对于什么书才是本好书,张立宪说没有标准答案。喜欢讲不确定性的他,唯一确定的是会坚持初衷、不计成本地把《读库》办下去。
从一个人到30个人
张立宪有个外号叫老六,可能比他的本名更有名。他笑言很多人叫他六叔,深圳很多小年轻叫他六伯。
2006年,京城出版人老六以一己之力推出《读库》,那是当时流行的Mook(杂志书)。当年,老六注册公司用的是他和太太的钱。后来很长时间内,《读库》的专职员工也只有他,他太太帮点忙。
这样一个人做一本书的状态持续到2008年。2008年前,《读库》没有专职员工。2008年上半年,《读库》才增加了两个员工。发展至今,《读库》已有30个专职人员。
老六说,一开始他也是文艺青年,无论偏好还是拥有的作者资源,都偏文艺一些。2000年,他开始被人关注,是因策划出版的两本书,《大话西游宝典》和《之乎者也罗大佑》。
但这十年,“文艺青年”老六在慢慢转变。“不能永远写罗大佑、周星驰”,他说,一开始做文艺时,确定的目标就是非虚构非专栏,不计成本。其实那时的报刊盛行千字专栏,甚至作者顺序也是固定的,当时觉得这些面孔太让人厌烦了。
而《读库》的编辑思路方向则是活态,希望读者和编辑互相激发;选题上让数万读者开放参与;营销上追求直达读者;内容制作上不遗余力、不计成本、不留遗憾,追求极致完美的产品形态。这些正是《读库》特立独行的关键。
十年了,不计成本依然是老六的原则。他说,《读库》一开始就把蓝图想得非常清晰,心里有准备,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